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6-04-18 15:15:41     编辑:Ky02
20

一年之中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白露节气则是第十五个节气。那么“白露”是什么意思呢,白露的由来又是怎样的?

在白露节气里的气候特点又是怎样做,下面快来了解此节气吧!

白露是什么东西意思

白露是什么意思

白露简介

每年九月上旬交节.白露是气温渐凉,夜来草木上可见到白色露水的意思。白露节气~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

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太阳移达黄经165度时、开始进入白露节气。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阴气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基本而言就称之为白露。

着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白露的由来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白露事实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着时,人们就会看得出来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 - 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由于白天的温度固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

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 - 阴气也在此时兴起。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于是就称之为白露。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 - 白露勿露身.”着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

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 - 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白露气候特点

植物开始有露水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冬季风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一点点退避三舍。冷空气分批南下 - 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

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不瞒你说~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 - 还算干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此时期~首座场秋雨往往可以缓解前期的缺水情况,相比之下如果冷空气与台风相会,或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双方较量进退维艰时,形成的暴雨或低温连阴雨对秋季作物生长不利。

西南地区东部、华南和华西地区也往往出现连阴雨天气!东南沿海,特别是华南沿海还说不定会有热带天气系统(台风)引起的大暴雨。

此刻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出现秋旱、森林火险、初霜等天气!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华西地区、华南地区的夏旱,得不到秋雨的滋润,都可能发展成夏秋连旱...

有谚语形容:“春旱不算旱,秋旱减一半!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北方部分地区、如西北的陕西、山西、甘肃、华北等地 - 秋季降水本来偏少~要是...的话出现严重秋旱不仅影响秋季作物收成,还延误秋播作物的播种与出苗生长,作用来年收成!

伴随秋旱,格外是山地林区,空气干燥、风力加大 - 森林火险开始进入秋季高发期。

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霜冻是由于冷空气的入侵 - 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下,农作物细胞之间的水分结冰 - 并不断吸收细胞内部的水分、变成细胞脱水,引起农作物枯萎或死亡的灾害.

有时尽管有植物表面没有白霜,但由于地表温度在0℃以下、农作物依然受到冻害、称作黑霜,也是霜冻的一种类型!

白露节气习俗

祭祀禹王

江苏太湖民间有在白露时节祭祀禹王的习俗。每逢白露节气会举行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动...又称为拜祭“水路菩萨”。

相传禹王是治水英雄大禹、跟尧舜并称古圣王。民间称他为“水路菩萨”或“河神”.

每年的正月初八、清明、七月

初七同白露时节,着个地方会举行祭禹工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两祭的规模为最大 - 每次历时一周。届时~人们就会赶庙会、打锣鼓、跳舞蹈。

而在山西沿黄河一带 - 人们在祭禹王的在也要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以祭拜诸神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追求.

说真的,在太湖地区,人们都极其崇敬禹王 - 即治水英雄大禹。渔民们称大禹为“水路菩萨”,每到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还有白露时节,人们都要举行祭祀禹王的香会,而清明、白露着春秋两祭规模最大,祭祀活动要持续一周的时间。

除了祭祀禹王,人们还会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祭祀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

隆重的祭祀活动,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跟向往。

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 - 眼前正是它生长的最为适当时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旧时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因而每到一些老茶客就会聚在一起~细品香茗。

在古城南京 - 白露时节老南京人都真喜欢喝“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耐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吃龙眼

福建省福州市民间有白露着天必吃龙眼的习俗。龙眼俗称“桂圆” - 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产。

古时有“南桂圆、北人参”的说法。每逢着个时节~当地人家会在清早喝上一碗龙眼香米粥。

并认为在着一天吃龙眼对身体大补,有延年益寿之效。白露还没...的时候采摘的龙眼~个个颗大核小 - 味甜可口!

是食用的绝佳之期,并且传统中医认为龙眼拥有养血安神、益气补脾、润肤美容的功效,还能辅助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确实可以补益身体.

福州地区的人“白露必吃龙眼”。白露着一天 - 福州人有吃龙眼的传统.人们认为 - 白露时节吃龙眼有大补身体之功效,吃一颗龙眼就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

不瞒你说~着听起来是过于夸张了、不过还是有一些道理的。由于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颗大、核小、味甜、口感好~致使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 不管是否真正大补,吃了就是好,有鉴于此着一习俗就在福州传承了下来。

白露酒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资兴兴宁、三都、寥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

尤其是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 - 接人待客必喝“白露米酒”。“程酒”是白露米酒中的精品,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古为贡酒,盛名远播。

(水经注》有记载:

“郴县有禄水,出县东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宋,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馆酝于山下 - 名日‘程酒’,献同也!

”白露米酒的酿制除取水、选定节气分外讲究 - 方法也非常独一份。要先酿制白酒(俗称“土烧”)跟糯米糟酒,再按I:3的比例,将白酒倒人糟酒里,装坛待喝...

如制程酒,须掺人适量掺子水(掺子加水熬制),下一步人坛密封,埋人地下有可能窖藏,也有埋入鲜牛栏淤中的,等数年甚至几十年才取出饮用。

说实话~埋藏几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红 - 斟之现丝,易于人口,清香扑鼻,且后劲极强。清光绪元年(1875年)纂修的《兴宁县志》云:“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酿可千日 - 至家而醉”。

旧时江浙一带的部分地方也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 - 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的酒店里还有零沽的白露米酒,后来渐渐销声匿迹。

一些苏南籍与浙江籍的老南京人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送到城里亲戚朋友家。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吃番薯

文成县在白露着天有吃番薯的习俗。当地人们认为白露节气吃了番薯,可以使全年吃番薯丝饭后不会返胃酸,并且认为吃番薯可能多生孩子。因而习俗慢慢变成。

收露

露以秋季的为佳。《本草纲目》称秋露多时,可以用盘收取~煎煮使之稠如怡,可使人延年益寿。秋露寨具肃杀之气、宜于煎制润肺杀祟的药物!

这事儿说来话长~据说,百草头上的秋露,未干时收取,可以治愈百疾,止消渴~怡心美颜...以露酿酒最为清冽!古人也常用露做饮料,如《楚辞》中即有诗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山海经》记述:“诸沃之野~摇山之民,甘露是饮。不寿者,八百岁。”《吕氏春秋》载:“伊尹说汤曰、水之美者~有三危之露。

”汉代建有金铜仙人承露盘~魏时铸有擎承露盘的铜柱,都有收取清露的做法。晋代、唐代一般多用清露来润洗眼睛,同时用锦彩制成绣囊,名为眼明囊~或叫承露囊~将其作为互赠的礼物。

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安徽、四川各地、秋天民间就用瓷器收取草头的清露~与以朱砂或者上等的墨汁,点染小孩额头及心窝,称之为天炙~以祛百病!

清露的功用~往往随植物的票性而各异~通常百花上的露,令人养颜 - 柏叶、菖蒲上的露,还可明目...天天早上用清露洗眼睛,效果极佳。

韭叶上的清露~可去白斑风~早上涂抹患处即可。凌霄花瓣上的清露,如果进人眼内则会对眼睛引起伤害。凡是有毒的植物,其枝叶上的清露一定不要取用。

本日已在处署之后,朝露正浓,由此可见有机会开始收取备用!

打枣

枣,性甘平,总是食用可开胃健脾 - 补中益气。要是...的话人药。可补脾养胃、治疗泻痢,调营卫 - 疗寒热,主阴衰贫血。

产于河北、山东的枣,被称为北枣、有红、黑两种颜色,红色的味道尤为甘美。产于浙江金华一带的枣,被称为南枣、形状长圆,颜色紫红,味道甜中微酸,是枣中的佳品。

枣能够久藏,生熟都可食用,制成干枣、枣油、枣脯、枣米、枣汤等食品。味道很美.白露前后,就有机会收取!《诗经·豳风》中说:“八月剥枣。

”明代程羽文的《田家历》也规定农历八月收枣子!山东阳信等县。一般都在秋分八月中旬打枣!

采毛豆

毛豆以其果实未老而得名,因其壳上都生有细毛 - 在豆科植物中,是特异的品种。夏种秋收~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 也是寂类。

其实吧、毛豆种类很多,黑皮绿肉的,叫骨裹育;籽粒大而皮开裂的~叫沙仁豆;色黑形小而气味芳香的,叫丝瓜香;籽粒肥大的,叫牛踏青;豆其短密而漂亮的,叫毛柴团;籽粒细而多的,叫英英三;粒大晚成的、叫矮其黄;还有八月白、西风青、山老香等名!

毛豆嫩时色绿,老则变黄,经霜打后变枯,俗名黄豆...青嫩的豆荚、没问题鲜食,是素肴中的必需食品,以毛豆下酒,也很佳妙.

或煮或熏~或晒在阳光下~还有机会贮藏。毛豆还是做酱榨油~磨制豆腐,发酵制豉最主要的原料.毛豆的茎又行成为燃料,其他的用途较少。

此时正是收获的旺季,田家采摘毛豆作为节令美食,互相赠送 - 也是地方的一种特色。

采棉

棉花不论草棉、木棉,都是入秋开花 - 棉铃渐次开放之后,就没问题随时采收了。十月以后 - 棉铃逐步稀少...广东的气候,十二月也是采花期。

但像河北的丰润、卢龙、湖北的石首、广济,山东的阳信,广西的隆安 - 女子一般要在九月收拣棉花~以供纺织、辛勤劳作 - 昼夜不息!

所谓“促织鸣~棉花盛”描绘的就是着种景象!古人曾有诗道:“惊寒灯夜短,半枕动鸡鸣;颠倒衣裳去,田间满钟声。

采收棉花宜于在晴天同朝露已干之后进行,就在于棉絮潮湿 - 便轻松导致霉烂.

沤麻

白露节气,人们开始沤麻...麻的种类很多,有 、宁麻、苘麻、黄麻、亚麻等。

收蜡

蜡分为黄蜡、白蜡两种!黄蜡也称为蜂蜡,是蜜蜂的分泌物.采取蜂蜜之后,当...时将蜂房洗净~放在热水中煮化还是蒸化,等水中的蜡凝结后即成!

若是放在阳光下曝晒,并喷洒清水、使之同空气发生作用,最终完全漂白 - 就可作为白色.在工业上,蜂蜡跟松脂混合、可能制成青铜器物等铸造时的模型。

蜡还能够制造蜡纸.除了三四月范围外,八九月也是采蜜收蜡的时期。

白蜡就是白蜡虫所产之蜡,白蜡虫寄生在女贞子和水曲柳等树上 - 身体能分泌蜡质.白露前后,天气渐渐寒冷,雄虫化成蛹,停止蜡的分泌,此刻就可收蜡。

出产大量优质蜡虫的地方,满树洁白,晚上看去就跟...一样挂满积雪一样。从树枝上剥下的蜡~放到锅中,加水熬煮~蜡就会浮在水面,将其收到布袋里挤压出蜡质,再倒人盆中、就可凝结成洁白的蜡、可供出售。

白蜡用途很广 - 可以制作蜡烛跟药丸的蜡壳纸,也是化妆品、装饰品以及玩具的主要原料。

纺织眼前天气已凉可是尚未寒冷,正是女子们全力纺织的时候...月初之时,女子采棉~下一步进行纺织,做抵御冬寒的准备。

斗蟋蟀

蟋蟀也叫趋织,有督促的意思。估计是古人借此勉励女子~要勤于操持劳作。蟋蟀还叫蜻咧~也有称zuoai 的。

南楚称之为王孙。雄虫能鸣善斗、秋夜振翅发声,凄凉清脆~声音悦耳。

唐代天宝年间~人秋之后,内宫的妃缤经常用小金笼装蟋蟀、放在枕边,晚上听蟋蟀的鸣叫,民间也加以仿效.当时长安的富人、用象牙镂空做成的蟋蟀笼蓄养蟋蟀,以万金之资 - 换一声之鸣。

唐代以后,南北各地都有蓄养,以求比赛相斗的乐趣。而对于蟋蟀的琢磨也和日俱进.

燕京到了农历七八月 - 家家都饲喂蟋蟀并让其相斗、称之为斗灿抽.壮汉小孩时不时群聚于草丛中,侧着耳朵来回走动~一听到蟋蟀的叫声、就奋身疾奔以往,捕捉后精心地喂养起来!

他们认真地辨别蟋蟀的形态、颜色!试探后觉得勇猛普斗则使其出门参加竞赛.

江南按例在白露前后开始斗蟋蟀的游戏,到了重阳后停止,称之为秋兴,俗名斗赚绩。比赛时,不仅有斗蟋蟀的场子,还有专门的搏斗器具。

斗蜘灿的时候,人们提笼相望,成群结队 - 场面很壮观。人们一般将最善斗的蟋娜称为将军 - 以头大足长为贵~青、黄、红、黑、白等正色为优。

相斗的蟋蟀要大小相似~重量相似,势均力敌.先用兰草拂其头部,当...时它的触须张开如丝状~就继续用兰草挑逗~使之角斗.

两只蟋蟀相搏,往往很高。有好事的人著有《功虫录》、秋天到来,人们必要观看此书~学习其中养蟋娜、斗蟋蟀的方法。

玩时鸟

黄雀、短尾小鸟,是雀中的一种。吴地的人因为它吃稻谷长得肥壮,称之为稻头雀!八九月间,捕鸟人捉了黄雀,让它立在铁杆杆头,教它衔旗啄铃以...的身份游戏.

蓄养驯服后,将它放走还能飞回,称之为唤黄雀!儿童常常喂养黄雀,在它的脚上系上线绳,随身携带。

北方像北平等地 - 到了十月以后~会有梧桐鸟等.着种鸟长六七寸~灰身,黑翅,黄嘴~短尾,有人在市场上买回去调教 - 能够在空中接弹丸,称之为打弹儿。

交嘴 - 长四五寸,雄鸟同雌鸟嘴交叉的方向左右有区别~可据此判别鸟的性别.交嘴鸟有红、黄两种颜色。驯得好的交嘴鸟,能够开锁衔旗。

视顶红,比家雀小,头顶红色~其技巧跟...一样交嘴鸟一般、甚至比交嘴还要灵巧.(算命www.bmfsm.com)

老西儿,形如梧桐鸟,黑嘴~与梧桐鸟同样灵巧而价格更便宜。好吃之辈还有吃着种鸟的...

燕巧儿,形如燕子,也能在空中接弹丸 - 飞腾的速度特别快。

...开外着些,都是应时而玩的禽类。《燕京杂记》中载:“京师人多养雀~街上闲行 - 有仲鹰者 - 有笼百舌者 - 又有持小竿 - 系一小鸟,使栖其上者!

游手无事,出人必携。每一茶坊,定有数竿,擂于栏外、其鸟有值数十金者。”

白露节气养生

白露节气,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其景致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汽凝结 - 而南方有些地区仍是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时分桂飘香」的说法...

白露节气还有忌风雨的说法,如「白露日东北风,十个铃子(棉桃)九个脓;白露日西北风、十个铃子九个空」诸如此类,在着条条谚语中~不难看出农民朋友们对节气的重视。

此节气的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注意早晚不要受凉、对过敏性疾病正面的预防。

谚语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是说白露时白天夜里的温差很大。古语云「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意在提醒人们此时白天尽管温与~但早晚气候已凉、打赤膊容易着凉.

白露时节,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很高,从而要做好预防工作...眼前秋高气爽、正是人们外出旅游的大好时光。常有不少游客在旅游期间出现像「感冒」的症状、其实可能是「花粉热」。

其发病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人体体质的过敏~另一个是不止一次地接触和吸入外界的过敏原。因此要适当注意。

在饮食上、白露节气已是真正的凉爽季节的开始 - 不宜一味进补、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与支气管病的发生。不一样是对于那些因体质过敏而引发的上述疾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

医学研究显示 - 高钠盐饮食能增加支气管的反应性;在很多地区内、哮喘的发病率是跟食盐的销售量而成正比,着说明哮喘病人不宜吃得过咸。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食物的属性中 - 有区别的饮食有其不同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补泻」作用...差异的属性、其作用不同,适应的人群也区别~每个人都要随着节气的变化而随时调节饮食结构。

白露既为典型的秋季气候 - 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秋季的气候特点——干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

各位讲燥邪伤人,简单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对普通大众来说,轻松实用的药膳、食疗仿佛更容易接受...

预防秋燥的方法很多,可适当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 - 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在此要提醒大家的是~当您选用着些药品的时候 - 一定要首先征求中医的意见。

秋天是收获的美好季节,气候宜人,景致亮丽 - 硕果丰实。诚愿各位身体安康~心情愉快,具备幸福美满的容易日子!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