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艾灸哪些穴位

时间:2016-05-12 11:25:46     编辑:Ky02
20

夏至艾灸是在每年6月21日或22日开始后人们会做的养生 - 那么夏至艾灸养生都会对哪一些穴位进行呢?夏至艾灸养生技巧又是什么、下面可以来了解看吧!

夏至艾灸哪些穴位

夏至艾灸哪一些穴位

夏至艾灸穴位

"节气灸”是在特别指定 的时令节气、选择具有强壮作用的腧穴进行艾灸 - 以温壮元阳~激发经气,调动机体潜能,提高机体抗病同应变能力的一种灸法。

“节气灸”以其简、便、验、廉的优势,为我国历代医家及百姓所喜爱并沿用至今、在传统防病保健领域里占有特殊的地位...

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是“节气灸”主要的ciji 方法!

时令节气是“节气灸”的时间条件、是反应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关键所在.

也就是说,一定要在格外指定 的时令节气进行“节气灸”,才能发挥最为适当效果.

大家可能不知道,“节气灸”常选配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腧穴~就像是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大椎等...一般根据疾病性质以及患者体质的阴阳寒热倾向,分别选择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自然界阴阳变化很清楚的时候施用.

艾灸多用艾条温同灸或艾炷灸。平常,“节气灸”只要使用得当,往往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防治效果。

在常用的“节气灸”中~冬至前后的“关元灸”应用频率较高。

许多人在冬至前后施用关元灸预防中风、感冒等多种疾病并达到助阳保健延衰强壮的目的!自冬至之日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复苏充盛,人体可顺从自然界的阳升之气、借助关元灸来强壮元阳.

关元穴又名丹田,具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之功~灸之可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故能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为历代强壮保健的主穴。

大家可能不知道、春分的曲池“节气灸”预防眼病;秋分的足三里“节气灸”强壮脾胃、预防胃肠病等,都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的“节气灸”方法。

夏季消暑勿伤阳气~穴位艾灸

夏季人体五脏六腑阳气相对较少、专家提醒,消暑降温时注意不要耗伤阳气。

天人相应夏养阳

春夏随着气温的升高,皮肤松弛,毛孔开大、人体阳气释放;秋冬随着气温的降低,皮肤紧凑,毛孔闭合,人体阳气闭藏...

对于虚寒体质的人来说、体内本来就不充裕的阳气因炎炎夏日在释放过多,会使内脏虚寒而生病(如腹泻、咳嗽、关节疼痛等)。

人要想不生病、就要保持体内阴阳平衡 - 适应自然界阳气春夏释放、秋冬闭藏的自然规律,中医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季养生原则。

眼下正值夏季~养阳、护阳正当时。

消暑降温勿伤阳气

盛夏消暑~不要因“贪凉饮冷”而耗伤阳气。可适当地吃些冰镇西瓜,喝点儿冰镇啤酒或冷饮,但一定不要过度,否则阻遏体内阳气~会出现胸闷的感觉;

室内温度不能过低,一般以26℃为宜;喝绿豆汤也是常见的消暑方法,但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的体质虚寒者少喝为宜。

体质虚寒须温阳

体质虚寒的人最好能利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温煦脏腑.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主要包含天灸、穴位艾灸、拔罐、热疗等温热疗法!

对于有虚寒性疾病(如哮喘、咳嗽、关节炎、脾胃病等)或虚寒性体质(如经常怕冷、手脚冰凉)的人、老年人、体质虚弱者行到医院接受天灸治疗 - 在并且也可在家进行穴位艾灸、拔罐、热疗来防治疾病,以增强体质,改善夏季脏腑缺乏阳气温煦的状况。

试试穴位艾灸

足三里穴(掌心按住膝盖、中指末端向外一横指处)、神阙穴(肚脐)、气海穴(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关元穴(下腹部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是常用的保健穴位,夏季总是艾灸可以起到保养阳气的作用。

自己在家进行穴位艾灸,要选择质量好的艾条,好艾条点燃后不会自己熄灭。施灸时把点燃的艾条适当靠近穴位皮肤、以4~5分钟出现红晕、感觉发热即可,每天灸1次。

施灸完毕艾条如果没用完~在艾条火头处滴几滴水浇灭即可。

冬病夏治艾灸效果亦佳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药贴敷是“冬病夏治”中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实际上对于一些皮肤高敏或有其它不适宜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的人~还可能采用有艾灸、饮食疗法、拔火罐、热疗(日光浴、远红外舱、温泉疗法、沙滩浴)等疗法。

想起来真是~夏天归咎于环境热、人体内热、还有艾灸本身的热度,那么就能借助特别指定 的穴位、温热的药物进行灸法 - 艾本身就有温通、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驱逐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艾灸的作用就是温通经络、扶正驱邪、培补气血。

艾灸简单好操作,是常见的保健预防方法!需要请大家注意的是 - 灸时可以将整个艾条从中间切开~使切口面积增大,每次每个穴位灸3~5分钟即可,使所灸穴位某些红晕最好。

你猜怎么着?!最好选用有烟雾的传统艾条,有一种无烟艾条~临床效果并不很好,出于灸的效果一方面取决它的热度,一方面取决于药物本身的作用、而制成无烟艾条有说不定使药本身的作用发生改变...

现在大家介绍几种简单常用、效果不错的艾灸穴位治疗方法...

1.足三里灸(最常见的保健要穴)

部位: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3~5分钟,每日一次。

作用:调理脾胃~调理气血~助消化,补虚弱。

需要看的是:根据《外台》:凡人年三十比...多,苦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以三里下气。意思就是三十岁以后可灸足三里穴.气血不能上攻头,不头晕。

三十岁以后得时不时灸足三里可能延年益寿!

2.神阕穴、气海穴、关元灸(保健要穴)

部位:神阕穴在腹部 - 脐 .气海穴在下腹部,眼下正中线上 - 脐下1.5寸,关元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当脐中下三寸.

方法:对准穴位点燃,3~5分钟~每日一次。

作用:培补正气,温补元阳,健运脾胃 - 理气跟肠...

3.背腧穴灸

部位:背腰部、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背部各有一个背腧穴,如心腧穴、肝腧穴、大肠腧穴等 - 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首座侧线上.其位置大体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的上下排列相接近。

(算命www.bmfsm.com)

方法:因穴位较多,个人不便于操作,最好到医院由针灸科大夫用艾箱灸进行艾灸。

作用:腧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是夏天用阳之位补阳的首要场所...可补充背部的阳气~也就是补充全身的阳气 - 人体内的寒邪就不难去除。

夏至艾灸神阙

夏至。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载蒸脐治病法:夏至酉时,冬至寅时……合四时之正气、全天地之造化,灸无不验...

此乃神阙养生法!别忘了是:酉时...

神阙

(别名〕脐中、命蒂、气合(舍)、环谷、维会、生门。

〔释名〕神~神气;阙,原意为门楼、牌楼。神阙意指神气通行的门户。《厘正按摩要术》:“脐通五脏 - 真气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

”穴当脐窝...内,故又称“脐中”、“命蒂”、“生门”。

〔出处〕《针灸甲乙经》。

〔位置〕腹中部脐窝 ...

《针灸甲乙经》:“脐中,神阙穴也.”

〔刺灸法〕一般不针,多用灸法(隔盐灸5~10壮,艾条温灸15~20分钟)、敷贴或穴位照射法,如回阳救逆以治虚脱~可用隔盐灸法;

治腹部冷痛,可用热熨法或艾条温灸法;治疗慢性腹泻或荨麻疹,可用拔罐法;治盗汗或神经性呕吐、可用五倍子粉调敷;

防晕车,可用香桂活血膏等膏药外贴。如将药末置于脐中,在在其上施灸称熏脐法(蒸脐法、炼脐法),所用药物可因病而异...

如需针刺,须清洁脐窝,严密消毒后,直刺1~1.5寸;有脐瘘管、脐疝者禁刺...或由天枢、水分、气海进针后向神阙透刺。

下列有关神阙养生的种种论述 - 仅供参考:

1、神闕是先天后天的分界,从母体中分离的终点,自立 存活的起点。以婴儿在母体胚胎中与母体连结,脐部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基点~出生后是人体分泌的重要、如肾上腺、前列腺、精囊腺、卵巢、子宫等都在脐部附近,还有肝、胆、胰、脾、胃、肾、膀胱等也在其週旁、所以神闕是人体下部机体的中心,无论先天或后天,都是生理机能的关键部位,在修丹的范畴中~正是炼精化气的中心点,故修丹先从此处著手、入门 - 「追求来时路」的语意、就是要习者格外注意这个地方。 2、神阙穴位于人体之 ,其上为阳,其下为阴,介于阴阳二者之间 - 得天独厚,故能调跟阴阳、扶正祛邪、温补脾肾,故可治百病,最是脾、胃、肾之病! 不瞒你说,在治疗中可采用灸法、按摩法、针刺法、敷法、拔罐法.在上述五法中 - 历代用得较多的是灸法和敷法。由于...的原因神阙穴位于脐之 ,具有“上至泥丸、下至涌泉”之效力、又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是生命之根,是胚胎发育中腹壁的最终闭合处 - 皮下组织少,皮肤敏感度高,屏障功能差,加之血管分布例外,血液循环好、渗透性强~药物经脐马上吸收~而未经消化道,很少进入肝脏,有效成分损坏 较少,于是敷脐疗法更为方便,安全、疗效更为显著...

你猜怎么着?!近年来也有少数人采用针刺神阙穴治病...神阙穴古人禁针、由于...的原因脐窝较深,污垢易存~故治疗疾病时,应先清洁干净,严格消毒,在同时掌握进针的深度,是能够针刺的!

3、一位中医研究所的主任报告「对神闕穴的针炙实验报告」,指出行引出以下的三项类感传路线来、一是纵行的主干,循任脉通督脉。

二是由神闕穴横行的环行线、沟通著神闕穴和命门穴的一条捷径。三、是由神闕穴向胸腹部斜行放射状路线。而针刺脐下的气海、石门、关元时,除激发循任脉贯注的感传路线外~应无其他感传路线引出、从以上实验报告中的证明~我所强调的「来时路」,神闕同胸腹的全部经脉有著紧密关係、确是机体中的重要所在,同先天 中的涌泉震动法中、显功的「八卦初现」的架势相吻合 - 跟经络有相互性。

4、我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研究所经研究发现,灸神阙穴可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有一定意义.

分析人员选择了33例高脂血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2例为治疗组,给予灸神阙穴每日1次,每次30分钟、30天为1个疗程,一直2个月的治疗.

对照组不施艾灸~同期观察。观察治疗期间不服用只要是降脂药物,2个月后取血观测治疗前后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灸神阙穴能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P<0.001)、但对甘油三酯(TG)水平无作用!

灸神阙穴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无很显著影响,但对于其中两种作用各式各样的亚组分(HDL3跟HDL2)的比例有很大调整作用!

能促使起转运胆固醇作用的HDL2升高并降低HDL3的水平(P<0.001),有利用血脂水平的下降与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

说实话,探究人员认为,虽然对照组血清TC也有明显降低(P<O.05),但其降低幅度远不及灸神阙穴组突出 - 且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及亚组分的水平前后两次测定未见差异、表示灸神阙穴降脂的作用是肯定的!

摘自:《我国医药报》

有诗为证:“金砂入五內,熏蒸达四肢...颜色悦泽好 - 发白都变黑。齿落生旧所,老翁复丁壮,耆妪成姹女”(魏伯阳)!

夏至艾灸养生技巧

按照传统的中医记载,艾灸的主要灸法为“发泡灸”...这是一种直接灸的方法,也称为“疤痕灸”.

用艾绒制成艾柱~点燃后不绕弯子贴在患部或体表穴位~待艾条烧完~皮肤表面会灼伤、起泡、渗液。此方以轻度烫伤达到排除虚寒、温补阳气的目的...

专家说明 - 古书有云“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 意思是想要身体健康,可以长期艾灸足三里穴,保持穴位长期发泡渗液.

发泡灸诚然药力较猛,但非但…反而会灼伤皮肤 - 还会留下疤痕、操作的难度较大.关节、面部、四肢等很多部位都不适合马上灸。

不推荐家庭采用发泡灸的方式。

“隔物灸、悬灸的方式更适合家庭采用。”专家显示,所谓隔物灸,是将艾柱点燃,放在姜片、蒜皮、盐或者药饼上,在灸于患部或穴位上面。

这种做法既可以防止烫伤、隔物还有加强疗效的作用...梁文说~姜片有发散作用,外感艾灸时常用;蒜片有解毒作用 - 皮肤长疮、有炎症时常用;

隔盐灸治疗脾胃疾病时最常用;药饼则是用不同种类的中药配成的,根据不同的药物成分~有差异的加强功能!

悬灸是点燃艾条 - 悬在患部或穴位的皮表上方,通过热力传导ciji ,实现艾灸的效果。专家说明、艾条在穴位或患部上方打转、称为“回旋灸” - 适合整个区域的艾灸; 艾条在穴位上方反复地做拉近拉远的动作,称为“雀啄灸” - 适用于单个穴位的灸法;针对整条经络线,艾条在皮表上方沿着经络线来回磨蹭移动,可能达到ciji 效果。

夏至艾灸养生禁忌

健康身体为前提,艾灸要看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成为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rutou 、yinbu 、睾丸等不要施灸。

关节部位不要马上灸。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渗出 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看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看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看体位舒适、自然~在一块儿要看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好办燃着。施灸时一定要看防止落火,格外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

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设若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一个穴位15-20分钟、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小孩子和老人艾灸的时间要短些。

关于时间方面,艾灸没有不一样固定的时间...啥时间都可能灸...饭前饭后,早晚皆可 - 饭前只要不是太饿就行,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就可以灸 - 太饱太饿都不能灸。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