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噬嗑卦爻辞

时间:2016-03-07 16:57:01     编辑:Ky02
20

  “爻辞”是易经之中对不同的卦象题下所系文辞,从而在卦象中得知人生及命运的变化。易经中总共分为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相关的爻辞。那么关于易经“噬嗑卦爻辞”是怎样的呢,易经噬嗑卦析命运又是如何?如果您还不是很了解,下面看看相关的内容吧!

易经噬嗑卦爻辞

易经噬嗑卦爻辞

  

  易经噬嗑卦爻辞解释

  第二十一卦:《噬嗑卦》

  噬嗑:亨,利用狱。

  【白话】<噬磕卦>象征咬合:亨通无阻,有利于使用刑法。

  《象》曰:雷电,噬磕;先王以明罚赤法。

  【白话】《象辞》说:《噬磕卦》的卦象是震(雷)下离(火)上,为雷电交击之表象。雷电交击,就像咬合一样;雷有威慑力,电能放光明,古代帝王效法这一现象,明其刑法,正其法令。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

  【白话】初九,足戴脚镣,断掉了脚趾头,不会有施刑过重的祸患。

  《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白话】《象辞》说:“足戴脚镣,断掉了脚趾头”,受到警戒,不至于旧罪重犯。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白话】六二,施刑伤及犯人的皮肤。即使毁掉犯人的鼻子,也不会有施刑过重的祸患上。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白话】《象辞》说:“施刑伤及犯人的皮肤。毁掉犯人的鼻子”,这是因为必须用重刑使罪犯屈服。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白话】六三,实施刑法像咬坚硬的腊肉并遇到毒物那样不顺利,但这不过是稍有憾恨,还不至于有祸害。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实施刑法像咬坚硬的腊肉并遇到毒物那样不顺利”,这是因为六三爻居位不正当的缘故。

  九四,噬干子,得金矢;利艰贞,吉。

  【白话】九四,实施刑法像咬带骨头的肉那样困难,但因具有金箭般的刚直品德,因此有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其结果是吉利的。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白话】《象辞》说:“有利于在艰难中坚守正道,其结果是吉利的”法治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白话】六五,实施刑法像吃干硬的肉脯那样艰难,但它具有黄金般的刚坚中和的品质。所以只要坚守正道,防备凶险,便无祸害。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白话】《象辞》说:“只要坚守正道,防备凶险,便无祸害”,这是因为实施刑法得当的缘故。

  上九,何校灭耳,凶。

  【白话】上九,肩负重枷,遭受严惩,失掉耳朵,有凶险。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白话】《象辞》说:“肩负重枷,遭受严惩,失掉耳朵”,这是因为不听劝告,不能改恶从善,太不聪明了,结果受了这样的重刑。

  易经噬嗑卦析命运

  噬嗑(卦二十一)——吃喝享乐与受刑挨罚

  【原文】

  (震下离上)噬嗑①:亨。利用狱②。

  初九:屡校灭趾③,无咎。

  六二:噬肤灭鼻④,无咎。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九四:噬干胏(5),得金矢(6)。利艰贞,吉。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7)。贞厉,无咎。

  上九:何校灭耳(8),凶。

  【注释】

  ①噬嗑(shihe)是本卦的标题。噬嗑的意思就是吃喝,读音和意义与“吃喝”一样。全卦内容是讲与饮食有关的事。噬嗑是卦中多见词,且与内容有关,所以用作标题。②狱:刑罚。③屦(ju):拖,拉。校:木制的刑具,这里指加在足上的桎。灭:遮盖。④肤:肥美的肉,这里指鲜鱼嫩肉。⑤干胏(zi):带骨头的干肉。(6)金矢:铜制箭头。(7)黄金:指铜箭头。(8)何:用作“荷”,意思是负戴。校:这里指加在脖子上的刑具枷。①噬嗑(shihe)是本卦的标题。噬嗑的意思就是吃喝,读音和意义与“吃喝”一样。全卦内容是讲与饮食有关的事。噬嗑是卦中多见词,且与内容有关,所以用作标题。②狱:刑罚。③屦(ju):拖,拉。校:木制的刑具,这里指加在足上的桎。灭:遮盖。④肤:肥美的肉,这里指鲜鱼嫩肉。⑤干胏(zi):带骨头的干肉。(6)金矢:铜制箭头。(7)黄金:指铜箭头。(8)何:用作“荷”,意思是负戴。校:这里指加在脖子上的刑具枷。

  【译文】

  噬嗑卦:亨通。有利于施用刑罚。

  初九:足上戴着刑具,遮住了脚趾,没有灾祸。

  六二:大吃鲜鱼嫩内,连鼻子也被遮住了,没有灾祸。

  六三:吃干腊肉中了毒,出了小问题,但没有灾难。

  九四:啃带骨头的干肉,发现肉中有铜箭头。占问旱灾,吉利。

  六五:吃干肉,发现铜箭头。占得凶兆,但没有灾祸。

  上九:脖上戴着刑具,遮住了耳朵,凶险。(算命www.bmfsm.com)

  【读解】

  虽然是讲吃吃喝喝,却又说到了刑罚。谁在大享口福之乐、大快朵颐,谁在受刑挨罚,是不言而喻的。把反差如此强烈的享乐和受刑放在一起,的确耐人寻味。或许,作者是想说明恩威并施,赏罚结合,一张一弛是治人治国之道,要善于巧妙利用。

  不过,我们从中能获得一些有关社会生活的信息。首先是吃肉。鲜鱼嫩肉是美味佳肴,即使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也没有大的改变;在没有鲜鱼嫩肉的季节吃干肉,显然是为了经常享受口福之乐,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营养。由于古人缺乏必要的科考知识,腌制干肉的技术有时会出问题,以。至有吃干肉中毒的事发生。可以想见,能够常年吃肉,在生活资料匮乏的时代,要有足够的财富作为后盾,一般人显然难以办到。

  其次是刑罚。我们惊叹自己的祖先在这方面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发明:如此精细,如此种类繁多,如此专门化,如此严密。现在想来,如果把这等精力和智慧用在其它方面,结果将会怎样呢?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