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立春是几月几号

时间:2015-12-08 13:42:13     编辑:Ky02
20

2016年立春是几月几号~具体时间您知道吗?!有关立春的含义又是啥,民间立春习俗都有哪一些?下面一起来看吧!

2016年立春是几月几号

2016年立春是几月几号

2016年立春具体时间

2016年2月4日 17:46:00,农历2015年十二月(小)廿六!

立春的含义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首座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交立春节气。

立春是汉族民间不能少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 就一直以立春当孟春时节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 - 耕耘播种!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 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 -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当上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立春时,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 - “阳与起蛰~品物全都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 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立春不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首座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

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这天“阳与起蛰、品物全都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之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合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民间立春习俗

1、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机构 (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 - 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

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

故而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 - 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2、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

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类似牛形状。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 - 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

尔后由县执事(县长)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继续由群众作扶犁耕地状!

边耕边打“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

迎春为了迎春 - 先在县城郊区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准备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

四周插上彩旗。

3、贴宜春字画

你猜怎么着?!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 - 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 - 画称“宜春画”.

如 “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

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显示迎春的志愿。万一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算命www.bmfsm.com)

4、抬春色

据《粤游小志》载,清朝时,潮汕地区还有一种称为 “抬春色”的活动.在立春日的 队伍中,必有装饰过的台阁,上坐歌妓,由两个人抬着走。

嘉应梅州地区还有高春、矮春的分别:矮春为一人坐台上;高春则用两人:一人立在台上,然后扎着一根直木、隐藏在那个人的长衣中~与这人的肩平齐。

然后再横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这横木隐藏在宽袖中,横木上再站一个人.为保险起见 - 将两脚牢牢扎在横木上 - 两个人装扮成某个故事中的人物!

另有一个人持缠着布条的长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个人腋下 - 随着迎春队伍 。如路上遇到障碍~则由持长棍子的人用混子拨开障碍物。

5、立春习俗

立春节、女孩子剪彩为燕 - 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 - 称为“春杆”。

戴在头上、争奇斗艳。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 - 传说主蚕兴旺。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

晋北地区讲究缝小布袋~内装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而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 - 称为“春牛”。

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