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雪
小雪是农历里冬季的第二个节气,他的到来也为冬季即将样降雪拉开了帷幕,针对小雪的气候特点,在养生方面该如何做呢?小雪时节养生最好的食膳又是哪些呢?小雪养生怎样做菜能达到最有效的效果呢?下面就是关于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雪的内容,想了解的话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小雪
小雪养生需注意什么
在饮食上,小雪节气过后应适度增加全麦食品、粥、鸡肉等食物的摄入,有助于人体御寒。此时矿物质的摄入量应较以往略高一些,尤其是维生素的供给,应特别注意增加含维生素C的蔬果的摄入,如萝卜、胡萝卜、苹果等;多吃动物肝、瘦肉、鱼、蛋类、豆类等,以保证身体对多种维生素的需要。我省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可以适当吃些羊肉、牛肉等有温补功效的食物。而黑色的食物也是冬季的最为适当饮食选择,包括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黑木耳、泥鳅等,不但能够帮助身体恢复热量,抵抗寒冷,还能润肺生津,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现在的室内温度都较高,室外寒冷,人们穿得也较多,体内的热气容易瘀积在体内而发生内火。专家表示,有内火的人容易发生口腔溃疡、痤疮、便秘、口腔异味等症状。所以建议大家,虽然此时气温较低,但不能过量摄入辛辣的食物,否则会助长体内的“内火”。平时感到口鼻干燥的人,可以多喝点白菜豆腐汤、白萝卜汤等,既暖身体又滋补津液,还能清火降气、消食。
冬季气候寒冷,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专家提醒大家,为避免血液黏稠,此时应多吃能够保护心脑血管的食品,如丹参、山楂、黑木耳、西红柿、芹菜、红心萝卜等。大家可以选择在午后,气温较高的时间段晒晒太阳,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起到温通经脉的作用。此时的起居应做好御寒保暖,尤其是喜欢外出运动的老年人,一定要在太阳完全升起后,气温不是特别低的时候外出,防止感冒或其它意外的发生。大家在外出时应戴帽子、围巾。“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风寒,戴帽子可以达到防寒护阳的作用。
小雪时节养生食谱
1、香菇枸杞牛肉煲
牛肉250克,香菇150克,枸杞子60克,盐少许。牛肉洗净,放沸水锅中氽去血水,捞出切成肉片;香菇用清水泡发后撕成小块;枸杞子洗净,3味同放入沙锅中,加水适量,煲至肉熟烂,调入少许盐即可。有健脾补肾养肝的功效。
2、杜仲牛膝汤
牛膝10克,黑豆100克,杜仲20克,大枣6枚,鸡腿2~4只(约400克),鸡翅膀2只(约200克),生姜、葱、精盐、米酒各适量。将牛膝、杜仲洗净入锅,加适量清水煮成药汁,去渣留汁备用。净鸡腿、鸡翅膀洗净,剁成块,和葱、生姜一起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米酒,用大火煮沸,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煮,熬成澄清的浓汤,放入洗净的黑豆,待黑豆煮软有香气后,加入大枣及药汁,再熬煮片刻,调入盐即成。有补肝益肾、强腰壮膝的功效。
3、党参枸杞粥
党参15克,枸杞子10克,粳米100克。上2味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煮粥,有补肝健脾益肾的功效。
4、益智仁粥
益智仁15克,糯米150克,精盐适量。将益智仁洗净,晒干或烘干后研为细末备用。将淘洗干净的糯米放入沙锅里,加适量清水,用小火煮粥,待粥快好时调入益智仁末、精盐,稍煮片刻即可。有温脾胃、暖肾阳的功效。
5、桑椹芝麻糕
桑椹子30克,黑芝麻60克,胡麻仁10克,白糖30克,糯米粉700克,黏米粉300克。将黑芝麻放入沙锅内,用小火炒香。桑椹、胡麻仁洗净后,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转用小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再将糯米粉、粳米粉、白糖放入盆内,加药汁和适量清水,揉成面团,做成糕,在每块糕上撒上黑芝麻,上笼蒸20分钟即成。有健脾胃、补肝肾的功效。
小雪养生常按太溪穴有助补养肾脏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而五行相对应的自然季节是春、夏、长夏、秋、冬。因此不同的季节所需要重点保养的脏腑也就有所不同。所以四季养生的原则是: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季则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
说到“肾”,那我们该如何养呢?我告诉大家一个既有效又简捷的方法----揉按“太溪穴”。从名字不难看出“太”,就是大的意思,而“溪”就是溪流溪水。顾名思义也就说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如果肾水充盈,精之充足,肾的“原阳”或者说“真水”才会发挥其作用,温润营养我们全身各个组织***。
“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头,生命的原动力。每天只要坚持揉按ciji “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
同时,因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对该养护的脏器也应不同对待。
在这里所说的空间是指人体和自然空间存在共性,即“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肾与自然界各气相应,冬天是藏精固精的良好时机,应季养护肾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我们为什么选择在冬季养肾的原因。
揉按“太溪穴”最为适当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小雪时节养生秘诀
一、起居。
在冬季,在早睡晚起,不要熬夜。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白天注意开窗通风。每天晚上要在10点上床,最好用热水泡泡脚,并按摩足底的涌泉穴。
二、饮食。
小雪节气,宜吃温性食物和益肾的食品。温性食物有核桃、葡萄、栗子、鸡、虾、生姜、胡椒等;益肾食品有腰果、山药、芡实、紫米粥、白果、核桃等。要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就是说,要远“三白”:糖、盐、猪油;还要近“三黑”:首座个是木耳,第二个叫紫菜、还有一个是紫米,三个黑的对人比较好,这就是养生专家推荐的远“三白”、近“三黑”。
三、运动。
小雪节气中,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绿色植被和红色花卉减少,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容易引发抑郁症,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四、练功。
小雪时节,人体疾病在经络方面的表现多为足厥阴肝经的病变。肝之经脉起于足大趾,沿足背内踝前缘上行,在内踝上八寸处交处出足太阴脾经后,过膝、绕阴器、至小腹、人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膈、过胁肋、沿喉咙,进入鼻内窍,上行连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交会。其支脉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口唇;另有支脉从肝分出,上贯膈,注肺中,交于手太阴肺经。
主要病症有“丈夫瘙疝、妇人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胸满、呕逆、狐疝、遗溺、闭癃。”下文中所述方法主治病症即属此类,坚持采用相关** 锻炼,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冬
- 下一篇: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