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特点,夏至三侯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预示着气候变化,同时也是在提醒农事耕作、适时养生、饮食调节身体等方面。“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关于“夏至”节气开始时间在什么时候,“夏至”有着怎样的气候特点?夏至三侯怎么划分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夏至的特点,夏至三侯
夏至开始的时间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夏至气候特点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四川各地从日出到日没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虽然白昼最长,太阳高度角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的时候。因为,近地层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之时。夏至节气是盆地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算命www.bmfsm.com)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四川,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夏至三侯
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初候,鹿角解【 音骇】。鹿,形小山兽也,属阳,角支向前与黄牛一同;麋,形大泽兽也,属阴,角支向後,与水牛一同。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角解矣,是夏至阳之极,冬至阴之极也。
二候,蜩【 音调】始鸣【《月令》注疏作蝉始鸣】。蜩,蝉之大而黑色者,蜣螂脱壳而成,雄者能鸣,雌者无声,今俗称知了是也。按蝉乃总名。鸣于夏者曰蜩,即《庄子》云蟪蛄不知春秋者是也。盖蟪蛄夏蝉,故不知春秋。鸣于秋者曰寒蜩,即《楚辞》所谓寒螿也,故《风土记》曰蟪蛄鸣朝,寒螿鸣夕。今秋初夕阳之际小而绿色声急疾者,俗称都了是也。故《埤雅》各释其义,然此物生於盛阳感阴而鸣。
三候,半夏生。半夏,药名,居夏之半而生,故名。
- 上一篇:芒种的特点,芒种三侯
- 下一篇:2021年立夏是哪天,2021立夏是几月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