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泽中孚的寓意

时间:2016-11-14 11:41:39     编辑:noble
20

  风泽中孚作为周易中的六十四卦中的第六十一卦,中孚,内卦象为泽,为和悦;外卦象为风,为出入。此卦兑下巽上,为下下卦。如果你想更加详细了解关于风泽中孚的相关寓意含义内容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看相关的介绍吧!

风泽中孚的寓意

风泽中孚的寓意

  风泽中孚的寓意解读

  风泽中孚卦是《周易》六十四卦的第六十一卦。此卦兑下巽上,为下下卦。

  风泽中孚卦的卦辞是:“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兑是泽,巽是风。诚信能感化无知的小猪小鱼,从而获得吉祥,有利于涉江渡河,也有利于坚守正道。

  《彖传》说:《中孚卦》,就是阴柔在内能谦虚诚恳,刚健居外能忠实有信,诚而有信,和悦而谦逊,可以教化全国。“用诚信能感化猪和鱼,是吉祥的”,是说诚信已施及猪、鱼这样微不足道的动物。“利于涉越大川大河”,是说就像怀着一颗诚挚的心去涉险渡难,畅通无阻。具有一颗诚实的心“利于去卜问”,这是因为顺应了自然规律。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中孚卦》巽在上、兑在下,巽为风、兑为泽。《中孚卦》的卦象表现为泽上有风,风吹动着泽水之表象,所以把它叫作《中孚卦》。君子应用诚信来评议决断案件,为了不至于造成错案、冤案,必须认真审核。

  风泽中孚卦的寓意是如同风吹水流,没有诚信不能到达的地方。君子应当广施德行,宽缓死刑。以诚信为基础,才能成功。

  风泽中孚卦的启示:《中孚卦》告诉我们,诚信能感动一切。只要有了它,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

  中孚卦,风泽中孚卦详解

  中孚卦  中孚为“好生”之卦  消息:十一月

  兑下巽上  大象:泽上有风  读曰:风泽中孚  五行:属木

  风泽中孚卦卦序: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风泽中孚卦卦体:四阳二阴之卦,中孚之类,其卦有三:大畜、家人、睽,属艮宫游魂,错小过,综中孚,内互震,外互艮,合互颐,以九二为卦主。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泽上有风,感于泽中。水体虚,故能人之。人心虚,故物能感之。风之动乎泽,犹物之感于中,故有中孚之象。君子观其象’于议狱,尽其忠而已;于决死,极于恻而已。

  风泽中孚卦卦德:情柔性柔,情人性悦。

  风泽中孚卦卦名:中孚。说文:孚,从小从子,孚,诚信也。信实不虚,是谓中孚。论卦象,四阳在外,二阴在内为中虚。论爻位,二五阳刚各处一卦之中,故为中实。故象曰,柔在内而刚得中,便是此义。中虚为诚信之本,中实为诚信之质。上巽入而下兑悦,乃自然之契合。

  风泽中孚卦卦义:孚者,信也。为卦二阴在内,四阳在外。二五之阳皆得中,乃象征中道充实心中,如此始可坚决信守中道而不移。兑悦巽人,谓中道有得于心则喜悦,则可以顺天行道矣。

  风泽中孚卦卦用:中孚者,中虚也。虚而益之以实,柔而孕之以刚。以阳包阴,以大巽小。抒发其热烈之情,鼓荡其煦和之气。蜉而化之,而生意无穷矣。

  中孚者,真诚忠实之谓也。真诚忠实,生之徒。虚伪险诈,死之徒。相见以诚,相交以信。人群共处,乃能合力而图存也。(算命www.bmfsm.com)

  风泽中孚卦卦辞: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大也。

  风泽中孚卦爻辞: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 :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九五:有孚,孪如,无咎。

     象曰:有孚孪如,位正当也。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风泽中孚卦详解:

  中孚,内卦象为泽,为和悦;外卦象为风,为出入。巽风兑泽,二阴在中,四阳夹辅在外,有刚中而内虚之象。本卦以信守中道为最高的道德修养,所以六爻皆不取外应而只取亲比,又以得中位为得中道居正位为信中道。初九得正比九二,是信守中道而“志未变”。九二以刚居中,与初九相孚,得中道,故曰“中心愿”。六三位不正,比** 乃“得敌”,因未得中道,而言“或鼓或罢”。** 当位“马匹亡”,信守中道,称“绝类上”。九五居中得正,为得中道,与** 相比而称“位正当”。上九位不当,未得中道,乃喻以鸡叫冒充鹤鸣,是以假乱真,故言“何可长也”。凡事刚则诚信,柔则谦逊。处节之道,在于有适当节制之精神。处中孚之道,则在于虚其心而诚其意。故能坚守中道之人,其一切言行,皆能立诚信,守原则,获得良好之反应与信任。如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是有其共鸣也。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