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智袭白马桥:炊事员做内应敌早餐中投毒

时间:2016-12-11 14:14:57     编辑:noble
20

“1943年秋天 - 日军在白马桥东印山建立了据点、成为溧水抗日根据地的一颗钉子。新四军就想通过智取的办法~把它拔掉。”6月22日 - 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跟3名小记者一起~在《溧水白马镇志》主编王大成的带领下,寻访新四军智袭白马桥敌据点的战斗遗迹。

日军在白马桥东印山顶

插上“钉子”

“出于地处溧水、句容、溧阳结合处~这儿在历史上就是交通要塞。”王大成告诉小记者们,抗战期间,白马地区是新四军通往江宁、句容地区的咽喉要道,也是主力部队南北穿插转移的必经之地和休整的回旋地区。白马地区成为当时日伪军和新四军争夺的战略要地。

1943年秋天、日军在新四军抗日根据地腹地——白马桥北面的东印山顶~增设了一处据点。该据点由两道铁丝网护围~配备数挺机枪、掷弹筒等武器、由10多名日军与20多名伪军驻守。站在山顶的碉堡上眺望、周边的动向尽收眼底,而且日伪军还经常刺探新四军情报、下乡“扫荡”...白马桥敌据点的设立~就是在抗日根据地插了一颗钉子。

据点炊事员做内应

在日伪军早餐中投毒

1944年8月, 溧高县委决定拔掉白马桥敌据点。“据点内虽然日伪军不多、可是火力比较强、还有建在山顶居高临下 - 强攻有费劲。”王大成说~ 溧高县委最终决定采取里应外合的方式智取。

白马桥附近周家村村民葛兴喜,是

新四军智袭白马桥:炊事员做内应敌早餐中投毒

事先选派进据点当炊事员的。这次行动~由他做内应 - 用投毒的方法 - 配合新四军行动...

新四军在行动的前一天深夜 - 悄悄潜入据点附近,一部分战士隐蔽在群众家里,另一部分战士埋伏在离白马桥不远处的山上,还有几名战士带着老虎钳、手榴弹、炸药包埋伏在据点铁丝网外。8月的夜晚,天气闷热 - 蚊虫多,新四军战士忍受着蚊虫叮咬,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等待着据点炊事员的信号.

行动当天早晨6点~葛兴喜趁厨房没人的时候、将事先准备的砒霜倒进了菜锅。7点,11名日伪军进厨房吃早饭、不一会儿相继中毒昏倒在地。葛兴喜随即晒出红被面,向新四军发出jingong 信号。

据点遭袭几天后

日军悄悄撤离白马地区

一见到红被面,埋伏在据点铁丝网旁外的3名战士立即剪断铁丝网,进入敌人首座道防线。可这时 - 山顶碉堡里机枪响了起来~封锁了新四军jingong 的道路.

原来、11名日伪军倒在厨房后~被后来进去吃饭的伪军马才星发现了。他马上跑上岗楼向站岗的日军报告~还帮着日军向新四军战士扫射...因为敌军机枪封锁,已进入首座道铁丝网的3名新四军战士始终进不了第二道铁丝网、被迫撤出了战斗。

炊事员投毒事件 - 震惊了溧水县城日军警备司令部。他们纠集了洪蓝、中山庵、官塘等据点的日伪军赶到白马桥,妄图围歼新四军 - 反而扑了个空。第二天,日军来到葛兴喜家,把他家草房统统烧毁了。

新四军智袭白马桥敌据点、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日军遭此打击后,草木皆兵,惶惶不安!几天后的一个深夜~白马桥敌据点的日伪军悄悄撤离了白马地区。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