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卦爻辞-盱豫悔;迟有悔。
在周易六十四卦中,豫卦第三爻爻辞“六三:盱豫悔;迟有悔”的释义是什么?有关豫卦第三爻人生启示又有哪些,此卦告诫人们的注意事项又是什么?下面不妨来了解看看吧!
豫卦爻辞-盱豫悔;迟有悔。
豫卦第三爻爻辞释义:
六三:盱豫悔;迟有悔。
盱:是张目仰视的样子。迟:指迟缓。
本爻的意思是:献媚讨好以求安乐,必生悔恨;在安乐之中留恋迟疑,必然又生悔恨。
豫卦第三爻人生启示
从卦象上看,整个卦之中九四居于主爻,是全卦之中的领导。六三仰目上望,企图巴结九四。可是六三属于阴爻居于阳位,不得势,位不当,所以无法如愿,结果懊恼。占得此爻者,不必去巴结讨好别人,以求安乐,这样会难以如愿的,必然心生后悔。
从卦象上看,六三一爻在六二、六三、九四组成的互艮中,比六二更接近艮的上爻,艮为止的意思,所以六三不是“不终日”而是“迟”,迟迟不能摆脱勾引 ,迟迟不能去做正事,结果必然后悔。
占得此爻者,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这样耽于安乐是不对的,但是却意志薄弱,无法摆脱勾引 ,无法立刻去做正事,这样拖下去,早晚会后悔的。
经文意思是:小人揭上以逸乐惑主,会有忧悔。悔恨太迟更要后悔。象辞意思是:小人媚上以逸乐惑主的忧悔,是因为六三爻阴居阳位的缘故。
“盱”在《周易集解》中认为是“睢盱,小人喜悦佞媚之貌也”。《庄子?寓言》中有“而睢睢盱盱,而谁与居”之句,其注解为:“睢睢盱吁,跋扈之貌,人将畏难而疏远。”可见盱是指小人对自己上面的人物献媚奉承,对下面的人物不屑一顾、傲慢无礼的样子。这种人是典型的小人,也正是和平年代较容易出现的一种人。因为在和平年代靠这种手段便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而不像**年代,敢打敢杀、心怀谋略才能有发展前途。这便是和平年代与**年代所需人才的不同之处。可是到了**年代,这种人打不能打,杀不能杀,又没有什么谋略,所以没有市场了,身份就会有所下降。可是和平时代尽管容易出现小人,但小人最终还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为什么呢?因为小人搬弄是非呀,一旦事实澄清,小人的罪恶就显露出来了,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爻辞中说“悔”。意思是说,这种小人最终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如果悔改得晚了,则更要后悔。
此卦象注意事项:
求望无所遂,须当亟改图。
莫怀犹豫志,无悔亦无尤。
大事不须视,渐贞尚悔亡。
金风吹木叶,走马在东方。
闻不闻,见不见。
只缘好事也多愁,更防暗中人放箭。
“豫卦”的象征意义
雷地豫卦,由坤卦和震卦组成,下坤上震,坤为地,为顺;震为雷,为动。雷依时出,预示大地回春。因顺而动,和乐之源。此卦与谦卦互为综卦,交互作用。豫卦象征着欢乐愉快,给人的启示是做事要顺时依势。
从卦象上看,坤为地在下,是万物生长之处,震为雷在上,雷在沉寂的大地上发生轰鸣,表明春天来了,给万物带来了生机,所以形成了万物合乐的局面。震为动在上,坤为顺在下,说明震在前动,坤在后顺其意志而行,从而显出彼此的和好,其乐无穷的气氛。
豫卦位于谦卦之后,《序卦》之中这样说道:“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在此之前是大有卦与谦卦,接着一定是代表愉悦的豫卦。豫卦与谦卦互为正覆关系,“豫”有愉悦之意,但也有居安思危的预备之意。
《象》中这样解释豫卦:雷出地奋,豫。先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象》中指出:雷从地下出来,万物振作,这就是豫卦。古代君王学习这种精神,制作音乐来推崇道德,并以隆重的仪式向上帝祭祀,连带也向祖先祭祀。(算命www.bmfsm.com)
雷地豫卦启示了顺时依势的道理,属于中中卦。《象》中这样来断此卦:太公插下杏黄旗,收妖为徒归西歧,自此青龙得了位,一旦谋望百事宜。
雷地豫卦卦名为豫。《说文》中说:“豫,象之大也。”由此可见豫的本义是指大象。大象的特点是走路缓慢,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并且象骨与象牙可以加工成精美的器具,所以豫的引申义为娱乐。正如《尔雅》中所说“豫,乐也。”能够大有收获,并且以谦虚之德自居,必然可以尽享喜悦与娱乐。所以谦卦之后便是豫卦。《序卦传》中说:“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说的便是这个意思。《杂卦传》中说:“谦轻而豫怠也。”意思是说,谦卦是谦卑自处,豫卦是心志怡悦。其“怠”字,与“怡”字全是“心”与“台”相合,古代通用,实为一个字。《经典释文》中认为豫还有预备的意思,不过从卦辞与爻辞分析,这种意思不是很明显。
雷地豫卦从卦象上分析,豫卦上卦为震为雷为木为动,下卦为坤为地为土为顺,雷声振动大地,草木在土地上生长,川页应物性而动,这就是豫卦的卦象。雷声振动大地,可以使大地上万物复苏,开始展示生命;草木在土地上生长,顺应四时而变化;万物顺应四时而动,人也应当效法万物,劳逸结合,顺应时势而动。
豫卦之象:有两重山,为出字;官人在中,出求贵义;一鹿一马,指禄马运动;金钱数锭一堆者,乃厚获钱钞无数,占者得之求才遇贵吉利之兆。凤凰生雏之卦,万物发生之象。
- 上一篇:豫卦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 下一篇:豫卦爻辞-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