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吃什么传统食物
“大寒”节气是一年里面最冷的时段,气候也变得更加寒冷!那么在这样的节气中适合吃什么传统的食物呢 - 关于大寒传统饮食做法您又了解吗?
下面快点来看吧!
	
	
大寒吃什么传统食物
大寒节气气候简介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终结果是一个节气,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
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 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大寒是 二十四节气最终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 - 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要紧标志。
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没问题孵小鸡了。
而鹰隼...那一类的的征鸟,不过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想起来真是,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 ,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日平均气温连续多日出现-5℃以下天气方可进行、这种活动一般出现在黄河以北地区).
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首要标志!
大寒节气、大气环流比较稳定,环流调整周期大概为20天左右。此种环流调整时、常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跟大风降温。
当东经80度以西为长波脊,东亚为沿海大槽,我国受西北风气流控制还有连续补充的冷空气效应便会出现不断低温!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说明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虽然表明 - 在我国部分地区 - 大寒不如小寒冷~在某些年份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应继续做好农作物防寒~特别应注意保护牲畜安全过冬.
大寒时节, 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多为6℃至8℃,比小寒高出近1℃。“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谚语~表示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时期。
对于某些作物来说,在一定生育期内需要有适当的低温。冬性较强的小麦、油菜,通过春化阶段就较低的温度,否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
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冬暖,过早播种的小麦、油菜 - 往往长势太旺,提前拔节、抽苔、抗寒能力大大减弱 - 简单遭受低温霜冻的危害。
可见,因地制宜选择作物品种,适时播栽,并采取有效的促进同控制措施~乃是夺取高产的重要一环。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常年大寒节气, 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仅较前期略有增加,华南大部分地区为5至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一般除非1至5毫米。
华南冬干,越冬作的这段时间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并不显著.不过“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到明年麦”。
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各式各样的耕作习惯合条件,适时浇灌,对小麦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这时期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很冷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不一样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
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合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大寒节气民间传统食物
1、鸡汤
到了大寒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跟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不少市民家庭推崇 - 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炖汤不宜使用高压锅,因为营养物质在小火慢炖的过程中才能慢慢释放出来。使用高压锅尽管可以缩短煮熟肉的时间 - 却达不到煲汤的效果。
熬制鸡汤时按理说选用砂锅~先开大火烧煮10分钟,后调小火慢炖...在熬汤时,尽量不要揭锅盖,不然好办“跑气”波及鸡汤的滋味。
2、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不仅如此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致使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 - 一家人分吃年糕 - 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由此可见称为“消寒糕”!
3、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原因是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
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
味道甜美~是节日与待客佳品。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
不过越发靠谱的分析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如今宁波、嵊州、嘉兴也都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习俗。
4、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与 - 利于驱寒。
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 - 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算命www.bmfsm.com)
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人们能够蒸煮糯米饭,也能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一起用旺火蒸熟 - 接着加点白糖~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5、发散风寒汤
鸡蛋1个、香菜10克、葱白5克、生姜5克 - 盐味精等调料适量。鸡蛋搅拌均匀 - 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后切为碎末...
将清水在锅中烧开、加入少许水淀粉,使水略稠后 - 将搅拌好的鸡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状。再加入香菜、葱姜及盐味精等调料,出锅前加入香油少许。
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适用于轻度感冒初期...
大寒传统饮食做法
1、八宝饭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算命www.bmfsm.com)
2、芪杞炖子鸡
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与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
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3、发散风寒汤
鸡蛋1个、香菜10克、葱白5克、生姜5克,盐味精等调料适量!鸡蛋搅拌均匀,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后切为碎末。
将清水在锅中烧开,加入少许水淀粉,使水略稠后,将搅拌好的鸡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状.再加入香菜、葱姜跟盐味精等调料,出锅前加入香油少许.
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适用于轻度感冒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