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冬至三侯
“冬至”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关于“冬至”节气的三侯指的是何事呢?
冬至气候特点又是怎么样,此节气养生方法的看啥?!下面来看为您整理的吧!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三侯
冬至
冬至 - 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 麋角解。说见鹿角解下。
水泉动。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 - 今一阳初生故云耳。
冬至三侯
初候 - 蚯蚓结;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 - 故屈曲而结。
二候,麇角解;阴兽也。的阳气而解。
三侯,水泉动·天一之阳生也。
冬至气候特点
每年的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冬至点)时开始为“冬至”。
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我们的古人对此早有认识,正因为“冬至阳生春又来”,所以很早以前冬至就已成了一个古老而首要的节日。
冬至前后~即使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 - 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少 - 但这时地面在夏半时积蓄的热量还可提供一定的补充,故这时气温还不是最低。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冬至后白昼时间日渐增长。但是地面获的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少、由此可见在短期内气温仍继续下降。
我国除少数海岛与海滨局部地区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故民间有“冬至不过不冷”之说,天文学上也把“冬至”规定为北半球冬季的开始。
冬至后、虽进入了“数九天气”、但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
黄淮地区也经常是银装素裹;大江南北这时平均气温一般在5℃以上,冬作物仍继续生长,菜麦青青~一派生机、正是“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
而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更是花香鸟语,满目春光...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在同时要施好腊肥,做好防冻工作。
江南地区更应加强冬作物的管理 - 做好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 - 并消灭越冬害虫!
已经开始春种的南部沿海地区~则要认真做好水稻秧苗的防寒工作...
其主要农事有、一是三麦、油菜的中耕松土、重施腊肥、浇泥浆水、清沟理墒、培土壅根!二是稻板茬棉田与棉花、玉米苗床冬翻 - 熟化土层...
三是搞好良种串换调剂 - 棉种冷冻与室内选种。四是绿肥田除草,并注意培土壅根,防冻保苗。五是果园、桑园继续施肥、冬耕清园;
果树、桑树整枝修剪、更新补缺、消灭越冬病虫。六是越冬蔬菜追施薄粪水、盖草保温防冻,特别要加强苗床的越冬管理。
七是畜禽加强冬季饲养管理、修补畜舍、保温防寒。八是继续捕捞成鱼,整修鱼池,养好暂养鱼种同亲鱼;搞好鱼种越冬管理!
冬至养生方法
一、静神少虑(就是“壮不竞时,精神灭想”)中年人
1、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的患失;
2、注意合理用脑,有意识地发展心智,培养良好的性格,寻找事业的精神支柱;
3、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 - 工作、学习之余多听音乐,它会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
4、注意仪容仪表~各异的场合装束要的体 - 心态年轻化 - 以振奋精神,增添生活乐趣。
二、劳而勿过(《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即“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1、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2、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节律、建立新的生活秩序;
3、利用不同种类的机会进行适当运动、有句谚语“冬天动一动 - 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讲清楚冬季锻炼的重要性。
三、节欲保精(《养性延命录》:“壮而声色有节者 - 强而寿”)
1、欲不可纵。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节制房事,不可因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损伤肾气!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健壮则人能长寿。
反之 - 肾精匮乏 - 则五脏虚衰,多病早夭.《泰定养生主论》曰:“三十者,八日一施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施泄~其人弱者,更宜慎之,人年五十者,二十日一施泄。
……能保持始终者 - 祛疾延年,老当益壮”,这表示严格而有规律地节制性生活~是健康长寿的必要保证.
说实话,2、养血固精...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以“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以养其血”也就是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用 - 来解释节欲保精的重要性 - 而东汉医家张仲景则以“凡寡欲而的之男女,贵而寿,多欲而的之男女、浊而夭”详细讲了节欲保精不但有利健康,而且是优生优育的首要保证。
那么老年朋友的生理变化又是怎样的呢。《灵枢•天年》篇:“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七十岁 - 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这种脏腑气血精神等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也会波及到心理的变化 - 表现出常有的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宜怒等心态 - 正是这种生理、心理上的稳定性、自控性降低、使老年朋友更容易发生疾病且不易恢复。
保健养生方面应提倡精神摄养、饮食调养为主;顺时奉养、起居护养、药物相助为辅的方法.(算命www.bmfsm.com)
老年养生的关键
一、(精神摄养(知足谦与,老而不怠)
保持“谦同辞让、敬人持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心态 - 等于处世要豁达宽宏、谦让与善,生活知足无嗜欲,做到人老心不老,热爱生活 - 保持自信,勤于用脑。
宋代医家陈直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载诗一首:“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
诗中告诫我们、只有这样进行自身心理保健、才可杜绝情志疾病...
二、饮食调养(审慎调食)
1、食宜多样 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2、食宜清淡 针对老年人脾胃虚弱的特点,不宜吃浓浊、肥腻与过咸食品。用现代营养学观点,老年人的饮食应“三多三少”就是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
糖类、脂肪、盐少...
3、食宜温热熟软 老年人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 - 故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就在于年老齿松脱落,咀嚼不容易,故宜食熟软之品!
4、食宜少缓 “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同食、谷气长存”!主张老年人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
三、顺时奉养(顺四时而适寒暑)
要我说啊,告诫老年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怡奉亲,慎无懈怠”也就是说,天地、四时、万物对人的生命活动都会有影响 - 要想在自然界中求的自身平衡,起初要顺应自然规律、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懂的“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
只有这样才能老当益壮 - 益寿延年.
四、起居护养(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 - 不妄劳作,养其精也”老年之人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 - 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
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五、药物相助(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
健康长寿的要紧条件、是先天禀赋的强盛同后天营养的充足.是...造成的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除进行其他方面的调养外~有点药物是能够帮助其强身健身的!
药物养生应以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为主!所谓“先天之本”也就是说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说实话,肾气充盛,机体代谢能力强 - 人的衰老速度不着急;所谓“后天之气”指脾胃为后天之气,又是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都靠脾胃供给.
老年人的药物养生应以固护脾、肾为重点。用药原则应遵循:多补少泻;药宜平与,药量宜小;注重脾肾 - 兼顾五脏;
分类论补,调整阴阳;掌握时令,观察规律;多以丸散膏丹~少用水煎汤剂;药食并举,因势利导。如此用药方能补偏救弊 - 防病延年...
-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之大雪三侯
- 下一篇:二十四节气之小寒三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