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剥卦爻辞

时间:2016-03-07 17:00:04     编辑:Ky02
20

  “爻辞”是易经之中对不同的卦象题下所系文辞,从而在卦象中得知人生及命运的变化。易经中总共分为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相关的爻辞。那么关于易经“剥卦爻辞”是怎样的呢,易经剥卦析命运又是如何?如果您还不是很了解,下面看看相关的内容吧!

易经剥卦爻辞

易经剥卦爻辞

  

  易经剥卦爻辞解释

  第二十三卦:《剥卦》

  剥:不利有攸往。

  【白话】《剥卦》象征剥落:不利于前去行事。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白话】《象辞》说:《剥卦》的卦象是坤(地)下艮(山)上,好比高山受侵蚀而风化,逐渐接近于地面之表象,因而象征剥落;位居在上的人看到这一现象,应当加强基础,使它更加厚实,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住所而不至发生危险。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白话】初六,剥落床体先由床的最下方床腿部位开始,整个床腿都损坏了,结果必然凶险。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白话】《象辞》说:“剥落床体先由床的最下方床腿部位开始”,是说先损毁床的基础。基础损坏毁灭了,自然就会有凶险的情况发生,而且还会逐渐扩展波及到上面。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白话】六二,床腿剥掉后,又开始剥落床头,以至于整个床头都剥落了,结果必然凶险。

  《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白话】《象辞》说:“床腿剥掉后,又开始剥落床头”,是因为六二爻没有相应的阳爻援助。由于没有外援,所以导致凶险的情况发生。

  六三,剥,无咎。

  【白话】六三,虽被剥落,却没有什么灾祸。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白话】《象辞》说:“虽被剥落,却没有什么灾祸”,是因为六三脱离了上下阴爻的行列,而独与阳爻上九相应,由于它潜藏着阳刚的性质,所以仍然可以免灾祸。

  ** ,剥床以肤,凶。

  【白话】** ,床头剥落完了,又开始剥落床面,这样必然会有凶险发生。

  《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白话】《象辞》说:“床头剥落完了,又开始剥落床面”,是说已经迫近灾祸了。因为床面剥落损坏,必将危及到床上之人,所以说迫近灾祸了。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白话】六五,鱼贯而入,像率领内宫之人顺承君主那样得到宠爱,就不会有什么不利的情况发生。

  《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白话】《象辞》说:“像率领内宫之人顺承君主那样得到宠爱”,最终当然不会有什么过失。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白话】上九,硕大的果实不曾被摘取吃掉,君子若能摘食,则如同坐上大车,受到百姓拥戴;如果被小人摘食,则必然招致破家之灾。

  《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若能摘食,则如同坐上大车”,是由于百姓愿意拥戴君子;“如果被小人摘食,则必招致破家之灾”,是由于小人终究是不可以任用的。

  易经剥卦析命运

  剥(卦二十三)——不止是小人才忧戚

  【原文】

  (坤卞良上)剥①:不利有攸往。

  初六:剥床以足②。蔑贞③,凶。

  六二:剥床以辨(4)。蔑贞,凶。

  六三:剥之(5),无咎。

  ** :剥床以肤(6),凶。

  六五:贯鱼(7),以宫人宠。无不利。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8)。

  【注释】

  ①剥是本卦标题。剥的意思是击打、分离、掉落。全卦的内容同zhengzhi 有关。“剥”是卦中多见词,所以用作标题。②剥:脱落。③蔑:无不用。④辨:用作“牑”,意思是床板。⑤之:代词,指床。(6)肤:这里指床上的席子。(7)贯鱼:射中了鱼。(8)剥:离开。庐:草房子。①剥是本卦标题。剥的意思是击打、分离、掉落。全卦的内容同zhengzhi 有关.“剥”是卦中多见词,所以用作标题。②剥:脱落。③蔑:无不用。④辨:用作“牑”,意思是床板。⑤之:代词,指床。(6)肤:这里指床上的席子。(7)贯鱼:射中了鱼。(8)剥:离开。庐:草房子。

  【译文】

  剥卦:不利于外出。

  初六:床足脱落了。不必占问,凶险。

  六二:床权脱落了。不必占问,凶险。

  六三:床离散了,没有灾祸。(算命www.bmfsm.com)

  六五:宫人射中了鱼,得到参加祭祀的荣宠。没有什么不利。

  上九:劳动果实自己不能享受,君子却出门有车坐,百姓要离开自己的草屋。

  ** :床上的席子没有了,凶险。

   【读解】

  这一卦多是梦占,即根据梦中所见情景,来占问事情的吉凶。前此的“履卦”中已出现过。梦见安身之处的床支离破碎,无法安身;身无居处,意味着生活的基本需要没有保障,自然是不好的兆头。梦境表明,做梦者心有忧戚。孔子说过,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履卦”讲君子坦荡,现在“剥卦”又讲小人忧戚,一正一反,正合先哲之意。其实,只要是人,都有忧戚,只不过忧戚的具体内容不同罢了。再进一步讲,只要是人,都要为衣食住行而忧戚。先圣孔夫子,若不是有人供奉、送束脩,恐怕也没有那么多豪言壮语吧。没有衣食住行的后顾之忧,而后大谈君子、小人之别,放言君子如何高贵,小人如何下贱,确实让人疑心之后感到荒谬虚伪。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