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贲卦爻辞

时间:2016-03-07 16:59:07     编辑:Ky02
20

  “爻辞”是易经之中对不同的卦象题下所系文辞,从而在卦象中得知人生及命运的变化。易经中总共分为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相关的爻辞。那么关于易经“贲卦爻辞”是怎样的呢,易经贲卦析命运又是如何?如果您还不是很了解,下面看看相关的内容吧!

易经贲卦爻辞

易经贲卦爻辞

  

  易经贲卦爻辞解释

  第二十二卦:《贲卦》

  贲:亨,小利,有攸往。

  【白话】《贲卦》象征装饰:亨通,利于柔小者前去行事。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白话】《象辞》说:“《贲卦》的卦象是离(火)下艮(山)上,为山下燃烧着火焰之表象。山下火焰把山上草木万物照得通明,如同披彩,这就叫装饰。君子像火焰一样,使众多的政务清明,但却不能用修饰的方法来断官司。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白话】初九,装饰自己的脚趾头,舍弃乘坐车马而徒步行走。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白话】《象辞》说:“舍弃乘坐车马而徒步行走”,这是因为按道义不该乘坐车马。

  六二,贲其须。

  【白话】六二,装饰长者的胡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白话】《象辞》说:“装饰长者的胡须”,是说六二爻与它上面的九三爻同心而互饰之意。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白话】九三,装饰得光泽柔润,永远坚守正道,便可获得吉祥。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白话】《象辞》说:“永远坚守正道,便可获得吉祥”,是说只有永久坚持正道,才能最终不受人凌辱。

  ** ,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白话】装饰得那样素雅:全身洁白如玉,乘坐着一匹雪白的骏马,轻捷地往前奔驰。前方的人并非敌寇,而是自己求聘的婚配佳人。

  《象》曰:“** 当位,疑也;”“非寇婚媾”,终无尤也。

  【白话】《象辞》说:** 爻虽则当位得正,但心中却疑虑重重。“前方的人并非敌寇,而是自己求聘的婚配佳人”。说明尽管放心前往,最终将无所怨恨。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白话】六五,装饰山丘陵园,质朴无华,再拿一束微薄的丝绢,来聘纳贤士;虽可能产生遗憾,然而最终必获吉祥。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白话】《象辞》说:《贲卦》的第五爻位(六五)的吉祥,说明必有喜事临门。

  上九,白贲,无咎。

  【白话】上九,装饰素白,不喜好华丽,没有祸害。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白话】《象辞》说:“装饰素白,不喜好华丽,没有祸害”,说明正符合朴素无华的志向。

  易经贲卦析命运

  贲(卦二十二)——对偶婚的风俗画

  【原文】

  (离下艮上)贲①:亨。小利有攸往。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③。

  六二:贲其须。

  九三:贲如濡如④。永贞吉。

  ** :贵如皤如(5),白马翰如(6)。匪寇,婚媾。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8)。吝,终吉。

  上九:白贲(9)无咎。

  【注释】

  ①贲(bi)是本卦标题。责的意思是装饰,文饰。在本卦中,贲还借用为“奔”和“豮”。全卦内容主要讲婚嫁之事,作标题的“贲”字为卦中多见词。②贲:文饰。③徒:徒步行走。④贲:借用为“奔”。濡:汗湿。⑤贲:借用为“奔”。皤(po):用作“燔”,意思是焚烧。③翰:马头高昂,这里指马飞驰的样子。(7)丘园:指女家附近的地方。(8)束:五匹帛为一束。戋戋:一大堆的样子。(8)贲:借用为“豮”,意思是大猪。①贲(bi)是本卦标题。责的意思是装饰,文饰。在本卦中,贲还借用为“奔”和“豮”。全卦内容主要讲婚嫁之事,作标题的“贲”字为卦中多见词。②贲:文饰。③徒:徒步行走。④贲:借用为“奔”。濡:汗湿。⑤贲:借用为“奔”。皤(po):用作“燔”,意思是焚烧。③翰:马头高昂,这里指马飞驰的样子。(7)丘园:指女家附近的地方。(8)束:五匹帛为一束。戋戋:一大堆的样子。(8)贲:借用为“豮”,意思是大猪。

  【译文】

  贲卦:亨通。外出有小利。

  初九:把脚上穿戴好,不坐车而徒步行走。

  六二:把胡须修饰好。

  九三:奔跑得满身大汗。占问长久吉凶得吉兆。

  ** :一路奔跑,太阳晒得像火烧,白马昂头飞驰。不是来抢劫,而是来娶亲。

  六五:跑到丘园,送上一束束布帛。遇到了困难,结果还是吉利。

  上九:送上白色大肥猪,没有灾祸。(算命www.bmfsm.com)

  【读解】

  婚礼嫁娶是人生大事之一。远古时代民间婚俗的情景,今天已难想象得十分具体生动。“贲卦”中的描绘,恰好是一幅民间婚俗的风情画:娶亲的男方穿戴修饰整齐,有车不坐,一路奔跑到女方家,献上结婚的礼物。一桩美满姻缘就此完成了。

  据说这是原始社会中期对偶婚的遗俗。结婚时,男方全氏族的成员要迁到靠近女方氏族居住的地方。“贲卦”所描绘的,正是这种情形。虽然只有动作、行为等简单的情节,但足以让我们在想象中去体察新郎内心的状态:兴奋激动中又包含着几分急切和忐忑不安,未来生儿育女的家庭生活和共同劳作的情景,一次又一次在脑海中闪现。其中肯定也有对肩负更大责任的意识,因为那时结婚绝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同整个氏族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