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饮食养生注意事项
“小寒”是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人都有进补养生的习惯。那么在小寒饮食养生方面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快点来了解看看吧!
小寒饮食养生注意事项
小寒节气气温特点
小寒时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一5℃上下,jiduan 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jiduan 最低气温可低达—50℃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黑龙江、内蒙古和xinjiang 45°N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虽然***里仍是充满生机,但亦时有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小寒饮食养生六大宜
1、食宜杂
食宜杂,即食物要多样化,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冬天人们有偏嗜高蛋白、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不吃或少吃粗粮、蔬菜、瓜果的倾向。这不但容易使人患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症、便秘、口角炎、牙龈出血等症。
2、食宜温
小寒冬季,是吃羊肉、鸡肉等温热品的好时候,特别是对于偏于阳虚体质者的人:偏于阴气不足的食补以鸭肉为好。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而冬季喝热粥也非常适合,如羊肉粥,以温补阳气:麦片粥,养心除烦;核桃粥,养阴固精;红薯粥,滋补肝肾。
3、食宜苦
小寒气候寒冷,是上火的“旺季”。这时的饮食应减咸增苦,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中医认为苦味食品可入心经而降泄心火,小寒寒冷干燥,多吃如苦瓜、陈皮、莲子心、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助心阳。
4、小寒吃粥喝汤保健康:首乌煲鸡蛋,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太子参炖鹌鹑,补五脏、益中气;山药羊肉汤,补脾益肾,温中暖下;远志枣仁粥:补益肝肾,养血安神;羊肾红粥,益气壮阳、填精补髓。适用于虚弱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耳聋耳鸣、性功能减退等肾阳不足的人群。
5、小寒应减甘增苦:“三九补一冬”,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6、小寒宜热不宜凉:小寒节气到来,天气会一天一天变凉,我们的身体御寒能力也会增强,为了保证我们正常的身体机能,所以小寒过后,食物一定要热的,不要或者少吃冷饮。
小寒饮食养生御寒食物宜多食
小寒节气怕冷不要紧,饮食抗寒,适当吃些山芋、藕、大葱、土豆等根茎类蔬菜,其含大量矿物质和热量,常食可抗寒。 冬季食粥:麦片粥,宜养心;萝卜粥,能化痰;山药粥,益肠胃;核桃粥,善养阴;玉米粥,可开胃;红薯粥,补肾肝。(算命www.bmfsm.com)
小寒适合吃一些高蛋白质食物,因为寒冷使得血液收藏在体内,内脏的供养反而充足,所以冬季就更适合进补。小寒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C还润肺;适当吃“冷”好处多,预防感冒没的说;添衣保暖不可少,运动健身乐趣多。
小寒饮食养生进补须谨慎
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为适当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1.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2.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3.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4.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