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日,针对小寒的寒冷气候,这时如果要养生该如何养呢?这个时节该食用些什么食物才是适合小寒时节养生的呢?小寒养生又要注意防御些什么呢?小寒的养生食膳又有哪些,想了解的话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的相关内容吧!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寒
小寒时节养生秘诀
小寒节气的养生:坚持运动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应该坚持室外活动,凡是有阳光的时候多做室外运动,要适应寒冷的感觉,这样人体才能提高抗寒能力,有助于预防感冒、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
小寒节气的养生:预防感冒
小寒时节很多孩子容易出现发热的症状,有的时候温度比较高,可以用白菜心来熬煮水喝,除了饮用,还可以用白菜水来揉搓鼻孔、揉耳甲腔。白菜水可以帮助身体退热,平时也可以用白菜水来浸润鼻孔和耳道,但注意不要把水滴到耳朵里面去,这样也可以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另外冬季感冒会出现流黄鼻涕的情况,这说明身体内的内热过盛。白菜心水加一些绿豆水,同时饮用对于感冒、发热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小寒节气的养生:少吃咸盐
夏季如果盐分摄入过多,人体可以通过汗液排出体外,但冬季人体出汗较少,盐分如果增加就会累积在体内无法排出,这对于血压血脂过多的人来说是个“大忌”。另外咽炎的诱发因素多是炎、热、燥,秋冬人体抵抗力弱,更容易反复发病。如果饭菜中含盐量太高,会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在上呼吸道存活;高盐饮食还可能降低黏膜抵抗疾病的能力,使各种细菌、病毒乘机而入,诱发咽炎。炒货如瓜子、花生之类也要少吃,这些食物又咸又干,同样是咽喉的大敌。
小寒节气的养生:注重搭配
冬季除了大白菜和萝卜外,还可以多吃一些胡萝卜、雪里蕻、芹菜、土豆等。土豆看似平常,实际上含有很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每天如果能吃300克的土豆,即可以提供人体一天需要量10倍以上的维生素C和3-4倍的维生素B1。土豆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叶酸和矿物质。豆类一般不含有维生素C,但如果经过发制成豆芽后,就会产生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比如黄豆芽每100克中就含有30毫克的维生素C,且胡萝卜素可增加2倍左右,维生素B2增加2-4倍,在绿叶菜不足的冬季,都可以经常搭配食用,是既省钱又有效的做法。
小寒时节养生如何滋补
小寒要注意滋补肝肾
“小寒时节天气寒冷,养生的重点在于滋补肝肾。合理进补既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病,身体更强壮,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
专家表示,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滋补肝肾,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推荐食材包括西洋参、山药、桂圆、枸杞、牛肉、羊肉等,市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适当进补。
今冬干燥润肺很关键
“今年冬季与往年相比,气温偏高、雨雪少空气干燥,这也导致上呼吸道患者增多。”韩旭表示,“最近来就诊的咽炎患者数量出现了明显增加,这与今冬的特殊气候有一定关系,因此今冬小寒养生除了进补之外,还应该注意润肺。
为大家推荐一个代茶饮的小方子,市民可以用热水冲泡麦冬、胖大海、菊花、百合,每天饮用,既可以润肺还能利咽止咳,预防上呼吸道疾病。”
中老年人怕冷可泡脚
百病从寒起,寒从足下生。小寒后,许多人都有手脚冰凉的感觉。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后抗病能力降低,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感冒或支气管炎等,还可引发胃痛、妇女痛经等多种疾病。因此要谨防“寒从脚下生”。
韩旭表示:“中老年人在小寒时节可以泡脚驱寒,具体做法是取适量的生姜和肉桂煮水,然后用温热的药水泡脚20分钟左右,可以起到温阳、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白领一族应先调后补
白领一族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这类人群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应先调后补。所谓的调就是要疏肝理气,可以食用一些白萝卜、青萝卜之类的食材。
韩旭表示,白领一族应该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多进行一些户外有氧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起到舒缓压力、调整心态、提升睡眠质量的作用,好的精神状态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小寒时节人们为了防寒,穿得比较多,容易淤积内热,春天时易内热爆发,造成抵抗力下降,从而感染流感。因此为了开春少生病,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增强免疫力,最好的办法还是多运动。
小寒时节养生药膳
山药羊肉汤:
[配料] 羊肉500克,山药150克,姜、葱、胡椒、绍酒、食盐适量。
[做法] 羊肉洗净切块,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用刀拍破备用;淮山片清水浸透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将其它配料一同投入锅中,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至熟烂即可食
之。
[功效] 补脾胃,益肺肾。
强肾狗肉汤:
[配料] 狗肉500克,菟丝子7克,附片3克,葱、姜、盐、味精适量。
[做法] 狗肉洗净切块,置入锅内焯透,捞出待用,姜切片,葱切段备用。锅置火上狗肉、姜入内煸炒,烹入绍酒炝锅,然后一起倒入沙锅内,同时菟丝子、附片用纱布包好放入沙锅内,加清汤、盐、味精、葱大火煮沸,改用文火炖2小时左右,待狗肉熟烂,挑出纱布包,即可食用。
[功效] 暖脾胃,温肾阳。
素炒三丝:
[配料] 干冬菇1.5两,青椒2个,胡萝卜1根,植物油、白糖、黄酒、味精、盐、水淀粉、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 冬菇水发洗净,挤干水分,切成细条,胡萝卜、青椒洗净切丝。锅内放油烧热,将三丝入锅煸炒后,放黄酒、糖、再煸炒,然后加鲜汤、盐,待汤烧开后加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麻油,盛入盘内即可。
[功效] 健脾化滞,润燥。
饮食禁忌:狗肉忌与绿豆,杏仁,菱角同食。
患有顽固性皮肤瘙痒症者忌食香菇。
丝瓜西红柿粥:
[配料] 丝瓜500克,西红柿3个,粳米100克,葱姜末、盐、味精适量。
[做法] 丝瓜洗净去皮,切小片西红柿洗净切小块备用。粳米洗净放入锅内,倒入适量清水置火上煮沸,改文火煮至八成熟,放入丝瓜、葱姜末、盐煮至粥熟,放西红柿、味精稍炖即成。
[功效] 清热,化痰止咳,生津除烦。(患有痤疮的人可长期食用)
小寒时节养生因人而异
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
民谚亦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
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冬至
- 下一篇: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