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惊蛰是几月几日
2016惊蛰是几月几日,做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节气气候特点又是怎样?惊蛰民间习俗都有哪些,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16惊蛰是几月几日
2016惊蛰具体时间
2016年3月5日11:43:30,农历2016年正月(大)廿七。
时间为丙申年辛卯月丙戌日,即正月二十七日(公历2016年3月5日)11:43:30
惊蛰简介
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惊蛰时,斗指丁。太阳黄经为345°。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惊蛰时间点一般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与 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算命www.bmfsm.com)
惊蛰民间习俗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惊蛰气候特点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 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 上一篇:雨水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 下一篇:描写节气惊蛰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