立夏喝什么粥

时间:2016-05-04 10:50:58     编辑:Ky02
20

  每年5月5日或6日就进入了夏季的首座个节气“立夏”,在炎暑的立夏里喝什么粥是最有益健康及养生的呢?立夏降火养生粥分别有哪些,下面快来了解看看吧!

立夏喝什么粥

立夏喝什么粥

  

  立夏节气养生粥

  1、皮蛋瘦肉粥

  材料与做法:皮蛋2只,切成粒;瘦肉切成薄片,先放入少量食粉、盐捞匀至起胶,再放入少许水,捞匀,然后放入少许生粉,捞匀后再放入少许水,如是者令肉片完全吸收了水分,体积膨胀了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后,加入生油、姜丝等捞匀,腌4小时,待用;将煲好的粥底滚开,先放入姜丝、皮蛋粒,滚开后,放入肉片,待肉片浮起九成熟时离火,撒上芫茜、葱花,滴上数滴麻油即可。

  2、陈肾菜干粥

  材料与做法:菜干剪去头部,浸泡洗净;陈肾用热水浸软后切开数片;水开后,菜干、陈肾与腌好的米同放入煲内煲至绵滑,调味即可。

  3、长寿羹

  主料:小白菜

  辅料:白灵菇、草菇、鸡蛋调料:盐、味精、胡椒粉、水淀粉

  烹制方法:

  将小白菜加适量清水放入搅拌机中打成蓉,白灵菇泡发后用葱、姜、蚝油、盐、老抽卤制备用;

  将白灵菇切成细丝,草菇切丝,放入油中略炸取出备用;

  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姜片煮出香味后取出,将炸好的菌类放入,调入盐、胡椒粉,取出一碗汤备用,锅中剩余的汤加入小白菜蓉,用水淀粉勾芡,装入碗中,将取出的一部分汤倒入锅中,用水淀粉勾芡,加入蛋清煮熟倒入绿色汤羹中即成两种颜色两种口味的长寿羹。

  4、生滚粥

  备好粥底,待滚开后,放入食材滚至熟,此为"生滚粥",能保持肉类的嫩滑。须现煮现吃,因为粥的保温长久,即使离火了,其热力仍对肉类进行加温,放久了易导致肉类质感变粗糙。同时需先放姜丝,滚些许时候后再放肉类。

  5、鱼片粥

  材料与做法:鱼片切薄片双飞,放数滴生油以令鱼片间相互分开;生菜洗净后切成丝;将煲好的粥底滚开,放入适量的姜丝滚10分钟后,熄火,下鱼片搅匀,最后下些生菜丝,调味即可。

  6、老火粥:各式材料与米、水一起煲,此为"老火粥"。

  7、三文鱼南瓜粥

  主料:小米

  辅料:南瓜、三文鱼

  调料:盐、白醋、桂花、味精、白糖

  烹制方法:

  将小米提前浸泡2个小时,待锅中水开后下入,煮沸去掉浮沫,放入南瓜粒,加少许白醋煮制片刻;

  将三文鱼切成薄片,码放在碗中,加少许姜丝,粥煮熟后加入盐、味精,出锅浇在鱼上即可。

  8、冬瓜祛湿粥

  材料与做法:冬瓜(连皮)去囊,切成大块;祛湿粥料包括干莲蓬、灯心花、扁豆、赤小豆、薏米、芡实等用清水洗净;水开后,将各材料同放入煲内煲至绵滑即可。

  9、飘香腊八粥

  主料:江米、大麦米、小麦米、高粱米、薏仁米、小米

  辅料:豌豆、芸豆、绿豆、黑豆、花豆、红小豆、花生、大芸豆、莲子、栗子调料:冰糖

  烹制方法:

  将豆类提前用水泡好,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先放入芸豆、花生煮半个小时,再依次加入黑豆、红小豆、绿豆、豌豆、云豆、花豆、莲子煮一个小时;

  将大麦米、小麦米、江米、高粱米、小米、薏仁米依次放入再煮一个小时,出锅前加入熟栗子、冰糖、红糖熬制几分钟即可。

  10、藕粉水果羹

  主料:藕粉

  辅料:苹果、雪梨、菠萝、葡萄干

  调料:白糖

  烹制方法:

  将各种水果切成丁,锅中加入适量水,放水果丁、葡萄干,加适量白糖,烧开后煮2-3分钟,用藕粉勾芡,至粘稠程度合适,出锅装碗后撒入桂花、熟芝麻即可。

  

  立夏降火养生粥

  1、薄荷粥

  做法:薄荷叶20克、粳米100克、冰糖5克。将鲜薄荷叶去杂质及老、黄叶片,清水洗净,沥干水备用;粳米淘洗净,直接放锅内,加水适量;煮锅置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慢煮,米烂粥稠时,倒入薄荷叶及适量冰糖,烧沸即成。

  功效:清火解毒。薄荷粥属于咽炎食疗药膳食谱之一,对改善咽炎的症状十分有帮助。(算命www.bmfsm.com)

  2、柴黄粥

  做法:用料为柴胡、黄芪各10克,大米100克,白砂糖适量。将柴芪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连续5至7天。

  功效:可清热解毒,泻火解肌。柴胡有和解退热之功,黄芪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且两者均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对多种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煮粥服食,对发热头痛、全身酸痛有明显疗效。

  3、薄荷牛蒡子粥

  做法:先将牛蒡子单煮,取其汁水与6克薄荷一起放入粥中。

  功效:经常脸色红赤、喜欢喝凉水、易干咳、便秘的人,不妨喝点薄荷牛蒡子粥“清火”。两者都有疏风散热、利咽散肿等功效。

  4、蒲公英粥

  做法:把中药蒲公英和粳米按1:3的比例备好,洗净的蒲公英(可带根)切成三厘米左右的段;粳米煮烂后放入切好的蒲公英,再煮三分钟即可。

  功效: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常食能增强抗病防病能力,润泽皮肤,乌发,壮筋骨。

  5、百合杏仁赤豆粥

  做法: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白糖少许。先将赤小豆洗净,加水适量,与粳米一起,先以大火煮沸,然后在半熟的粳米锅内加入百合、杏仁、白糖,以文火同煮至热即成。

  功效:适用于肺阴虚,虚火旺盛,素有口干、口苦者。

  6、百合枸杞粥

  做法:取百合20~30克、枸杞10克、猪肉片或肉末适量,放入大米粥里煮熟透即可。

  功效:这款粥适合有阴虚表现的人,如容易心烦、口渴、睡觉爱出汗、舌红苔少等。其中,百合是润肺佳品,常用于治疗肺燥或肺热咳嗽等症,还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枸杞则有补肝肾、益精气、祛风治虚等功效。两者合用,可谓强强联合。

  7、荷叶绿豆粥

  做法:以荷叶、绿豆、粳米、冰糖为原料,绿豆用水泡发后,另用水将绿豆煮开花,制成绿豆汤;粳米煮成稠粥,半熟时加入绿豆汤、冰糖,搅拌均匀,一起煮开;粥熟后,取干净荷叶1张,趁热盖在粥面上,待粥变凉并呈淡绿色,即可食用。

  功效:这道冰粥具有祛暑清热、和中养胃的功效,老少皆宜,特别适于伏天食欲不振、发热口渴的少儿食用。

  8、甘蔗粥

  做法:取新鲜甘蔗500克,去皮榨汁。先把50克粳米加适量水熬煮成粥,再放入甘蔗汁50毫升,调匀后煮沸即可。

  功效:甘蔗有清热生津、润肺去燥的功效,在粥中加入甘蔗汁,有很好的去火作用。

  9、木耳甜枣粥

  做法:黑木耳30克,粳米100克,大枣50枚,冰糖适量。先将木耳用凉清水浸泡半天,捞出洗净与粳米,大枣同煮为稀粥,加入冰糖,糖化即成。如果婴儿食用,可将木耳切碎,大枣去核,去皮,以利食用。

  功效:黑木耳味甘性平,能凉血止血,润沛益胃,利肠道;大枣和血养血。此粥凉血和血,止血和胃,适用于因血热鼻衄、大便出血者。早晚服用。

  10、绿豆粳米粥

  做法:绿豆60克,粳米100克。将绿豆放入温水中浸泡2个小时,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

  功效:此粥可每日早晚各吃一次,有祛热毒、止烦渴、消水肿的作用,特别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

  11、翠花绿豆粥

  做法:西瓜皮200克,绿豆1杯,白木耳7.5克,冰糖2大匙。西瓜皮洗净,刮除红肉,削除绿皮,切小块;绿豆洗净,泡水1小时;白木耳洗净,泡软,去除硬蒂,切小朵备用。锅中倒入4杯水,放入绿豆及白木耳煮开,转小火煮至软烂,加西瓜皮及冰糖再煮1~2分钟即可。

  功效:清血、解热、排毒,能有效改善血浊引发的肤色晦黯及预防因日晒所造成的斑点,并能消除青春痘。不过同时有整肠的瘦身效果,腹泻时最好不要饮用。

  12、梨子粥

  做法:把2个梨洗净,连皮切块,和50克粳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熬煮成粥即可。

  功效:梨能够生津润燥、清热化痰,是很好的去火保健食物。梨粥既保留了梨的去火功效,又不用担心太过寒凉。

  13、荷叶粥

  做法: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温热食。

  功效:荷叶粥可以消暑、化热、宽中、散淤,可治中暑、水肿、淤血症等。经常饮用荷叶粥,还有降脂和减肥的作用。

  14、麻黄石膏粥

  做法:用料为麻黄5克,石膏30克,大米100克,白砂糖适量。将石膏加水先煎20至30分钟,下麻黄再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连续5至7天。

  功效:可消热宣肺,化痰平喘。麻黄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病毒的作用。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是中医温热疾病的常用药物,对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热不退、大热烦渴有较好疗效。

  立夏节气生活起居养生原则

  一、清热消暑

  妙方:消暑菠萝酒

  配方:中兴菠萝1个,赤砂糖300克,米酒2000毫升。

  制作方法:选取七八成熟,略带香甜味,按之稍软的菠萝1只,切除果柄及头部,将菠萝连皮纵切为4块,每块再切成厚片,放入3000毫升容量的广口瓶中,倒入米酒,加糖,密封浸泡,每2~3日略加摇动1次,经1个月左右即可饮用。菠萝取出,去皮后可以食用。

  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渴,消暑提神,化食止泻。适用于热病烦渴,伤暑,积食,泄泻等,亦可以提神,解除疲劳。

  服法:每日2次,每次10~15毫升。

  说明:菠萝又名凤梨、波萝蜜,味甘酸,性温。《本草纲目》载:“菠萝蜜瓤味甘香,微酸,平,无毒。主止渴解烦,醒酒,益气,令人悦泽。核中仁味同,主补中益气,令人不饥,轻健。”菠萝果皮和果肉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和C,酒浸可以使菠萝的营养成分充分溶出。菠萝中含有的菠萝蛋白酶,具有抗炎、抗水肿及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有过敏体质的人过食菠萝会因蛋白酶过敏而引起菠萝中毒,称为菠萝病。对菠萝过敏者不可服用本酒。

   二、冬病夏治

  夏天人体和外界阳气盛,可用内服中药配合针灸等外治方法来治疗一些冬天好发的疾病。如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哮喘和鼻炎。

  立夏后日照时间延长,天亮得早,黑得晚。人们的起居作息应随之做一些相应调整,在遵循晚睡早起的原则时,中午最好增加午睡,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及时得到休息,以消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夏季如何保证睡眠?

  良好的个人习惯

  1.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稳定的生物钟,有助于你的入眠和睡眠深度!

  2.适当而定时的运动。

  运动可通过缓解白天所累积的紧张并使得身心放松而增进睡眠。常参加体育锻炼者比不常锻炼者睡得更好更深,但你不必刻意追求过度疲劳。每周至少三天,每次20~30分钟的散步、工作、游泳或骑车应是你的目标——有益于心血管的最低限度。

  但是运动的时间不可太晚。理想的运动时间是下午晚些时候或傍晚早些时候,此时体育锻炼可帮助你从白天的压力调整到晚上的愉快。

  3.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睡前不过量饮食、不节食、不过量喝酒,平时注意在抽烟方面的节制

  4.注意放松自己、保持轻松心态、积极乐观的态度!

  5.切勿在没有医生建议的情况下,使用辅助安眠药品!

  良好的寝具

  1.性能良好的床,床单被套等用品的及时更换、清洗、晾晒等维护;

  2.选择辅助性健康床品——健康类功能床品

  三、要健脾除湿

  湿邪是夏天的一大邪气,加上夏日脾胃功能低下,人们常感觉胃口不好,易腹泻,出现舌苔白腻等湿邪较重的症状,所以应常服用健脾利湿之物。一般多选择健脾芳香化湿及利湿之品,如藿香、莲子、佩兰等。

  健脾除湿养生汤:鲜土茯苓眉豆猪脊骨汤

  新鲜的土茯苓配伍眉豆煲猪脊骨,气味醇和清润,具有健脾祛湿之功效,为春暖多雨时滋补佳品,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鲜土茯苓400克,眉豆80克,猪脊骨500克,生姜3片。

  土茯苓又名刺猪苓、过山龙、红土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块状根茎,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具有解热毒、利水湿的功效,可用于皮肤湿毒、下焦湿热,主治各种皮肤病及泄泻、肾病。现代药理发现,土茯苓可防治多种癌症,主要对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有改善症状的作用。土茯苓多为干品入药,而鲜品多用于食疗汤品,有鲜美清润之气味。眉豆也称米豆、饭豆、甘豆、白豆,眉豆是粤人所习称,广东民间常把它作为祛除脚气水湿之用。猪脊骨有补髓增益之用,合而为汤,更具有健脾益气、祛湿利水、消除疲倦、强壮身体之功效。

  做法:鲜土茯苓刮去外皮、洗净,切块状;眉豆稍浸泡,洗净;猪脊骨洗净,用刀背敲裂。将各料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5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即可。此量可供3~4人用,眉豆、猪脊骨可捞出,加酱油等调料,佐餐食用。

  四、补养肺肾

  按五行规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要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生地、百合、桑葚、麦冬以及酸收肺气药,如五味子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