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时间:2016-08-25 17:11:51     编辑:Ky02
20

在炎热暑期即将以往“处暑”节气,人们会吃那一些传统食物?在 民间处暑会选择那些食物当作养生的呢,处暑饮食宜忌有需要看什么?

下面建议你来看文章吧!

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处暑吃何事传统食物

处暑传统食物——鸭子

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 - 据悉 - 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

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处暑送鸭 - 无病各家。

杭州人习惯将鸭子分为老鸭儿、嫩鸭儿、呆大鸭儿,就营养来说,老鸭瘦肉多,水分含量少,相对口味与营养都会好一点 - 适合煲汤解暑气、而肉鸭则多用来做烤鸭、酱鸭等。

对怎么辨别老鸭与嫩鸭,这里有一个小窍门:老鸭一般毛长得有点齐、嘴与脚掌有点硬~颜色发黄、发黑,摸上去骨头有点硬。

同样的个头,老鸭比嫩鸭分量重。

处暑传统食物——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 - 先去药店配制药方 - 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挺有好处。

(算命www.bmfsm.com)

在处暑前后万一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 - 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

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刻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 - 易伤脾胃,在同时也对肺跟肾无益...

处暑传统食物——酸梅汤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 - 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

制作酸梅汤很容易、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 - 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 - 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

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很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跟血管组织恢复活力。

吃多了肉时 - 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

处暑传统食物——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 - 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

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于是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

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 - 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在并且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 - 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

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处暑传统食物——白丸子

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 - 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有机会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拥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

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处暑饮食宜忌

1、适宜:大枣、莲子、黑豆、鲫鱼、鲤鱼、泥鳅、苋菜、甘蓝、乌梅、苹果、桃子

处暑时节,仍蕴有湿邪,且有早秋凉燥之气~因此一方面要照顾恶湿的脾胃 - 一方面又要收敛肺气以应秋令!可常用大枣、赤豆、莲子、黑豆等熬汤、煮粥或焖饭;常吃水产之物既祛湿又滋阴,如墨鱼、鲫鱼、鲤鱼、带鱼、泥鳅、牡蛎、蛤蜊等.

新鲜的水果蔬菜:苋菜、甘蓝、土豆、玉米、香蕉、葡萄、苹果、桃子、梨等都有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另外常喝豆浆、牛奶、淡茶以预防秋燥.

2、少吃:猪肉、泡饼、葱、姜、蒜、韭、椒

这个节气已经不是瓜类水果的应季时节了,大体而言尽量少吃~以免伤及脾胃、加重湿气。除此之外延续上一个节气的月忌,还是要少吃猪肉、泡饼等耗伤神气的食物。

不可逆肺气的肃清之性 - 故此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热食物.

3、忌吃:咖喱、火锅、麻辣烫、膨化食品、生蜜、猪肺

油炸、酒、烧烤生湿化热,咖喱、火锅、麻辣烫、膨化食品这些调料放的多的伤肺阴生燥火~最好都不要吃 - 否则调动人体肺部的阳气从体内发泄出来,令体质偏寒.

勿食生蜜 - 令人暴下霍乱。勿食猪肺,勿多食新姜。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