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史上谍战不逊潜伏:僧人反间计读诗送情报

时间:2016-12-29 09:10:47     编辑:noble
20

说真的 - 《孙子兵法》之“用间”篇主要讨论使用间谍的重要性和它的方法.间谍的“素质”要高.忠诚、不怕死、机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那时打仗是家常便饭 - 探听敌情就成了间谍的主要任务。为了不被敌人发现 - 顺利完成任务,他们时不时的走一些羊肠小道、丛林峭壁、导致做间谍的还一定的身体素质过硬.

根据的要,宋朝还招募了水性极好的“蛙人”当间谍。南宋初年,还专门设立了在海上传递情报的机构“水坼堠”。南宋人所作的《昭忠录》曾记载:有一年、元军围攻襄阳,把襄阳围个水泄不通~并在水道设置有严密的桩栅,鱼虾都难通过.襄阳的宋朝守军选派了两名“蛙人” - 在水道中潜行了数十里、搬来了救兵。机构

宋代史上谍战不逊潜伏:僧人反间计读诗送情报

还要招募一些专业人士。精通番语者、有地理知识跟绘画能力者,有一定数学知识者 - 这样 - 才能多方位地获取敌方的情报...能够作为间谍者,都是些牛人。

一个僧人出色完成反间计

建立了比较系统的间谍网。宋代,间谍身份非常复杂,遍布各行各业。出使外国的使臣,做边疆贸易的商人,敌将的亲信、宠妾、土著、番民 - 普通老百姓、俘虏、僧人诸如此类,都说不定是间谍。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就记载过一个僧人出色完成反间计任务的故事.宋仁宗时期,西夏元昊任命裕勒且驻守宋夏边境。裕勒且骁勇善战~对宋朝边境形成严重威胁,宋将非常想除掉他.一天,宋将种世衡叫来时常为他充当间谍的光信与尚 - 好酒好菜招待一番,然后给他交代了任务!酒足饭饱之后,光信与尚带着任务出发了...可他刚到西夏边境就被逮到了~从他身上搜出了种世衡写给裕勒且的书信,不过信上只是些嘘寒问暖的话。元昊不相信事情会这么容易 - 对光信严刑拷打、仍然一无所获。这时候 - 光信身上穿的新棉袄让人...了元昊的注意,他命人仔细检查,果然从里面找到了另外一封书信、竟然是种世衡跟裕勒且相约里应外合的密约。元昊勃然大怒、撤了裕勒且的兵权,过一阵子之后,将其!宋朝耍了一记漂亮的反间计。

主将读诗原是暗送情报

再有,宋代的间谍技术格外先进。谍战片大家看过不少~对密码这个东西~相信是深有印象的。你可知道,我们的老祖先在宋朝,就已经用过这个东西了...宋人将密码叫做“字验”。所谓“字验”,即将各种情报用四十字的一首诗中的某些字来表示!《武经总要》载,军中之事有四十种,如:请弓、请箭、请马、请粮料、请草料、请添兵、请固守、贼多、贼少、士卒病...什么的,按顺序排列好。如出现了四十项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情况、就写一首五言律诗,按四十项的次序,用一个记号写在诗的第几个字下面.以《赋的古原草送别》为例,诗的四十个字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若出现“被贼围”的情况时,按四十项的次序是第三十一项,那么就在诗的第三十一个字“又送王孙去”的“又”字下加记号,等于说明“被贼围”的情报!主将用手上的密码本一对,就知道情况。情报安全性大大增加。

当时还用谐音或隐语来传递情报。施宜生原为宋人 - 后来被迫投降金人。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正月,他被委派给宋朝送贺礼,金人还派了间谍随行暗中绘制南宋的地图。当时金人正筹划jingong 宋朝、施宜生欲给南宋示警,但身边又有金人~他便趁着同宋朝官员聊天的时候故意大声地说:“今日北方甚劲。”之后又拿着笔敲桌子,说:“笔来、笔来...”南宋于是警觉~开始备战。其他的间谍技术,还有蜡书、瓮听、空飘、箭书之类的,可谓花样百出,把间谍跟反间谍战推向了当时的高峰。古人的智慧 - 实在是不容小觑!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