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族丧葬习俗

时间:2015-05-03 10:37:38     编辑:ky01
20

  客家人是分布最广最多的及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然而不同的地区跟民间都有着为去世者举办丧葬的习俗。关于客家族丧葬习俗有哪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客家族丧葬习俗

客家族丧葬习俗

  客家族丧葬习俗有哪些
1、送终
送终,又称“送死”。老人弥留之际,子孙们要守候床前。临终时要从房间移至厅堂,男左女右,首内脚外,有的地方尸体横放。要开中宫门,男丧谓“寿终正寝”,尸体放在中宫门外,女丧谓“寿终内寝”,尸体放在中宫门内。人到病危,便牵动着全家乃至至亲好友的心神,一旦寿终正寝,便为其后事忙碌。“后事” 者,总的是围绕为死者“送行”、“安灵”而费力费财,丧家既发自以情,也囿于俗归,更崇于鬼神。葬前仪规中,送终、殡殓、道场、停柩、祭奠等,莫不如此。送终是生和死的诀别,客家人非常重视,出门在外的亲属,都要千方百计回家送终,俗称“奔丧”。死者的子女若不能在临终前见上一面,会被视为不孝。病者临终前,子孙们守候床前,被认为是老人最大的福气。病人断气前,守候者不能放声大哭。
2、殃榜
殃榜是丧葬活动中用于记载死者生卒、生肖相克及有关殡殓的榜文。民间认为人死后有殃,离魂飘荡空中,谁冲谁要倒霉。因此,在人亡故之后,就要请道士或阴阳先生按死者生肖及死亡时辰的月令干支,以五行说法择定入殓、发引、出殡、破土、下葬之时,推算出犯冲的生肖和忌违事项,并张榜公布。这种文书,也成“批殃榜”、“开殃榜”、“批书”等。
3、小殓
死亡绝气之后,进行小殓。这是汉民族人的丧葬风俗,指给死者沐浴更衣,包裹尸体。广东客家人的习俗,在气绝之后,要敲打铜锣三响,表示已经寿终,随即在厅堂悬挂白色帐幕,俗称“孝帘”。孝子孝孙剃发、赤足,手提竹箧挂灯,箧内盛香纸蜡烛,前往河边,跪告河神,并向河里投铜钱三枚,用新瓦罐盛水回家,用这些水为死者沐尸,然后更衣。一面举哀,一面焚烧纸扎的轿和轿夫,俗称“魂轿”,意为给亡灵乘了归阴。又将新棉花放在死者的口和鼻子上,以观察是否气绝了。焚香烧纸,在尸脚距离尺余的地方,设置油灯一盏,叫“脚尾灯”或“长明灯”。在死者脚下,放一碗饭,上放鸭蛋插筷子,叫“脚尾饭”。据说这些都是为死者照冥路以及免节的意思。到了死者完全气绝,身体冰凉之后,变撤床放置地下席上,叫 “下制”。《礼记·丧大记》陈澔注云:“古人病将死,则废床而置病者于地,以始生在地,庶其生气复返,而得活。及死,则复举尸而治愈创伤。”广东客家人却待气绝之后,撤床置于第,未知何故。
闽西客家人习惯在病人临终之际,为病人穿上“寿衣”,寿衣为上六下四,及六件衣四件裤,新帽、鞋、袜均为白色。人一断气,马上烧轿,焚纸,请道士为他 “开路”送终。眷属亲生儿女要悲苦嚎叫。宁化等地客家人,待病人临终时要为之剃头、沐浴、更衣,若来不及,则死后进行。为死者沐浴,除了在死者身上稍事揩洗外,还要进行“造楻”,即在尸体旁边,用布围一个角,用澡盆盛水,儿、媳把水弄得啪啪响,表示在为死者洗澡,俗称“造楻”。为死者穿的衣服称“寿衣”,有“念佛”的妇女,其“寿衣”就是“佛衣”,是“点珠”(入佛界的一种仪式)时穿着的那一套新衣(包括绿色外衣和白色内衣)。赣南于都县客家人为死者“装死”是五衣三裤,男黛礼帽,女戴凤冠,口含金钱,手捏纸锭。然后连尸带席托下地面,拆除床铺,谓之“下榻”,“下榻”后,派人报丧。赣州市客家人“装死”,死者贴身穿红布衣,上七下八穿着。人死之后,客家人都要在死者面前供饭、点铁树灯,请和尚念经文,早晚“哭灵”。要人守灵,放置虫鼠咬伤和猫爬在尸体上。铁树灯分为七层,每层七盏灯,犹如灯树。
4、报丧
报丧。俗称 “报生”亲人死后,家人即要发丧。发丧形式,主要用讣告和口头两种。向内戚报丧,必须由死者儿孙亲自上门报告,报告时必须下跪说“××多谢你们了”。向族人、本村邻居、好友报丧只需要用讣告。讣告贴在门口或村口、巷口。
5、摆孝堂
摆孝堂,亦称“灵堂”、“奠堂”。摆孝堂要打开中厅门,遮住天井,在遗体前挂白布,摆灵桌,桌上放灵位和遗像。富家灵堂摆设更为将就,灵桌上放一纸做的灵屋,灵屋左边放名旌,并以竹枝悬挂纸条,放在灵屋旁边,即古人所谓“魂帛”的意思。灵屋内设灵位,灵桌上还放置香炉烛台于灵位之前,以及茶杯、酒杯、饭肴等,桌下围以白桌群。桌旁放一交椅,交椅罩上死者常用的上衣,这是古礼用衣招魂的遗制。交椅两旁设置纸扎的童男童女,并放置脸盆、面巾、牙刷,三餐供饭。灵堂所在门上都要贴上由道士画的符咒。厅堂大门门楣上贴 “严(慈)制”二字,两侧贴谢客对联。如:
身披麻衣迎吊客
手扶竹杖哭严君
6、成服
人死之后,死者亲属都要按亲疏关系穿戴不同丧服,以示哀悼,亦称披麻戴孝。客家人的习俗,孝子孝孙穿麻衣戴麻帽,腰缠草绳,穿草鞋,擎哭杖;房亲戴黄帽,腰缠黄带;族亲、女婿、外孙戴白帽,腰缠白带(有的客家地区帽和腰带颜色正好相反)。成服,要行大礼采用,如奠基和出殡等,平时只需“戴孝”,佩黑、白袖套,头插白花,穿白鞋或麻鞋。宁化等客家妇女(儿媳、妻子)在头发上系一条白布带或麻带长至接地,行走时在地上拖着。
7、落棺
客家人也称“入材”即将遗体放入棺材内。客家人的棺材比较讲究,都是选用老油杉最根部的一段,尽可能大,上下左右共四块,两头各一块,共六块,每块都是完整不用合并。许多人都在生前就准备好,有的是子孙准备的,有的是自己准备,有的准备长达数十年之久。棺材合成以后,用桐油石灰膏将所有的缝隙填补好,内外用油漆和棉布一层层贴上,使之滴水不漏。旧时有的停棺三年以上都不见漏气漏汁。尸体入棺、封棺后,再油漆。油漆颜色大体两种,一是黑色,一是红色,视各地习俗不同而异。两头画上图案,分别写上“福”和“寿”二字。夭折的,棺材一般不漆颜色。客家习俗,在棺材底上先放草木灰和有香味的树叶,铺棕片12片,闰年多一片(广东客家人爱铺黄泥一寸厚),再放 “七里板”(穿有七个孔的薄木板),板上铺草纸和布。死者身上还要盖七条褥,叫“上七下八”。棺材底里该放的东西放上后,由亲人两位(有的地方由土工)用两条白布将遗体提起放入棺内,头部裹以丝绵,头顶两块砖,称“合砖”,写上死者姓名世系生卒年月日时。宁化等地制作内碑,写上死者生卒年月日时和子孙姓名,以备后查,男放脚下,女放头上。遗体放好后,要拉中线,把遗体摆正中,棺内的空隙处,有的填上木炭,有的用死者遗服塞紧,上面再盖上褥,即用白布和画布做成的杯子式样。宁化客家人给死者的褥是上七下八,即在尸体上垫八条,尸体上盖八条。闽西客家人给死者盖上出嫁女儿送的白色面布,头侧放一盏长明灯,米饭一碗,蛋一个,饭上插筷子一双。日夜轮流守候,切忌狗猫接近。遗体四周撒些石灰,以防虫蚁。
8、盖棺
也称大殓,或称封棺。遗体放入棺材后,一般不能马上封棺。原因是,落棺的时间偏重于时,而盖棺时间偏重于日。棺材准备好了,选个时候就可以入棺,但盖棺就比较复杂,一是要选择日子,如果在三天内出葬,择时便可,若三天外,就得择日。二是必须等 “外氏”(女的娘家)或亲属的到来,特别是女人,一定要等“外氏”“亲视含殓”要检验过死因,装殓的如何,并要等他们的褥盖上,“外氏”无可挑剔方可盖棺。男人也有上述问题,同时要等待亲人的到来。因为盖棺后,就意味着不能再看见了,作为亲人,未见上最后一面,实属遗憾。三十要做道场。盖棺时要念“盖棺文”,全家人环跪棺材旁哀号。赣南的南康县客家人,入殓时禁忌哭泣,盖棺后钉五色布钉,叫“子孙钉”。兴国客家男死由家族长辈盖棺,女死由“外氏”盖棺。会昌县客家还有“偷殓”习俗,在报丧之后,子孙迅速拜见亲房老人和木匠,把尸体装进棺材封好,称“偷殓”。盖棺开始前,客家习俗,须敲打铜锣三响,表示呼吁其家人及所有亲朋好友前来瞻仰最后的遗容,以牲礼祭之。
9、吊孝、哭灵
人死后,家人要哭灵吊孝,亲戚朋友也相继登门吊唁。客家地区凡亲朋登门吊唁时,孝子孝孙都要在遗体或棺材旁陪吊。吊唁者下跪,陪吊者也要下跪。礼毕,丧家送一杯桔饼汤给来者喝,以“冲邪”,并祝道“回去一百岁,啦啦健!”出嫁女儿奔丧,到了村口就要放声哭,一直哭到丧家,再边哭边行大礼。吊唁者除与遗体告别外,还要带 “烛礼”。 “烛礼”有送钱的,有送花圈、挽联、被单、毛毡等物,内戚必须送褥。旧时送“烛礼”出了表示友好悼念之外,还有互助以亲友,特别是朋友,以“烛礼”形式,送一些钱给丧家,资助治丧。丧家得到帮助,来日必须偿还。亲戚要送挽幛、香烛、大宝(纸锭)及猪肉、粉干。后两物是慰问丧家生人的,丧家只接一部分。出嫁女儿、孙女等则加送遮面布。朋友邻居送烛礼,钱用白纸包,上书“代烛”两字,若用来探生人的书“代探汤”三字。吊唁时,孝子孙肃立两侧致哀。旧时多跪于两侧,吊唁者向灵位行礼。晚上,亲友来孝堂守灵,长汀俗叫“陪夜”。
10、做道场
客家人做道场,亦称做斋、做功德、做法师。除了诵经礼佛外,还有点长明灯,引魂过桥、招魂、驱邪、接煞、放灯以及耍杂技等活动。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记载:打斋,有做一两日个,有做三四日个,唔满一日个,就喊“救吾”。打斋仪式有如下项目:
1、搭功德厂: “起坛”前夕,在家门露天搭功德厂。厂以竹木搭架,布幕罩顶,竹笪做篱。因搭在通道上,所以必用白纸写上“借路”字样两张,分贴于道路两端,以示礼貌。
2、起坛:功德厂搭起后,法师把三清图、十殿阎罗图、天堂、地域图、唐僧西天取经图、人间贫、富、贵、贱、寿、夭、贞、淫、善、恶图等,悬挂起来。朝曦初上,即鸣锣击鼓起坛。村里戚友听之起坛,便陆续送祭品前来祭奠。
3、朝北斗:中午在附近禾坪摆设七张八仙桌,每桌放一个斗,盛米插香,象征北斗星座。法师数人,都着丝袍黄顶黑靴,手执奏板,一面宣经礼纤,念念有词,一面绕桌奔跑,越快越闹,叫“朝北斗”或“穿午敬”、“走午朝”。鼓乐选阗,“盾字铳”(冲天土铳)连续鸣放,好不热闹。
4、诵经礼纤:午饭后,诵经礼纤,法师一面宣读经文,一面敲金击木应和。
5、招魂:黄昏时招魂,即召唤死者的灵魂。
6、耍杂技:晚饭后,法师要耍杂技一场,如“穿火圈”、“倒竖蜻蜓”、“翻跟斗”。父死打关灯,母死拜血盆,开佛光,行香……
7、表演街头剧:由法师三人扮演师徒向上界取经,徒弟分别叫“清风”、“明月”,随师父登天取经挑回来,由师父把来去沿途经过,用道白唱词曲曲传神,与两徒前呼后应。
8、引魂过桥:根据梅县黄塘张祖荃先生编的《中华礼俗·丧葬礼俗》载:按照和尚的说法,人死以后,先要过“黄河”,“黄河”又阔又深,没船就过不去,所以人要祈求得到观音菩萨的慈船,有了慈船就过得去。和尚来到以后,在上厅正面挂上纸画的佛像,桌上也要放上木刻的小佛像,还有香炉、木鱼、佛经、小铜钟、铙钹,侧边架起一面鼓。用布从中厅牵到上厅,作为黄河。和尚把小佛像从桌面上慢慢移到布上,每移动一下,就要掷一次珓,若不是圣珓,就说明佛祖不让死者过“黄河”,死者子孙就要献钱,下跪,直到掷出圣珓,说明佛祖愿意带死者灵魂过“黄河“,便可作罢。和尚说,过了黄河还要过很多关隘,狗恶如狼,十分可怕,遇上恶狗,就要抛粄,当狗去抢粄时,就可以过去。第二就要过鬼门关,要念佛,就过得去。然后到“望乡台”,过“奈何桥”,无罪的人就过得去,有罪的人,就有鬼用钯头把他推下河,被恶龙卷紧,不得脱身,这时,做子孙的就要到河边拿河沙回来,和尚用河沙在上厅做出一条沙龙,然后用剑斩其头颅,死者方能脱身。
邓迅之先生在《客家源流研究》中说:“在功德厂前旷地用大板凳及八仙桌连追成桥状,其讲究的,则在桌上两旁用白布结成栏杆,又于头尾两端结成桥门,桥头分站纸扎身高盈丈的牛头马面两个,手指细叉,穿眼獠牙,面目狰狞,作把手状。桥尾分别纸扎身高三尺的金童玉女两个,油头粉面,嫣然含笑,作迎接状。表演街头剧收场,法师首先坐在桥头唱道情词,把父母养育之恩,和目连救母,刘全进瓜,唐僧取经的种种故事,用山歌小调蔓生唱来。这时丧家男女和近亲戚族女眷,则分坐桥下两旁接续焚冥镪,叫做”一烧桥脚纸“,停止哭泣。人静更深,法师高声曼唱,音义分明,唱到故事动人处,不要说孝子孝妇荡气回肠,就是路人也不知不觉一掬同情之泪,俗叫”劝世文“。待情词唱完,法师手持引魂帛前导,孝子跟后,鱼贯而行,法师唱白交作,引魂过桥,把望乡台、奈何桥的种种风光,和所见到的种种鬼趣,曲曲传出,令人听来,不禁毛骨悚然。躞蹀往来,经过七次,表示过了七洲桥,亡灵已到了阴司,便告结束。”
11、堂奠
堂奠者,亦称“祭奠”。有的是在做道场时一起进行,有的是单独进行,一般在出殡之前一天和临出殡时进行,临出殡时的祭奠称“还山祭奠”或“行祭”,与死者告别仪式。堂奠仪仪在客家地区大同小异。广东客家地区仪式,据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载:“祭奠贯穿整个丧葬活动的全过程。除丧家家祭外,戚友或致送祭品奠仪,或亲临吊奠,都应及时行之,方不失礼。每当吊客祭奠完毕,孝男麻衣芒鞋执杖俯首躬身匍匐门前对灵稽颡叩谢。祭仪行三献礼,由丧家礼请乡中长者熟悉祭典的三人,都穿长衫马褂,一通一引一司仪,另由后生三人做助手,一人献酒、馔,一人读祭文,一人燃炮化帛,但穿长衫,不加马褂。出殡前,举行祭告,祭文中有‘当兹永别,擗踊怆号……’表示孝子不干其亲远埋荒野,依依惜别的意思。”福建宁化、清流等地客家地区是定期“堂奠”致祭。届时燃香鸣炮,爱乐齐鸣,孝子及“五服”亲属各着孝服,分别致祭,宁化人成“开堂”。孝子开始,由小到大按顺序逐个进行。请“知礼者”司仪念祭文,陈述死者生前业绩及亲人的哀思。致祭者按司仪的号令行跪拜礼,对父母、内外祖父母、岳父母、尊师、师傅行三跪九叩,对其他长辈二跪六叩,同辈则一跪三叩。拜毕,大礼者,还要绕奠堂匍匐跪爬一周,有的则要在堂前空坪里匍匐跪爬一周,以示对死者长辈生前不尽孝道的忏悔之意。祭讫焚烧楮帛祭文。当晚“偷青”,吃“辞堂丸”。这是在出殡前一个晚上,孝子孝孙披麻戴孝带人到田间,明火执仗“偷人”家地理的瓜果菜蔬,“偷”回家做“辞堂丸”的飨料。“偷者”越多越好,不怕挨骂,“越骂越发”,吃
“辞堂丸”的人越多越好。“辞堂丸”亦称“老头丸”,是用大米做的,大米煮的快熟,笊起来,擦柔有粘性,做成椭圆形丸子,加上瓜果菜蔬等配料,一起煮熟后便成。吃“辞堂丸”时,家人要跪在棺材下哭,哭一场之后,跪着吃一碗。“辞堂丸”吃完又祭,也要念祭文,叫“辞堂文”,祭文写在红纸上,意即死者将辞别厅堂去阴间。闽西客家地区习惯在出殡头一天“闹丧”,通宵达旦,鼓乐喧天,有的奏哀乐。
12、停灵
即停柩,清末到民国以前,人死后一般不能短期内出殡埋葬,草率行事“理法不容”,普遍要停灵一年至三年。后来有所变通,缩短停灵期。不能短期出殡的原因,主要一是为了守孝道,表示丧礼的隆重;二是因坟地朝向当年不利,不宜下葬;三是因没有看择好“风水”(坟地),俗信山向不合,风水不顺,勉强下葬,于家人不吉利;四是因离家甚远,要运灵柩返乡,而需停柩一段时间。但普遍的原因是首座种。停灵期间必须服丧。宁化过去建的厅堂主梁上,安有两个大铁环,为的是万一厅堂被水淹,便可把绳子穿过铁环,将灵柩吊挂起来,不受水浸。停灵其间,宁化等地客家人,每逢初一、十五日早晨,全家都要跪在灵柩前哭灵。每餐饭,在桌上固定位置,放一碗饭(少量)、一双筷子,就餐时,由孝子叫声“××吃饭”。给“灵”吃的饭,由家里最小的吃掉,而且不能丢掉饭粒。
13、吹过
吹过,悲凄可怜之意。“吹过”原是客家地区丧事吊唁活动的一部分。 去世,客家人称为过身或过世,逝者灵堂设于围屋祠堂上厅,为凭吊逝者而设的吊唁活动(俗称探青)有鸣锣、吹过与哭丧等部分。族人或亲朋好友前来吊唁,从远处走近大门时,立于大门口的持锣者必须鸣响锣,鸣锣次数视来者性别而不同,男双女单,即告知厅内亲人:吊唁者将至;随后吊唁者步入大门,此时,厅内铜鼓师傅吹起哀乐,为逝者“吹过”,  “吹过”之音悲凄,催人泪下,伴随着的是哭丧者呼天撞地的哭声;凭吊者鞠躬、上香。整个丧葬之俗则较为复杂,“吹过”只是吊唁中的一部分,逝者完葬之后尚有打锣钹花压煞等繁琐之佛事。 “ 吹过”所用的乐器俗称为“死笛”,“吹过”是为痛别逝者而营造悲凄气氛,旧时有一俗说:铜鼓师傅――吹过。述出了铜鼓师傅卑微的职业,亦道出其专为丧事而吹奏哀乐之可怜状,后来,悲凄可怜者的景况便往往与“吹过”者一样相提并论。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吹过”之俗几乎荡然无存,但与当前兴起的丧葬管乐队的表演是有很大的差别。 吹过,同义词有:冤枉、罪过。

  客家族丧葬习俗方式
1、建国前,县人“重死轻生,厚葬薄养”,对葬礼极为重视,致有“生时不孝顺,死后哄鬼神”之谚。未成年者及非正常死亡者方可草草掩埋。人死在外,不得抬入家门,一切从简。老人去世,葬礼繁褥,大体有:
2、小殓 男死称“寿终正寝”,女死称“寿终内寝”。临终时移体至厅堂,咽气后由亲属为逝者穿寿衣。寿衣逢单数,衣上口袋要撕去,以免有碍后代。外裹“抖尸被”、“盖面被”。入棺暂不加盖,称“小殓”。
报丧 孝男孝女跪请家族长辈主持丧事。请阴阳先生择定大殓成服扶枢还山吉期,然后印发“讣闻”,派人遍告亲友。如丧母,须及时向“外家”报丧。接讣告者须给报丧人吃红蛋。
3、大殓、成服 由“八仙”(抬柩者)给逝者盖棺,钉棺,称“大殓”。“母死怕外家,父死怕叔伯”。母死,大殓前必先让外家过目。外家对逝者的寿衣殓具,常诸般挑剔,如系暴死,更常寻衅闹事,甚至引起诉讼,闹得丧属倾家荡产。大殓后移柩大门外,上铺红毡,但不得着地。“八仙”在灵掌前给孝子孝孙披麻戴孝,叫“成服”。丧属须反穿衣服,孝子腰围稻草绳,手持“孝杖棒”(父死用竹,母死用桐)。
4、安灵、堂奠 厅中设灵堂,由孝子当天跪写灵牌。亲友吊唁,须携“奠仪”、(用白纸包)、挽联、香烛、冥镪等物。孝子孝孙跪地号哭谢吊,无人搀扶不得起身。堂奠又叫“家堂祭”。吹班在下厅奏哀乐,孝男、宗族、戚族、外家、生前友好等顺序随礼生唱赞进行祭奠,丧属在孝幔内跪谢。除家祭外,富裕人家还有于扶柩还山途中举行祭奠,叫“拦路祭”。
超度 请僧人、道士为死者念经诵咒,行“烧官钱”、“沐浴”等仪式以超度亡魂,俗称“做半夜光”。有钱人家则夜以继日请僧道做法事,称“做斋”,有的长达七日七夜。
5、出柩 出柩前,棺木上矗纸扎白鹤、仙童,取“驾鹤归仙”之意。抬棺木杠称“龙杠”,绳称“龙索”。“八仙”抬棺起柩后,孝子孝孙沿棺号哭,亲戚世友擎竹幛列队送柩。至村外,由僧道诵经咒,“八仙”引孝子捧灵牌沿棺做法事。行别棺仪式后,送柩者即可归家。由僧道、鼓吹引孝子由别路人家祠安置灵牌。安葬毕,备盛宴谢“八仙”,每肴必双碗。旧时“八仙”多为义务性劳动,不取报酬。近年始有发给工资。旧时富豪之家,为选择坟山或等待吉日,常停柩在家几年不葬,今无此俗。
做七 葬后,以死亡日始,每逢七日,丧属备香烛至坟前哭奠。四十九日为“满七”,须在坟前烧化冥镪及纸扎冥具。明、清时,孝男百日内不得剃头,民国时改为四十九日。今已无此忌。
6、检骨改葬 安葬后八至十年,必须挖出遗骨,安置特制陶器(俗称“金罂”)内重葬。再筑永久性坟墓(非正常死亡者除外)。此俗原为客家人丧葬一大特点,称“二次葬”。起因为祖先南迁时背负祖宗遗骸随行,积久成习。后己失去原有意义,反因寻找风水宝地,辗转改葬;亦有寄在悬崖下,等待“宝地”,久而不葬的,实为一种陋俗。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