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族的传统民俗文化
东乡族的传统跟其他少数民族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有着略微多的习俗文化有需要讲究,而你们知道东乡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有哪些讲究吗?不如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东乡族的传统民俗文化
东乡族民俗文化有什么
东乡族的日常饮食习俗
日常食品
东乡族的日常饮食多为小麦、青稞、玉米、豆子、谷子、荞麦、胡麻跟沙甜肥大的“东乡土豆”;
“东乡土豆”水少面饱、沙而甜~含淀粉量高,东乡人常用土豆作点心、醋、粉条等多种食品~深受人民喜爱。
副食是鲜嫩醇香的“栈羊”、牛、鸡、蛋、蔬菜与瓜果...他们一日三餐,饭菜合一、多原料合烹是其饮食的明显特色...
如青稞炒面,拌胡麻煮的稠汤;嫩麦穗煮熟磨成长“麦索”~拌炒菜、油辣子、蒜泥合食;
青稞、豆子混合磨粉,用酸浆水和匀做成面疙瘩;面粉搅成糊,加土豆丁与酸浆水制成的“散饭”;
稠面浆加韭菜、胡萝卜、咸菜、葱花、辣椒、蒜泥、酸浆水做的“搅团”;牛羊头蹄汤加形形色色粮食煮成的“罗波弱粥”!
东乡族饭食中也有单料单做的,如青稞发酵后蒸熟的“锅塌”,硬面团放在琼锅中焐熟的“琼锅馍”,发芽小麦磨浆夹在两层薄饼中烙熟的“芽尝”~小米面用滚开水搅成糊状在炕洞焐熟的“米面窝窝”。
由于许多粮食事前都要粉碎 - 故而东乡族中每户都有一副小石磨~挺精巧.在日常饮食中,东乡人非常偏爱土豆制品,几乎餐餐不离...
在时在炕火灰中焐、有时放在火上烤 - 有时加羊肉丝炒 - 有时煮烂用青稞面、酸菜、蒜泥拌吃 - 真是百变百吃不厌!
饮食方式
东乡人一日三餐、都是盘腿坐在炕上围着炕桌吃。妇女一般另席就餐。凡有客人到家 - 一定要让客人在炕上的首位坐下(坐位以炕内靠墙的为首位)~之后端上盖碗茶、面饼、麦索、辣子炒土豆等款待客人。
“麦索”是东乡族风味食品,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青稞或大麦~摘下来蒸熟,用小石磨碾制成筷子头大小的柱状体,拌上大蒜、辣椒面吃,独具地方特色 - 是东乡人用以待客的珍贵食品...
有时也用油香、手抓羊肉、鸡肉等待客.东乡人用鸡待客很讲究,主人非要...不可将鸡尾先让客人吃,以示尊敬。
倘若客人推辞、那就失礼了,会造成主人的不高兴.东乡族的陪客习俗也很有特色~男客人由男主人招待。一般男主人在炕边给客人添茶取饭,自己不坐也不吃 - 妇女一般避而不见;
女客人由女主人招待,女主人能陪同客人坐下一起吃.
东乡族的肉食品
东乡族的肉制品格外是手抓羊肉很有特色。如吃羊,全羊下锅清煮;内脏(当地称为“发子”)切碎盛于碗中,调进姜米、花椒、葱花、细盐,用笼蒸熟。
进餐时~先上“发子”后上全羊,故有“先来的发子比后来的肉香”之说。
待到上全羊时、要将都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尾等)依次入席,使餐桌上样样俱全.煮过羊的汤,则加精肉少许与各种调料,最后端上 - 也是求“全”。
目前东乡族人已将这种吃法演变手抓羊肉 - 且走红全国.再如吃鸡,习惯分作鸡尖(鸡尾)、胯子(两块)、大腿(两块)、勺勺肉(两块)、叉子骨(三块)、翅膀(两块)、鸡头等十三块、长辈吃大块,小辈吃小块,鸡尖最为贵重,一般只有席间主客和年长者才有资格享用...
东乡族的筵席
东乡族的筵席也别具一格。每逢节庆,都要摆“古隆伊杰宴”,意为“吃面食”.
主要食品有炸油香、麻贴(油花小馒头)、酥馓( 花)、仲卜拉(3公斤左右的白面蒸馍)、拉拾哈(刀切面)、锟锅子(果糖蛋奶馅料的发酵饼)、荞麦煎饼、芽尝、米面窝窝等~还要吃一种特制的美味可口的肉粥,跟回族人爱吃的肉油饭相相似,东乡人称“罗波弱”,其作法是、在肉汤里放入小麦、青稞、蚕豆、扁豆、玉米和肉丝,煮成糊状即成、美味可口,若再泡上油香~就是东乡族的上等佳肴。
客人来后都上炕,主人负责招待而不陪吃...开席前由德高望重的老人致颂词,大家静心恭听,此为“告毕”;
之后众人边吃边议~山南海北地聊天,此为“论”!客人的食兴与谈兴愈高 - 主人愈高兴,解释饭菜精美,客人满意、待客热情。
“端全羊”是东乡人招待贵客的隆重礼节。东乡人 的“端全羊” - 并不是将煮熟的全羊端在席上~而是按全羊的部位~脖子、肋条、前腿、后腿、尾巴渐次用碟 子送上,较讲究的人家待客,有时还先把肺肝炒熟上菜 ,民间称为“客巴布”。
“前头的客巴布比后头的肉香 ”~这是东乡族民间流传的俗话...
吃“鸡尾宴”。在东乡族人看来、鸡肉中最上的就是鸡尖。到东乡族人家做客,主人会根据来者的身份伺候客人。
你猜怎么着?先是让座、让客人中的年长者坐中间上席、然后主人为客人沏上“三泡台”盖碗茶.茶过三巡~便有年轻人端上油黄酥脆的油香,接着是发子、炒菜,手抓羊肉~而总结一下一道菜 - 必定是鸡肉。
而东乡族人吃鸡、先请阿訇宰好煮熟后,按鸡的部位解成十三块。先把鸡的两只大腿、两个胯子、两块勺勺解下来 - 再把鸡翅和小腿剁成四块、鸡胸部的岔子肉剁成两块,还剩一块是尾巴骨,亦即鸡尖...
在将剁好的件子按客人的长幼尊卑依次而食后,主人会把鸡尖让给来客中最尊贵的客人品尝。被让到鸡尖的客人也不立即吃下去,而是夹起鸡尖要给自己认为有声望的人与同辈礼让...
一般,席间客人互相礼让鸡尖是客套程序、增加了寒暄和谦让的热闹气氛,但让归让、一般客人谁也不能接受礼让的鸡尖。
在东乡族人的席面上谁要是吃了鸡尖,标记着他代表全桌客人,接受了主人的款待,说明他是主客 - 今天的宴席是为他的到来而准备的.
吃了鸡尖的客人也感到被客人尊重的满足和骄傲。
关于鸡尾宴的吃法、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很早以前,有位东乡族人请外庄的一位头面人物与本庄的绅士来家中做客,没想到当时宴席上的鸡尖竟被本庄的绅士不客气地吃了,于是外庄来的客人当即拂袖而去,认为自己是贵客、鸡尖理应由他吃,搞得被他人吃掉 - 意思是自己的人格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生气离席。
此事后来经德高望重者评理,最终结果是以本庄的绅士拉双羊上门赔礼道歉,才算了结。
东乡族人在农闲时,往往十来个合得来的人有“打平伙”的习惯,即除一人作东不出钱外 - 其他人摊份子买只羊到东家连做带吃。
以后各家轮流作东。若是东揎拿出自养的羊,过后折成钱粮由众人分摊。东家做饭时、要另行准备油香、馒头、盖碗茶(八宝茶、紫阳茶、细毛尖茶均可),并将羊肉煮熟分割成胸、背、肋、前腿、后腿、尾巴六大块~配搭成堆 - 人各一份;
羊杂碎和脖子肉切碎煮汤后,也是人各一大碗,大伙吃不完的食物也可能带回家。东家除一份肉、一碗汤外,还独得羊皮。
进餐时 - 大家高高兴兴边吃边“论”,不论多长时间,东家都要招待到底。这种聚宴表现出东乡族农民寻求友谊同支持的心理~以及平等合作、睦邻敦亲的愿望!
日常饮品
东乡族喜欢饮茶~爱喝云南的春尖茶跟陕青茶,来客人以“三香茶”(一般加冰糖、桂圆或烧枣)待之。
一般群众每餐都离不开茶,多数用盖碗泡茶~也有人喜欢用小茶壶泡茶。茶叶短缺时~人们还采些当地的一种干草当茶叶...
东乡人把平时喝茶名字是“刮碗子”~其中的含义除了喝茶外 - 还有聊天的意思!在盖碗茶内放有茶叶、冰糖、桂圆或红枣、葡萄干、杏干等、名为“三泡台”...
节日饮食习俗
东乡族主要节日与其他信仰 的民族相同 - 就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日。
圣纪日一般在清真寺集众举办 - 节日活动有涌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
大家可能不知道,每逢节庆~都要摆“古隆伊杰”筵,意为“吃面食”.主要面食品有油香、麻贴(一种笼屉里蒸的油花小馒头)、酥馓(油炸的 花)、馓子等。
其中大部分都属油炸面食。
东乡族善于制作油炸食品,所做的油炸食品不仅在节日宴请客人时必备,而且还常做为礼品相互馈赠...在开斋节或平时请阿訇诵经也要制作油炸食品;
妇女坐月子 - 娘家人去看望除要带一种名为仲布拉的面食外,也要带一些油炸食品。
节日期间,东乡族 跟其他民族的 一样、沐浴净身后,穿上清洁的民族盛装,在清真寺做礼拜,并听教长、阿訇讲经布道!
下一步分头上坟~悼念亡人.在各家各户架锅、揉面、炸油香、酥馓与油果等节日食品,相互馈赠与招待客人.东乡族非常好客,节日期间,来访客人,除用“三炮台”盖碗酽茶款待外~有条件的人家 - 还宰羊,用“全羊”席招待。
一般都以油香、“尕鸡娃”待客。东乡族对吃“尕鸡娃”别有讲究...
他们将整鸡按都部位分成十三等 级,亲朋聚会,各按辈分吃相应的等级 - 其中以“鸡尾”最尊贵~聚餐时让最受尊重、最年长或“首席”宾客享用。
宾主欢聚,共同祝贺节日...
东乡族传统民俗文化
东乡族的日常礼仪
东乡族注重礼节...尊重老人被视为天赋的职责、是晚辈做人的起码品德、并认为你怎么孝敬父母老人,子女也就怎么孝敬你。
晚辈出门归来 - 先见老人道“赛俩目”.
老人与青年同行进门时,要老人先进。平时~青年见长辈老人走进来,坐着的要起立,让老人坐在上位。在家一日三餐,对老人不管倒茶、递食品都要双手呈送~老人坐炕必居中 - 就餐时,老人先吃,晚辈后吃。
除长辈妇女外,晚辈妇女一般不同男子同屋吃饭。
东乡族热情好客,来了客人,都是长者出门远迎,客人进屋要先请上炕,随后要献上还算讲究的盖碗茶。有时还在茶中加冰糖、桂圆或烧枣,俗叫三香茶。
正餐时东乡族喜用鸡待客,东乡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自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羊尾巴依次上盘,使餐桌上样样俱全。
主人陪客、但不与客人一起饮茶用餐,而是在一旁端饭倒茶,以示尊敬。女主人则一般不与客人会面。
油香、鸡、手抓羊肉是待客的食品。东乡人吃鸡是把鸡分为13块,鸡尾最贵重,最年长或最尊贵的人吃鸡尾。
随着经济文化的演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东乡族的观念、风尚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家妇不见外男子”,这在旧社会被看作天经地义的规矩。
,随着男女平等政策的贯彻~妇女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与家庭中的地位有很大变化。广大妇女转变观念 - 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各种经商等活动,许多家庭主动送女孩子上学读书~有的在机构 部门工作、即使是家庭妇女,赶集上街也习以为常。
东乡族的日常禁忌
东乡族民间禁忌中强烈地渗透着 宗教文化意识。东乡族日常生活同言谈中有一些禁忌,假定违背,便会产生误会与不愉快...
忌吃猪、狗、马、驴、骡和凶猛禽兽的肉;忌吃自死动物同动物的血。自禁烟、酒!禁止未经允许进入清真寺大殿。
吃饼子、馍馍要掰开吃。语言方面~宰食牛、羊、鸡只言宰...
东乡族食牛、羊、鸡肉、但,这些动物一定得经阿訇或念过经的年长 的屠宰~宰者须在屠宰前小净、否则禁食。 禁食没有割去yangju 和没放血的牛、羊、骆驼肉.禁食自死亡物及一切猛兽奇禽之肉;禁食猪、马、驴、骡、狗、猫肉跟一切动物之血. 忌用非 人的灶具。宰食的牛、羊、鸡 - 只可言宰,不可言杀。
说实话,每年的斋月只吃两餐,两餐都在夜里~白天滴水不进,头一餐叫“萨哈勒” - 一般在鸡叫头遍,就已进餐,第二餐在日落西山以后,两餐都不见太阳,不论平时或是斋日,每顿饭进餐时,先由长辈搭口以后~全家人才能进餐;
长辈不吃,其余人也不得进餐,厨房掌勺炒菜的人也不得试尝咸淡。
东乡族对客人相当殷勤、尊重,客人到家、被请上坐首位坐下、女客可不脱鞋,男宾由男主人招待、妇女一概避而不出。
男主人陪男客时,一般是站在桌旁给客人端饭添茶,自己不坐也不吃,以表示尊敬。女客则有女主人招待、女客没问题与客人同坐同吃、女主人也不与男客会面~客人也不能进灶房,不许自己动手从缸或窖内舀水。
用水非常讲究,忌在饮用水跟沐浴的水泉边、溪水边洗衣服、洗物、饮畜;禁非 人入灶房缸内舀水,到井中汲水或倒水...
老人做礼拜~起居同堂屋忌挂人像或动物像。禁烟、酒,行参观清真寺,但不经允许不得进入大殿,如准进殿、则须脱鞋!
禁乱扔废纸!禁抽签算命,占吉问凶。禁自杀、禁浪费食物同水 - 禁男子蓄长发 - 禁背地谈论别人、说谎 - 之类的...
东乡族有哪一些民俗的文化
东乡族生活习俗
婚姻家庭
东乡族把家叫“格儿”(蒙古语,意即“家屋”)~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
个别富户也有一夫两妻的。家庭习惯上由夫妻儿女构成、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家庭!祖父母住上房~父母亲住厢房,儿女住单间的尕(小)房。
长子结婚后才能次子结婚,长子另建新家,同父母分居...分居时~父母给儿子划分财产土地!幼子可一直留在父母身边~继承权比其他儿子多一些~并为父母养老送终.
父母亡故时的殡葬费~由儿子们共同负担、父母居住的房子归幼子全部...
生育习俗
过去的东乡族女子生育当成污秽之事。如人生孩子,怕人知道,只在屋子里倒上一堆土,生在土上,或生在毛坑、牲口圈中...
产后妇女也不能得到很好休息,三、两天后等于下地做活,产妇患病的很多,婴儿死亡率很高.孕妇生产时、助产的一般是家里年长的女性与女邻居。
胎衣、脐带要洗干净后~挖个深坑埋掉。而且禁止男人进入生育坐月的房间。女人生产后 - 一般要由夫婿或小叔子到娘家通报生育消息,娘家的母家等于来探亲。
探亲的时候,须带白面馍馍 - 油香等礼物。探视产妇,称之为“看月子”,要给产妇同婴儿各送一套衣物。
婴儿出生以后~在尚未吃奶以前将阿訇请来给孩子取名字...阿訇不进产房,由家人将婴儿抱出产房~阿訇念《古兰经》,完了从《古兰经》中选取名字...
念经时先出现哪一位圣人的名字,就以这个圣人的名字命名.请阿訇起完名字以后、须请阿訇吃饭,散“哈吉雅”(钱),以示感谢...
“圣行”割礼
大家可能不知道 - 东乡族习俗,男孩12岁或13岁时要举行割礼.“割礼”, 称之为“逊奈”,是人生之途上必不可少的一项“圣行”之一、东乡族很重视割礼!割礼过后,便标记着受礼的人已步入青年的行列,方可以娶亲结婚。(算命www.bmfsm.com)
沐浴
东乡族是一个爱整洁、讲卫生的民族!俗有“阿布得斯,是人身上的甲胄”的俚言~阿布得斯,指沐浴,有大净同小净之分。
小净每天都洗,保持口腔、鼻孔、耳朵、脸跟手脚的干净,大净一般一周洗一次~洗大净多用吊桶.洗大净前先洗小净.
尔后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依次淋洗...这样洗3次,之后用洁净的毛巾擦干净.未婚前的少年一般40天洗一次大净。
每逢古尔邦节、尔德节、送葬都要洗大净。在干旱缺水的东乡,水贵如油,生人登门换水洗大、小净、即便是素不相识的过路人,也不能谢绝...
- 上一篇:东乡族的传统礼仪文化
- 下一篇:东乡族的传统民族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