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孚卦爻辞

时间:2016-03-08 10:32:03     编辑:Ky02
20

  “爻辞”是易经之中对不同的卦象题下所系文辞,从而在卦象中得知人生及命运的变化。易经中总共分为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相关的爻辞。那么关于易经“中孚卦爻辞”是怎样的呢,易经中孚卦析命运又是如何?如果您还不是很了解,下面看看相关的内容吧!

易经中孚卦爻辞

易经中孚卦爻辞

  

  易经中孚卦爻辞解释

  第六十一卦:《中孚卦》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白话】《中孚卦》象征诚信:诚信施及到愚钝无知的小猪小鱼身上,从而感化了它们,因此获得吉祥,利于涉越大河大川,利于坚守中正之道。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白话】《象辞》说《中孚卦》的卦象是兑(泽)下巽(风)上,为泽上有风,风吹动着泽水之表象,比喻没有诚信之德施及不到的地方,说明极为诚信;君子应当效法“中孚”之象,广施信德,慎重地议论刑法讼狱,宽缓死刑。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白话】初九,能安守诚信,可以获得吉祥,如果另有他求的话就会得不到安宁。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白话】《象辞》说:《中孚卦》的首座爻位(初九)“能安守诚信,可以获得吉祥”,是因为其没有他求的志向没有改变。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白话】鹤在山的北面鸣叫,它的那些同类们一声声地应和着它;我有醇香的酒浆,愿与你一同畅饮。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白话】《象辞》说:“鹤的那些同类们一声声地应和着它”,说明它们表露出了内心的意愿。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白话】六三,面临强劲的敌人,或者敲起战鼓发动jingong ,或者兵疲将乏而致败退,或因为惧怕敌人的反击而哭泣,或由于敌人不加侵害而高兴地歌唱。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或者敲起战鼓发动jingong ,或者兵疲将乏而致败退”,均是因为六三爻居位不正的缘故。

  ** ,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白话】** ,月亮将圆而未盈,好马失掉了匹配,不会有什么祸害。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白话】《象辞》说:“好马失掉了匹配”,是指** 爻诚信专一,断绝与同类之间的交往,而专心事奉君主。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白话】九五,具有诚信之德并以其牵系天下人心,天下的人也以诚信相和应,所以没有祸患。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白话】《象辞》说:“具有诚信之德并以其牵系天下人心”,是指居位中正适当,说明中心诚信这种教化作用可以施及整个邦国。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白话】上九,鸟高飞着,鸣叫声响彻天空,有可能出现凶险。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白话】《象辞》说:“鸟高飞着,鸣叫声响彻天空”,这种声音虚而不实,声高于情,怎么可能长久保持呢?

  易经中孚卦析命运

  中孚(卦六十一)——久已远去的仪式

  【原文】

  (兑下巽上)中孚(1):豚鱼吉(2)。利涉大川。利贞。初九:虞③,吉。有它不燕(4)。九二:鹤鸣在阴⑤,其子和之。我有好爵(6),吾与尔靡之(7)。六三:得敌(8),或鼓或罢(9),或泣或歌。** :月几望,马匹亡。无咎。九五:有争挛如(10)。无咎。上九:翰音登于天(11)。贞凶。

  【注释】

  ①中孚是本卦的标题。中争的意思是心中诚信。全卦的内容是讲礼仪。标题与内容有关。②豚(tun)鱼:小猪和鱼。这两样东西是献祭和行礼时常用的物品。、③虞:丧礼,葬礼。④它:意外事故。燕;用作“宴”,指宴饮之礼。⑤阴;用作“荫”,意思是树上荫蔽的地方。(6)爵:古代酒器,即酒杯,这里代指酒。(7)靡:共享,同享。(8)得敌:克敌,战胜敌人。(9)鼓:击鼓追击敌人。罢;停战,收兵。(10)挛如:捆得紧紧的样子。(11)翰音:鸡,这里指用鸡祭天。(算命www.bmfsm.com)

   【译文】

  中孚卦:行礼时献上小猪和鱼,吉利。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吉利的占问。初九:行丧礼,吉利。如有变故,就不行燕礼。九二:鹤在树荫中鸣叫,幼鹤应声附和。我有美酒,与你同享。六三:战胜了敌人,有的乘胜追击,有的凯旋收兵,有的高兴流泪,有的放声歌唱。** :月近十五的时候,马匹丢失了。结果没有灾祸。九五:抓到俘虏,紧紧捆住。没有灾祸。上九:用鸡祭祖上天。占问得凶兆。

  【读解】

  这一卦专讲礼仪,以内心虔诚为中心,依次讲了丧礼、宴礼、军礼和祭礼。虽然这些还不是全部礼义,但可见周代礼仪繁多复杂之一斑。不妨说,古人的生活方式是普遍仪式化了的,各种礼仪都为某一特殊目的而设,礼仪活动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表面上看,礼仪奢华繁琐,但在更深层次上,它是二种人类寻求意义的活动。这道理很显豁,因为人不仅在物质的、肉体的层面上存在,同时也通过语言、仪式、艺术、宗教而在诗意的意义层面上存在。现代人似乎免去了众多‘繁文褥节”,但现代人所失去的比“繁文得节”要多得多。他离物质越近,寓意义就越远;他离肉体越近,离想象和诗意也就越远。他已经chiluo 得如同走肉行尸,并且被阉割了。

  不难想象,通过神圣隆重庄严肃穆的礼仪,我们的心灵将被提高到怎样的高度,我们的精神将得到怎样的净化和升华。遗憾的是,这离我们已越来越远。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