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冬至是哪天,2021冬至是几月几日

时间:2016-11-02 17:19:18     编辑:noble
20

冬至的意思就是气候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而冬至节气某些什么习俗呢?该怎么办养生?

2021的冬至是几月几日?想知道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吧!

2021年冬至是哪天,2021冬至是几月几日

2021年冬至是哪天,2021冬至是几月几日

2021冬至是几月几日

2021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 23:59:09~农历 2021年十一月(大)十八

区别年份的冬至具体时间表

2022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 05:48:01,农历 2022年十一月(小)廿九

2023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 11:27:09,农历 2023年十一月(大)十一

2024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 17:20:20,农历 2024年十一月(大)廿一

2025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 23:02:48,农历 2025年十一月(大)初一

2026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 04:49:55 - 农历 2026年十一月(大)十四

2027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 10:41:50~农历 2027年十一月(大)廿五

2028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 16:19:19,农历 2028年十一月(小)初五

2029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 22:13:45,农历 2029年十一月(大)十七

2030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 04:09:13,农历 2030年十一月(大)廿八

2031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 09:55:07、农历 2031年十一月(小)初九

2032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 15:55:29,农历 2032年十一月(小)十九

2033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 21:45:32、农历 2033年十一月(大)三十

2034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 03:33:30,农历 2034年十一月(小)十二

2035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 09:30:21,农历 2035年十一月(小)廿三

冬至是啥意思

冬至英文翻译:the Winter Solstice

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来临。

冬至时,太阳黄经为270°。冬至这一天、阳光近乎直射南回归线,咱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步长了、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冬至三侯

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眼前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麇角解:糜跟鹿同科,却阴阳各式各样,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于是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水泉动:山中的泉水行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介绍

冬至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 - 阳光将近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我省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一点点缩短.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冬至日虽基太阳高工最低 - 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只是地面过去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散失,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于是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相比之下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 - 所以气温并没有马上回升之势。

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 - 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于是说“冷在三九”!

天文学上把冬至是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常见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差不多。

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节气习俗

冬至(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为进九之始。古人认为到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 - 阳气上升 - 是个吉日。

基本而言值得庆贺。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还有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但民间并不以冬至为节 - 不过一些应时应景的活动。

南方人在北京客居旅游的,还有设筵祭祀祖先的。在也也邀请同僚或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燕俗则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无此举!

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 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标记混沌未分 - 道气未显的首座大世纪!

故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说真的“湿饨”跟“混沌”谐音 - 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 - 开辟天地!

后世不在说明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大家可能不知道,入九以后,部分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和“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 - 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间还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一般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 - 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 - 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以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还有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 - 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 - 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格外指定 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

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 - 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 - 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 - 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不管哪种九九消寒图 - 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在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同丰歉情况...

冬至节气养生

其实吧、中医养生认为,十二月已到了“进补”的大好时节...格外是冬至就更是如此。说到进补、很多人都理解为吃营养价值高的“好吃的”。

其实进补是有讲究的~要“因人、因时、因地进补”、使其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温寒、慎房事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健体。

那么冬至怎么样养生呢?说到冬至养生、首先来说是养宜适度、动静结合~就是说养生调整不可太过,不可不及!

冬至前后养生注意事项

起居调养

冬至前后在衣着与起居上应有所讲究,穿衣要保暖,穿睡衣应以无拘无束、宽柔自如为宜.既然睡衣直接与皮肤接触,从而不宜穿化纤制品、其面料以自然织物为佳,如透气吸潮性能良好的棉布、针织布,柔软的丝质料子.

倘若外出、应注意头部与脚部的保暖,以防生冻疮。患有气管炎、哮喘、胃溃疡的人、最好在增加一件厚背心,有利于保护心、胃同肺部,不致受寒。

吃 别提醒,冬至后要早睡晚起~适当午休。

冬至时节要勤晒被褥。养生保健专家显示~勤晒被褥有很多好处。可避免潮湿;被褥上的细菌同微生物在人体分泌的汗水及油脂中极易繁殖...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强烈的杀菌消毒作用,可杀死多种细菌与微生物。经日光曝晒后的被褥更蓬松、柔软。

入冬以后,有人时不时会觉得腿脚冰凉。中医专家建议~每天坚持泡泡脚~对于缓解腰腿酸困、失眠焦虑都有帮助,格外是冬至后,配合养生的不同种类的要诀 - 每天坚持泡脚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但要看热水泡脚并非人人适用。

一旦患有脚气的人常用热水泡脚,轻松引起伤口感染...糖尿病患者同心脑血管患者也不宜热水泡脚,所用水温以温度适宜为好!

天气寒冷,人们在保暖时喜欢紧闭门窗,这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应该适度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尤其是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场所、教室里空气往往很污浊,不利于学生们的健康~每到下课时更需要打开窗户。

吃网提醒,严冬时节还要看老人的低体温...低体温是以35℃为界限,低于35℃者为体温过低...由于...的原因老人出现低体温后、可能无任何不适同痛苦,于是往往容易被忽视。

体温过低的老年患者、发病多不着急,甚至危及生命时也无明显症状。在寒冷的冬季、老人的居室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饮食调养

养生专家建议,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跟过咸食品。

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而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 - 意思是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鲫鱼等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轻松上火。

第二是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 - 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冬至饮食要吃熟食热食~避免生冷食品。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以及制品等,可以采用煲汤炖制的方式~为了于消化吸收,合理摄入米、面等主食、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

冬至之际,可根据体质的区别,进食滋补阴阳的膳食!

吃网提醒,冬季养生更要记着多喝点水。大人在这个季节的饮水量~一天大约在1200毫升...开外 - 但是也别一次喝太多 - 最好是少量多次,上午、下午、傍晚~都记着提醒自己与周围的人喝些水与热汤 - 反正,千万别等到感觉口渴才喝水就对啦。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人有常年喝粥的习惯...这种饮食方式是正确的,尤其是早餐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没问题润燥滋阴~益于养生。

专家说,日常煮粥时 - 可根据喜好、在粥中加入各式水果、枣、鱼片、鸡丝、皮蛋等做成美味粥。

具体说起来,小麦粥可以养心除烦 - 芝麻粥可以益精养阴,萝卜粥是消食化痰的,核桃粥能够养阴固精、要健脾养胃的话能够多喝点茯苓粥,加红枣一起煮出来的大枣粥呢,对益气养阴非常不错。

冬至进补

冬令进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养生方法,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冬至以后“阴极阳生”,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滋补功效!

想起来真是,市民在进补前~应全面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 否则可能让...发生错误进补、甚至乱补不适!最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人群,更得当心过度“进补”补出病来。

有感冒、咳嗽、腹泻的人,应暂停服用补膏。

吃补药先调理肠胃...人体的体质有阴阳寒热之别,脏腑气血的盛衰千差万别,以前的疾患史也错综复杂,因此进补方案需因体质制宜、因病制宜。

在吃补药前先要调理好脾胃、或先吃一些“开路方”,才补得进去。

传统医学认为、正常人进补,男子宜在40岁上下开始,女子宜在35岁左右开始。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中年人的脾胃运化功能优于老年,既能进补还能受补.

男子在40岁以前~精力旺盛 - 肌肉饱满,筋骨强健;40岁后则开始出现“肾气衰”现象。

而女子35岁前身体健壮,面貌娇嫩,头发生长旺盛;35岁后,精力开始不济~面部开始焦枯,头发开始脱落。

老年人冬令进补不能忘记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等各方面的平衡。专家认为,老年人往往集多种疾病于一身,在服用进补的膏方时、应对膏方辅料的性能、饮食禁忌等有所了解,以防止引起不良反应。

如服含有人参、黄芪等补气的膏方时~应忌食生萝卜;服用膏方时一般不宜用茶水冲饮;如遇感冒发热、伤食腹泻等、也应暂停服用膏方...

运动调养

冬至前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时候,冬至后虽然阳气逐渐增加,但实际上气温下降~人体皮肤的寒冷感觉会越发明显。

冬至后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不宜大出汗。体育锻炼者可选择太极拳等动静结合的运动。

市民应早睡晚起,等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 - 既然冬季天气寒冷,晨练过早轻松使人体受寒冷空气ciji ,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专家建议~时间自由度大的锻炼者,可将晨练安排在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早晨时间紧张的上班族~则可在六七点时进行适度锻炼。

冬季高血压患者假若晨练太早 - 气温太低会使血管骤然收缩 - 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大概让人...心绞痛发作、因此高血压患者晨练最好在上午八九点接下来开始,晨练以前应先遵医嘱服用降压药。

冬季运动应以静态运动为主,然而不要小看这些运动,对于振奋精神相当有益!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 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佳,不宜过度运动、使大汗出,使阳气外泄,寒邪不难入侵。

你猜怎么着?!运动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机能,使身体呼吸代谢功能增大,加速体内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运动时,要选择在向阳的地方进行,如操场、运动场等、早上运动不宜过早 - 要等日出见阳光后才运动,以防阴气太重损伤阳气。

精神调养

养生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至养生 - 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 - 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上班族可在午饭后适当小睡片刻~以缓冲工作压力。

保持良好的心情,切忌急躁、发怒.家人、同事相互关怀鼓励,破除精神抑郁,在跟谐的气氛中、人的免疫能力能获得主动提高。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 在不管哪个时候都是趋吉避凶的最为适当方法。

冬季人们顺应自然、活动少,在有城市生活繁杂,年底临近 - 工作压力加大,加上寒冷 - 抑郁焦虑情绪容易产生,两者有可能交替发生,那么~我们对应自然,冬季要多多晒太阳,特别是要多晒后背,背部是身体最主要的七条运输和管理阳气的经脉汇集处,经常背对日光而坐,让太阳把脊背晒得微暖,体内阳气充足 - 经脉通畅,各位又可能精神抖擞地享受生活。

女性还可能用玫瑰花、厚朴花、枸杞子泡茶饮用,调整气机。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