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是谁?

时间:2017-04-08 16:46:01     编辑:noble
20

对于历史帝王,每朝每代都有其历史帝王传承,不同朝代的历任帝王也有其人生传奇故事,而在历史上,你理解在位最久的君王是哪一位吗?

属于什么朝代呢?他的人生有着什么样的功和过?历史对他是一旦评价的呢?如果你想知道关于这些方面的内容的话那就来下面解读一下相关的介绍吧!

 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是谁? 揭秘 历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是谁

清朝康熙,他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享年69岁他是我国历史上在位最长也是最好学的皇帝

清朝康熙皇帝的人生历程

清圣祖康熙(1654~1722),满族,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帝第三子...顺治十八年继承皇位,改次年为康熙元年(1662)。

习称康熙帝。二年二月~生母去世~由祖母博尔济特氏(孝庄文皇后)抚育。14岁亲政。是清代相当有作为的皇帝、也是 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

福临临终时,遗命内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4人为辅政大臣,代理国政。在此期间,逐渐形成鳌拜专权跋扈,欺凌幼主,结党擅权的局面。

六年,玄烨“躬亲大政” - 八年五月,清除鳌拜及其同党,开始掌握实权。玄烨亲政后,先后平定三藩,统一 - 并粉碎了西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上层分子的fenlie 阴谋~主要实现了 的统一! 康熙十二年,玄烨下令撤藩。十一月 - 吴三桂举兵反~尚之信(可喜子)、耿精忠起兵响应。在历时8年的平乱中~玄烨表现出卓越的zhengzhi 军事才能... 二十年 ,三藩之乱平定。二十二年清军水师攻占 , 郑氏向清军投降...又在 设置一府三县,隶福建省、使 重新统一于 机构 的管辖下面。

康熙二十七年,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直抵距北京350千米的乌兰布通。玄烨于二十九年、三十五年、三十六年、三次亲征、三十六年噶尔丹败死...

玄烨为加强对外蒙古地区的管理,沿袭了太宗皇太极以来的盟旗制度~以密切同蒙古领主贵族的关系...康熙三十年,玄烨与喀尔喀蒙古诸部举行多伦会盟~以加强北部边防.

玄烨也十分注意 、青海问题。五十二年~他册封班禅呼图克图为班禅额尔德尼。五十七年,以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 - 进藏击败入侵 的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使 暂时得到安定...

玄烨十分注意恢复同进展生产,与民休养生息。下令停止清初圈地弊政 。为招徕垦荒 ,修订顺治年间的垦荒定例。

又规定地方官能招徕垦荒者升,否则罢黜。实行更名田、将明藩王土地给与原种之人,改为民户,承为世业,使耕种藩田的农民变成自耕农!

实行蠲免政策 - 五十一年二月,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 将全国人丁税固定下来,减轻了农民负担!玄烨十分重视对黄河的治理、将三藩、河务、漕运列为三大要务!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国垦田面积大大增加,人口迅速增长~出现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玄烨对汉族官吏、名士及一般士子,分别采取有区别措施,罗致了封建统治所有需要的人才。为了安抚汉官,玄烨一再声称“满汉全都朕之臣子”,“满汉一体”,谕令“满汉官员职掌相同,品级有异,应行画一”.

这事儿说来话长~十六年~设置南书房,命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官员轮流入值,以笼络汉官!十七年 - 命开“博学鸿儒科”,以网罗负有盛名的硕彦鸿儒、入史馆纂修明史。

又吸收大量学者编纂各种图书。著名的有 最大的一部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玄烨对程朱理学格外用力提倡,非常尊崇朱熹,在他的奖励提拔下,大批信奉程朱的“理学名臣”如李光地、魏裔介、熊赐履、汤斌、张伯行等都受到重用.

这些措施起到了收揽汉官与汉族士子人心的作用~扩大了满汉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清代严酷的文字狱也是从康熙朝开始的。

康熙一朝大小文字狱不下10余次,其中牵连较广的大案有庄廷 《明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 其时,沙俄派遣哥萨克远征军侵扰黑龙江流域已达数十年!

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玄烨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此后,两国通过平等谈判,于二十八年(1689)正式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是 同西方 签订的首座个条约!

玄烨命在黑龙江主要处所建城驻兵 - 设置驿站,制定巡边制度,有力地保障了东北边境的安宁。 玄烨自5岁开始读书,一生学习勤奋...

举凡史乘、诸子百家、律品、数理、佛教经论、道书 - 无不涉猎。亲政后~提倡文学、优容文人!对西方自然科学也有极浓厚的兴趣,耶稣会传教士南怀仁、白晋、张诚、安多等人应召为玄烨讲解自然科学。

对数学非常爱好、对西方医学也感到很大的兴趣。玄烨一生勤于政务,也能倾听臣下意见、鼓励各官大胆直言。注重实务、宽于御下。

宫中用度也力崇俭约。晚年、诸皇子争夺储位的斗争愈演愈烈,以至于为储位之事杀戮大臣~吏治趋于废弛.康熙帝时期、 成为疆域辽阔、统一繁盛的 ~封建的经济文化得到推进,伸向 的西方早期殖民势力受到遏制、开始了封建社会新的相对稳定时期。

玄烨的诗文,辑为御制诗文4集.

康熙皇帝的功绩和过失:如何评价康熙大帝?

康熙功绩评价

想起来真是,康熙在位六十年,逐步恢复经济,清朝成了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清初人口从明末的五、六千万急剧下降,1661年(顺治十八年)、全国人丁数字是1913万,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增为2462万。

这只是丁数 - 不是人口总数。根据官方统计数字 - 康熙六十年,也就是1721年~垦田面积从1651年顺治时期的2,90亿亩增加到了7,30亿亩...

像抛荒严重的两淮地区,至康熙中期已“无尺寸之荒芜”。因遭三藩叛乱而更加残破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到康熙晚年也开垦无遗。

相应的是粮食价格从顺治时期的斗米二钱(银)在康熙年间降到了0.5到0.6钱(银)。另一方面,康熙平定内乱,将 收回 - 使 的疆土进一步扩大...

当时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到曾母暗沙、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为1300万平方公里。

一、平定三藩

所谓“三藩”~是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

自清初以来,他们各霸一方、变成几股割据势力。“三藩”都占着大量wuzhuang .

特别是吴三桂,“功最高 - 兵最强”、主动储将帅,习武备,使“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

他们仗着自己日益壮大的力量,飞扬跋扈,不听约束,给满清以很大威胁。特别是所耗军费巨大...1673年三月,以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有没有撤藩的激烈争论。

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 利”,决定下令“撤藩”。 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并于次年派将率军jingong 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

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煽诱鼓动。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叛清。继续,福建耿精忠同样叛!

在短短数月在...里面,滇、黔、湘、桂、闽、川六省陷落,一时局面相当严重。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变乱扩大到广东、江西与陕西、甘肃等省。

叛乱消息传到北京后、年轻的康熙帝对“三藩”之乱采取了坚决打击的措施。在康熙运筹帷幄的指挥下,康熙意识到、部队军纪确实有问题,八旗兵攻破城池后、扰民滋事、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

于是,康熙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1676年(康熙十五年)十月,福建耿精忠在清军jingong 下,被迫投降。

广东的尚之信也于1677年投降。闽、粤还有江西都先后平复!1678年八月、吴三桂死 - 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

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跟四川!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云贵悉平。(算命www.bmfsm.com)

此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了满清的统一。

二、

在三藩刚刚平定不一会儿 - 割据 的郑氏家族发生内乱。起因是1662年郑成功病逝后、其子郑经立。1681年、郑经死后,其部将冯锡范等杀死了郑氏的继承人,改立郑经次子克塽继承延平王位。 不瞒你说,郑克塽年幼,当上冯锡范的傀儡。康熙在此情况下,决心为了 统一 。1681年七月~康熙下诏“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同将军总督等统舟师进取 、 ”。 1683年~施琅率领战舰三百,精锐水师二万,jingong ...经过七天激战,清军占领了 。不久,郑克塽派人前来乞降,清军进驻 ! 1684年,清机构 在 设一府( 府)三县( 、凤山、诸罗),隶福建省,并在 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 - 兵八千。 在 设副将一员,兵二千。在清朝 机构 的统一管理下, 跟 的关系更加密切。

三、平定准噶尔叛乱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跟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

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又分为准噶尔、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清军入关以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清朝,喀尔喀蒙古跟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机构 关系密切。 说实话,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从17世纪中叶以后一点点强盛起来...特别到噶尔丹为汗时期,势力更加强大。他非但…反而统治了厄鲁特四部~加之占领了天山南路各回城,势力达到青海、 地区。 为了实现割据一方的野心、噶尔丹跟正在对外扩张的沙俄勾结起来、于1688年春,对喀尔喀蒙古发动了冷不丁jingong 。 在清机构 的帮助下,噶尔丹暂时退兵。 1690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率二万多骑兵,向内蒙古大举jingong 。康熙帝曾先后于1690年,1696年跟1697年三次亲征,耗费粮饷无数才打败了叛军。

噶尔丹染病死去。

噶尔丹叛乱被粉碎以后~喀尔喀蒙古各部又回到了原来的居住地。清机构 设置将军与参赞大臣率兵驻守科布多和乌苏雅台等重镇 - 加强了对喀尔喀蒙古地区的管理跟统治. 此后、满清机构 又先后平息了噶尔丹的侄子阿拉布坦的叛乱,青海和硕特部罗卜藏丹津的叛乱与准部贵族阿睦尔撒纳在伊犁发动的叛乱。 并改西宁卫为西宁府,设立青海办事大臣 - 分蒙古族为二十九旗,加强了对青海的管理;在xinjiang 设立伊犁将军、参赞大臣、劣谟大臣、都统等 - 率兵分驻伊犁、塔城等地~巩固了对天山北路的统治...

四、遏制沙皇俄国的扩张

明末清初,沙俄在亚欧 上不断向东扩张 - 并于17世纪中期侵入了 黑龙江地区。沙皇多次遣使来华,建立外交与通商关系,但因俄国侵占 领土等问题而遭到清机构 拒绝。

原因是清初国内尚未安定~结果是直到17世纪80年代中期~康熙才对黑龙江地区的俄国据点雅克萨采取了有力的军事行动!

俄国因内外问题一时无力在东方大规模用兵、遂希望议与,被康熙接受。1689年,中俄订立了尼布楚条约,这是 与近现代欧美 签订的首座个条约。

根据条约,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与直达于海的外兴安岭为中俄边界,外兴安岭同乌第河之间土地的归属另行议定。

这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被确认为 的领土。此后、俄国多次派遣使节和商队来到北京,清机构 还在北京建立了俄罗斯馆供俄人居住。

康熙过失评价

这事儿说来话长,从横向还算同正反兼备的视野来看、康熙皇帝在主政期间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有专家指出,清朝中后期国力开始远远落后于西方,康熙晚年的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英国史学家史景迁评论康熙时说:一是皇位继位的纠葛有些进退失据;二是康熙虽喜爱西学,任用耶稣会士,并允传教、但对西方并不信任~因而有礼仪之争以及造成雍正禁教;

其实吧 - 三是康熙以轻徭薄赋自豪、以此彰显盛世、但其永不加赋的政策按耕地面积缴固定税金,和人口无关,于是人口虽增 - 同样不加赋,为康熙的继承者造成财政困难......这些问题可能是让...发生清朝灭亡主要原因之一吧。

咱们唯有如此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正确想一想康熙的功绩同过失~才能对清史的演变与民族危机的给人感觉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造成各位国人去深刻反思。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