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取名
古代人的取名跟现代有什么不同,关于古人取名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古人取名举例分析先吧,希望可以帮到您!
古人如何取名
古人取名方法
节令法:根据孩子出生时的节令与花卉取名。如春慎、夏雨、艳秋、晓冬、兰贞、菊香、月桂、雪梅等。常见于女性。
地名法:有沈申(上海)、王渝根(重庆)、林浙光(浙江)、袁晋(山西)、黄云生(云南),如老舍的大女儿生在济南,就取名“舒济”。也有从祖籍及出生地中各取一字,缀联成名,如张绍庆,祖籍浙江绍兴,出生在重庆,主要都是以纪念为主。
盼子法:父母在连连产下女婴,盼子心切,则会在为女儿取名时用上根(跟)弟、玲(领)弟、招弟、盼弟等有趣名字。
抱子法:夫妇膝下无子,从外地或外姓抱养一个孩子。此类孩子的名字中,常有一个“来”字,如来宝、来娇、来根、来发。
动物法:据老年人说:猪狗牛羊等牲畜是下贱动物,因其下贱,故不被邪鬼注意,取作人名,孩子容易养大。如阿羊、阿牛、阿猪、小兔、小狗等等。另外有一类名字与此相关,是以孩子出生年份的生肖取名,如小龙、家骏(马)、玉兔、牛刚等。此类用字在农村较常见。
体重法:鲁迅的小说《风波》中描绘:“这村庄的习惯有点特别,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秤称了轻重,便用斤数当作小名。”如“九斤老太”,这是浙东民间的一种特殊取名风习。
性变法:夫妇接连生儿,或接连生女,于是将其中某个男孩取女孩名,当作女儿养育;或将某个女儿取个男孩名,当作男孩看待。这在民间常常见到,前者取名如新妹、宝姬、秋月,后者取名如亚男、家骏、家雄等。
排行法:兄弟双名,其上字或下一个字相同,叫排行。如:《左传》长狄兄弟四人,名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又如《水浒传》中的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继拜法:有些为人父母者,认为自己的孩子命薄,非有两姓以上的人共养,才能成人。于是将孩子过继给异姓夫妇,再拜请他们另取新名。这类孩子的名字往往为某姓的养子之意,如:何养、周留根、张清(请)苗、郑抱贤(婴)等。
五行法:请算命预测先生推测某人命中五行缺少某一行或二行,那就得用缺行之字,或用缺行作偏旁的字取名补救,否则孩子就命途多舛。如鲁迅小说《故乡》中闰土的取名:因为他是“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又如方有海(缺水)、张鑫(缺金)、高森泉(缺木水)、徐炎坤(缺火土)等人名,亦是以五行法命名的。推荐阅读:如何取好名
古人取名举例分析
比如颜回,孔子的得意弟子,字子渊,为什么名“回”,字“子渊”?《说文解字》中说:渊,回水也。所以回和渊有关系,是相应的,“子”没有太大的关系,古人的字里面常常首座个字就会是“子”。古人的兄弟取字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个字相同,陆机,字士衡;陆云,字士龙,都有一个“士”字,字里面有一个字是相同的。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苏轼为什么叫子瞻呢?轼,是车前的一根横木,古人坐车一般都是站立的,可以扶轼远看,所以苏轼字子瞻,瞻就是往前看的意思。苏辙的“辙”是车轮碾过的印痕,他的字叫子由,“由”就是经过的意思,车轮子的轨迹和经过是有关系的。兄弟两人的字里面都有一个“子”字。
不少古人的名字是按排行取的,从大到小是伯(孟)、仲、叔、季。比如刘伯温,***
,陈伯达,吴伯雄,名字里有一个“伯”字的是大儿子。仲是老二,比如孔仲尼,孙仲谋,***
。叔的排行就比较小了,老三老四都有可能,比如嵇叔夜,刘叔雅,李叔同,吕叔湘。最小的是季,比如张季鹰(翰),戴季陶。
古人的名和字其实各有各的用处,不能随便乱用,名是自称的,字是用来给别人称呼的。自称己名是谦称,称人之字是尊称,反过来,称别人的名是不尊敬的,一般是长辈、老师对小辈、学生可以称名,或者平辈关系非常密切的可以称名。
现在很多文学名著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由于编者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常常会闹笑话。电视剧《三国演义》里有一段戏,刘备的谋士徐庶对着主公说话一口一个“元直”,“元直”是徐庶的字,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刘备是徐庶的主公,徐庶怎么能对着主公称自己的字呢?可能是因为电视剧的编者觉得,电视剧里一口一个“庶”,观众朋友听起来不清楚,就改为“元直”,孰不知这一改就改错了,不符合古人用名和字的习惯。当然有时候在特殊的情况下,古人也会自称字。
古人的名是不可以随便叫的,常常要避讳。历代皇帝的避讳,留下很多故事,比如以“严”代“庄”:汉明帝名刘庄。“庄”就不能写,包括“庄”的同音字,装、妆都要改成“严”,结果我们看《汉书》里面有一个人物叫严周,这个严周实际上就是庄周,庄子,因为庄这个姓不能用。庄光(子陵)改为严光,就是后人熟知的严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