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如何养生

时间:2016-09-28 13:58:42     编辑:Ky02
20

“立冬” 是冬季的开始 - 冬季也是进补养生的季节。为了拟补冬季抵抗力下降、身体变差等方面,人们也会在立冬开始注意养身。

那么立冬节气养生的做法有哪一些,下面不妨来看相关的文章吧!

立冬节气怎么养生

大家可能不知道 -

立冬节气怎样做养生

立冬节气养生讲究

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汉族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在寒冷的天气中,应该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这样 - 不独…还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吃饺子: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归咎于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跟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人们已经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 - 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的很火。当然冬至那天比如在山东滕州一带也有喝羊肉汤的习俗。

多吃主食、适当吃羊肉、鹌鹑与海参: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蛋白质、脂肪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冬季我们要适当增加主食合油脂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狗肉、羊肉、牛肉、鸡肉、鹿肉、虾、鸽、鹌鹑、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跟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

气温骤降、身体一些部位对寒冷特别敏感,应当特别注意保暖。(算命www.bmfsm.com)

海带、紫菜可促进甲状腺素分泌:

人体的甲状腺分泌物中有叫甲状腺素,它能加速体内很多组织细胞的氧化 - 增加身体的产热能力~使基础代谢率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抗冷御寒,而含碘的食物能够促进甲状腺素分泌。

含碘丰富的食物是: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等...

动物肝脏、胡萝卜可增加抗寒能力:

寒冷气候使人体维生素代谢发生明显变化。增加摄入维生素A同维生素C - 可增强耐寒能力同对寒冷的适应力,并对血管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肝脏、胡萝卜、深绿色蔬菜等 - 维生素C则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合蔬菜。

芝麻、葵花子能提供人体耐寒的必要元素:

寒冷天气使人对体内蛋氨酸的需求量增大。蛋氨酸有机会通过转移作用 - 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必需的甲基!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

如芝麻、葵花子、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立冬节气养生滋补原则:

从立冬开始...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以增加肌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立冬时节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

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食物.

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 - 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

从祖国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 - 致使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

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立冬节气中医古训: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

这事儿说来话长,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曰:“冬气寒 - 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也就是说,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在一起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 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这里须要看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 - 人们的生活方式各式各样~同属冬令~西北地区于东南沿海的气候条件迥然有别;

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与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

地处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还要因人而异,由于食有谷肉果菜之分 - 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根据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 - 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 - 万不可盲目“进补”...

立冬节气养生做法

饮食:以滋阴润燥为主

俗语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在冬季调养中尤为重要。入冬后的饮食可能适当厚重、食材以滋阴为主!

中医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因为秋冬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 顺应这个趋势养阴、效果要比其他时候要好。

好比一株干渴的鲜花,春夏养阴如同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 - 而秋冬养阴就就像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的晨露的滋养!

水为阴气之源!冬季宜多喝温水,养阴的在一块儿还可能润燥.还可酌情选择沙参、玉竹、百合、无花果、银耳、枸杞、甲鱼、罗汉果等养阴的食物煲汤或炖煮!

起居:早睡晚起晨练推迟

在生活起居方面~建议早睡晚起 - 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个懒觉也是可能的,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年轻人要避免夜生活丰富、睡觉过晚。

想起来真是、冬季晨练时间行适当推迟,“见太阳才运动”。太阳出来以后气温升高,空气质量也会变好~户外活动应选择在上午9时半以后到下午4时早先进行最为适宜!

出汗过多既损伤人体之“阴”,又耗心阳、在冬季锻炼身体,要防止运动过度 - 避免大汗淋漓、以身体微热为度。

情志:恬淡安静畅快心情

从“立冬”开始一直到“立春”都叫“冬三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固然一些南方地区还不冷,但还是要顺应自然的变化,入冬以后起居调养都应该以“养藏”为主!

要我说啊,情志方面,中医讲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让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冬季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 - 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娱乐活动,如跳舞、弈棋、画画、练书法、欣赏音乐等、这样可能消除冬季低落情绪,振奋精神。

药补:膏方进补未必适宜

冬令进补,是老百姓数千年的习俗。立冬是一个相当主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为适当时期.每逢这天~南北方人都以各式各样的方式进补.

近年来,膏方进补十分流行。膏方是把药材煲成汤药后加入蜂蜜等材料调味,并制成膏状,缘于口感好,服用方便~越来越受到欢迎。

但专家提示,膏方大家都觉的略微滋腻,易生湿。建议在选择膏方进补前,一定要咨询过医生,辨明体质后再做决定。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