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节气养生食谱
每年2月18日或19日就是雨水节气的开始,也就代表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那么在此雨水较多的节气里我们可以吃哪些食物养生呢,下面不妨来了解看看吧!
雨水节气养生食谱
雨水节气养生日常食谱
拌双笋
制作原料:莴苣250克,鲜竹笋500克,白糖、精盐、料酒、姜末、味精及森油适量。
制作方法:莴苣洗净削皮、竹笋剥壳洗净后切成滚刀块,莴苣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竹笋在沸水锅中焯透。竹笋、莴苣放入碗内,加精盐、料酒、味精、糖等调料拌匀,淋上麻油即成。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痰火、胸膈烦热、咳嗽痰多或脾胃气滞、脘胀胸闷、小便不利者。
这道膳食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和中调胃的功效。
三菇豆腐皮
制作原料:豆腐皮2张,新鲜冬菇4只,草菇150克,蘑菇150克,干葱头2粒。
制作方法:豆腐皮用湿布抹净,用滚油炸至金黄色,在冷水中泡约15分钟后。沥干水备用;冬菇洗净去蒂切成块状,草菇、蘑菇洗净;烧红锅,下油,爆香干葱头,下冬菇、蘑菇、草菇爆香,下豆腐皮炒匀;下适量盐、糖、生抽和蚝油及清水,以慢火焖至汁稠,即成。
适宜人群:可作病人、产妇的滋养食品。
这道膳食有清肠胃积渍,补充体力的作用。
荸荠海蜇汤
制作原料:荸荠200克,海蜇皮100克。
制作方法:将两者洗净,加水炖煮,饮汤食荸荠,日一剂,分2—3次服。
适宜人群:适用于肺热咳嗽、咯痰黄稠,热病伤阴、口干作渴,高血压者。
这道膳食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疏肝除烦的作用。
菠菜粥
制作原料:菠菜25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鲜菠菜挑选干净,洗净泥沙,放入沸水内,烫2分钟。把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将米锅置武火上烧开,把菠菜和米放入锅中,用文火熬熟。
适宜人群:适用小便不利,痔疮便血,慢性便秘,高血压者。
禁忌:便溏及腹泻者慎用。
菠菜气味俱冷,凡因痈肿毒发,并因酒湿成毒者,须宜用此以服。《儒门事亲》说:“大便涩滞不通者……时复服葵菜、菠菜、猪羊血,自然通利也。”《内经》说:“以滑养窍是也。”《本草求真》说:“能解热毒,酒毒,盖因寒贝0疗热,且毒与热,未有不先由胃始及肠,故药多从甘人,菠菜既滑且冷,而味又甘,故能人胃清解,而使其热从肠胃而出矣。”菠菜虽然营养丰富,但有涩味,因它含有草酸成分,所以在煮粥之前,先放入沸水锅内烫2分钟,去涩味后,再与粳米同煮,菠菜粥就无涩味了。
红枣首乌粥
制作原料:粳米100克,何首乌30一60克,红枣3—5枚,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何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入沙锅内同煮,粥将成时,放入少许红糖以调味,煮沸即可。
适宜人群:适用于肝肾亏损,血虚头昏耳鸣,腰膝软弱,发须早白,大便干 结,以及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神经衰弱,高血压者。
这道膳食有补气血、益肝肾的功效。
雨水节气养生十大食谱推荐
1.仙人粥
配方:制何首乌30-60克,粳米100克,红枣3-5枚.红糖
做法:将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同入砂锅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或冰糖少许以调味,再煮一会儿,沸即可。
此粥有补气血,益肝肾之功效。通用于肝肾亏损,发须早白,血虚头昏耳鸣,腰膝软弱,大便于结,以及高血脂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痫,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
2.银耳粥
配方:银耳3克,大米50-100克,冰糖(或白糖)适量。(算命www.bmfsm.com)
做法:摘净洗好银耳,淘洗干净大米,放入锅内同煮粥.熟时加入冰糖(或白糖).每天一次。
此方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遗精腰痛,妇女带下等症。
3.烤对虾
材料:对虾500克、葱、料酒、糖、精盐、清汤、辣椒油等各适量。
做法:将对虾去须、腿和虾枪,除去砂袋,挑除砂线,切成段。在炒锅中加油,油烧热时,投入虾段和葱段。炒至虾变红色时,加入适量料酒、糖、精盐和清汤。用文火煨烤,烤至汤汁将尽时,酌加少量椒油即可食用。
功效:补肾兴阳,益气养胃。可用于肾虚下寒、脾胃虚弱、阳萎不起、早泄、遗精、伙食不思、体虚乏力、面黄肌瘦等症状。
4.枸杞春笋肉丝
材料:枸杞、春笋、猪瘦肉适量。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切成丝;春笋切成同样的丝,炒锅上火,放花生油烧热,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炒散,下料酒、白糖、酱油、盐、味精翻炒搅匀,投入枸杞再翻炒几下,微沸淋入麻油即成。
功效:用于肾虚目眩,视觉模糊,体弱乏力等症,冬春两季食用最为适当。
5.首乌炖核桃
材料:首乌50克,核桃100克,蜜枣2粒,瘦肉一块。
做法:把瘦肉在热水里焯一下,然后放入核桃、首乌、蜜枣,小火炖2个小时即可。
功效:首乌具有养肝柔肝、补肾乌发的功效,核桃有益智润肠的功效,和瘦猪肉一起炖,既美味又合时宜。
6.虾仁韭菜
材料:虾仁30克,韭菜250克,鸡蛋1个,食盐、酱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适量。
做法:先将虾仁洗净,放入水中发涨,约20分钟后捞出沥干水分待用;韭菜洗干净,切3厘米长段备用;鸡蛋打破盛入碗内,搅拌均匀,加入淀粉、麻油调成蛋糊,把虾仁倒入蛋糊中拌匀待用。炒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后下虾仁蛋糊翻炒,蛋糊凝住虾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酱油、食盐、麻油,搅拌均匀起锅即可。
功效: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韭菜含用大量粗纤维,能ciji 肠壁,增强蠕动,故这道菜宜可作习惯性便秘者之膳食。
7.茴香腰子
材料:猪腰子90克,小茴香6克。
做法:将锅烧热,茴香倒入略炒片刻,马上倒出并研碎。猪腰子撕去外皮后清洗用剪刀从侧面划开一个口子,将茴香末塞进去即可,并用细绳将开口处缠紧。锅中倒入调好味的卤汁,放入猪腰子,大火煮沸,保持30分钟后即可起锅,切成片状即可食用。
功效:补肾养肾,适合于腰痛腰凉、畏寒怕冷等症状。
春季养生补肾食谱还有很多,韭菜、虾、黑色食物、山药、枸杞等都是补肾的佳品,朋友们不妨多试试由这些材料做成的养生菜,也有补肾养肾的功效。
8.天麻补脑汤
功效:被头疼困扰的上班族们,不如自己炖一锅天麻补脑汤,补补超负荷运转的头脑吧,因为天麻可是具有祛头痛、益气养肝的效用哦!
材料:鱼头、天麻制法:用清水洗净2个大鱼头和100克天麻,将鱼头封煎后放一旁。在沙锅中倒入约8碗清水,先放鱼头,后放入天麻,隔水炖至水沸时改用中至慢火,炖两至三小时,再放入适量盐即可。
提醒:煲是将锅子直接放于火上焖煮,而炖则是用隔水方式蒸煮为原则;煲汤会使汤水愈煮愈少,食材酥软,炖汤则是原汁不动,适宜于含天麻一类药材的汤料。
9.山药木耳炒核桃仁
材料:山药半根切片,黑木耳30g泡发撕开待用,核桃仁一把,枸杞一把,葱姜蒜少许。
做法:水烧开后放入山药和木耳焯一下,过冷水,保持口感脆爽。热锅,放入油、葱姜蒜爆香,放入山药、黑木耳炒香,出锅前放入一把核桃仁即可。
功效:山药本身就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食品,有补肾的功效。黑木耳具有养颜、纤体、抗癌以及补气的作用,核桃仁同时也有补肾气的效果,最适合追求低热量的MM们了。
10.木耳豆腐羹
材料:木耳、豆腐、火腿、水淀粉、葱、姜、油、盐、鸡精。
做法:
①豆腐冲洗一下,切小块。火腿切小丁。木耳泡发,切小块。(木耳用煮熟的米汤泡发,口感最好)坐锅烧开水,下入豆腐焯一下即可捞出,以去除豆腥味。锅内水不用倒掉,继续下入木耳焯烫片刻,即可捞出。
②加入火腿丁,焯烫一下即可捞出,放入少量火腿丁,起到提味、促进食欲的作用。炒锅烧热,倒入适量油,放入葱姜末煸炒。下木耳、火腿翻炒几下。(算命www.bmfsm.com)
③倒入适量清水。下入豆腐,烧开锅。开锅后,加适量盐、鸡精,调味。再勾薄芡儿,撒少许香油、香葱,即可出锅。
功效:木耳中的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肠胃的清道夫的作用,含有维生素K,对于减少血液凝块,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功效,木耳铁的含量极为丰富,常吃能养血驻颜的功效。
雨水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春捂要恰到好处
养生专家提醒,雨水期间要注意“倒春寒”现象。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
需要提醒的是,市民不要过早减去外衣,应多捂一段时间,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大家都说“春捂秋冻”,那么春捂到底要捂哪里?
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更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与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羽绒服,下身的衣裤鞋袜却过于单薄,不如加强腿和脚的保暖,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
对于年老体弱者,春季不宜用冷水
按 五行学说,水对应肾,肾主骨。尽管养生道上有种说法,称常年用冷水洗脸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加之没有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在头上就容易出现疼痛等症状。
在春季时期,湿冷犹存,洗头后应该及时用风筒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再变凉,很容易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
暖湿天气注意脾胃气滞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同时,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
先平时喝水尽量喝温水。一些人在春季容易出现所谓的上火症状,不宜轻易饮用凉茶,以免导致虚火更甚。
注意食物清洁与保鲜,避免出现腹泻等问题。这时候不可以盲目进补,避免助阳外泄,肝木生发太过,克伤脾土,同时避免因肥甘厚味滋腻脾胃,肝郁脾虚,脾失健运,造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助长湿滞,导致一系列的脾胃问题。
饮食以平性为宜
雨水时节气候转暖,但又风多物燥,常常会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因此应该多吃新鲜蔬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食物以平性为宜。“倒春寒”容易使人内脏郁热,因此不宜吃燥热食物“火上浇油”。郁热使人“贪凉”,过于食凉,又会“同气相求”使湿寒伤及脏腑,引起胃寒、胃凉、腹泻之类的失衡症状。饮食保持中庸,吃热饭热菜,慎吃辣椒、白酒等性温、性热的食物为宜。
据营养专家马冠生介绍:这个节气期间饮食的基本原则还是谷类食物为主,食物多样。
保证能量的充足摄入:
能量的来源以谷类为主,形式可以是米饭、馒头,同时注意变换花样,如南方的米线、米粉、北方的面条、大饼等;
注意经常吃些粗杂粮,除了做成玉米面、高粱面窝头等,每天可以通过粥的形式来增加粗杂粮的摄入;
做粥时,加些薯类如地瓜、山药等,可做成地瓜杂粮粥、山药米粥、莲子粥、红枣粥等。动物性食物适量吃、油炸等油腻的食物不吃或少吃。
忌食食物:正月忌食羊肉、狗肉、雀肉,不得生食葱蒜,花生宜煮不宜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