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洞房夜痛哭为了谁?反感表姐成其皇后
据皇族后人传说 - 光绪帝在洞房中扑在既是表姐又是皇后的隆裕怀里痛哭流涕。按说他对表姐并无反感~他反感的是让表姐做自己的终身伴侣...
光绪十三年正月十五日 - 慈禧太后为十七岁的光绪皇帝举行了“亲政大典”,宣布撤帘归政,然后以训政的形式操纵 政权...还有一件不能再拖的大事儿,那就是光绪皇帝的婚姻!
慈禧决策,轰动朝野
古代是农业社会,十分重视人口的繁衍 - 怎样才能增殖人口呢?办法之一就是早婚...当时~十六岁就算成年人了,在此前后~男孩子要娶妻成家~皇帝是万民的表率,当然不能例外...顺治、康熙皇帝都是十四五岁就迎娶了皇后,而这时的光绪皇帝已经到了十七岁的“大龄”,却还是个“单身青年”,这就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当时,

的年轻人都没有婚姻自主权 - 一律由父母做主,这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皇家也是如此。当时光绪帝未婚~责任显然在他的养母慈禧太后。原本,慈禧之所以不给光绪帝张罗婚姻大事,说到底还是权力的贪欲。众所周知,结婚是年轻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光绪帝一旦举行大婚典礼,迎娶皇后,就不再是个孩子了 - 慈禧连训政的理由也没有了。为了使自己的权力不受损害,慈禧宁肯牺牲光绪帝的幸福,以致造成了光绪皇帝十七岁未婚的结果.
转眼到了光绪十四年,光绪帝十八岁了,他的婚姻大事实在不能再拖了。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人们心中暗骂慈禧自私自利,不近人情.谁想到这年的六月十九日,慈禧冷不丁宣布了两个决定:其一,将于明年正月举行光绪帝的大婚典礼;其二,光绪结婚后自己不再训政。为此,慈禧命令钦天监挑个好日子。群臣十分惊讶 - 不知慈禧葫芦里卖的是什么东西药、想跟着慈禧客气客气 - 劝她继续训政,又怕得罪了已经成年的光绪皇帝。正在疑虑间,光绪下发谕旨、说尊重皇太后的决定,并希望皇太后从此“稍资休息”、不要像以前那样忙得废寝忘食。既然光绪已经表态 - 群臣就更不好说什么东西了。
说不定有人会问,在慈禧确定光绪帝婚期的时候~尚未给皇帝选皇后,那么光绪跟啥女孩子结婚呢?说真的,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挂心、皇帝想跟着谁结婚就同谁结婚,不用征询女方及其家长的意见...实事求是地说~不是光绪想跟着谁结婚,而是慈禧让他同谁结婚的问题。那么~慈禧是何事意思呢?
择立侄女,牺牲光绪
慈禧早就胸有成竹,但按皇家传统,程序还是要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一面布置婚礼的各项程序,规划预算,一面以极大的热情着手选秀。有条件入选的女孩子被分批领进宫中,慈禧率领亲信女眷~集思广益,认真地品头论足。几经淘汰,到光绪十四年初冬、只剩下了五个女孩子,未来的皇后将在这五人中产生。

人把婚姻觉得是终身大事,确实,将哪个女孩子立为皇后,不仅关系着皇室的血脉繁衍,也影响着皇室的和谐与睦.为了保证自己影响力的长盛不衰 - 慈禧一定要选一个中意的儿媳妇!当年同治皇帝选皇后的时候,慈禧还不能一手遮天~到头来亲生儿子同慈安太后一条心,把不合自己心意的阿鲁特氏立为皇后 - 现在有区别过去,慈禧大权在握,信心满满。
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日~归根到底拍板的时刻到来了.在体和殿、慈禧太后稳坐宝座,光绪帝首座次被叫来参与,很不自在地站在慈禧的身旁。后面站着慈禧的养女荣寿公主以及福晋命妇等人,气氛严肃~鸦雀无声。室外雨雪交加,寒风凛冽,说是为皇帝选皇后,但没有一点儿喜庆的气氛。
在慈禧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柄白玉如意、两个绣花荷包,得到玉如意的女孩子就是以后的皇后,两个荷包则送给未来的嫔妃.可见、在这最终来讲一轮的选拔中,五个女孩子中将有一人当上皇后,两人成为嫔妃 - 其余二人淘汰出局。根据《花随人圣庵摭忆》记载,慈禧指着玉如意,对光绪帝说:这五个女孩子个个百里挑一 - 但毕竟是你自己的终身大事,一会儿皇帝看谁中意 - 把玉如意递给她就是了。
光绪帝一半儿是客气~一半儿也确实是六神无主,赶紧回答:“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慈禧做出开明的样子、一定要光绪帝自己挑选,光绪帝没有再客气~应承下来了。
五个衣着朴素、不染铅华的女孩子应召而至、依次行礼,自报履历,然后低头站在彼处,任凭众多目光反复审视。光绪帝定睛一瞧,非常惊讶,原来、排在候选者首座位的就是慈禧的亲侄女!难道光绪帝认识慈禧的侄女?实际上,何止认识 - 光绪帝的生母是慈禧的亲妹妹~
慈禧的侄女跟光绪帝是表亲关系,比光绪帝大三岁,是嫡亲的大表姐,小时候频繁地进宫,跟光绪帝做过游戏、算是童年的玩伴之一。光绪帝做梦都想不到表姐会当上皇后的候选人,加之,自己现在是“大龄未婚青年”,表姐说真的就是个“剩女”,二十一岁还没有找婆家。她身高不矮但有些驼背,脸型不短可是时常哭丧着脸,没有一点儿讨人喜欢的地方~跟其余四位佳丽相比~最好的形容就是把“鹤立鸡群”这句成语颠倒过来!
光绪帝胸中顿时升腾起一股无名的怒火、他明白,大表姐“过五关斩六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淘汰走到今天,就是慈禧事先安排好的,看来终身大事已成定局,却口口声声让自己挑选,真是虚伪到了顶点!光绪帝天生犟脾气 - 一方面不满慈禧的安排~另一方面实在是看不上表姐,他拿起玉如意,绕过表姐~审视起其他四位佳丽。只见风韵气质各不相同 - 他顿时感觉眼花缭乱,不知该把玉如意递给谁了。
光绪帝踌躇了一会儿,拿着玉如意来到一个容貌秀美的女孩子跟前。这个女孩子是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眼看自己的侄女即将落选,慈禧顾不上刚刚做出的承诺,厉声喊道:“皇帝!”光绪帝一回头~看到慈禧严厉的目光跟示意的眼神,一阵心潮涌动。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他知道拗不过慈禧、只好步履沉重地走到表姐跟前~递过玉如意、然后掉头返回.表姐叩头谢恩,光绪帝理都没理。
场面非常尴尬、桌子上还放着两个绣花荷包 - 那是给前景的嫔妃准备的,可光绪帝但是不选了 - 他撅着嘴站在一边儿,眼睛看着天花板.慈禧索性包办到底,她让荣寿公主将荷包递给排在队尾的两个女孩子,结束了选秀,然后下发谕旨,向天下宣布:
兹选得副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端庄贤淑、着立为皇后……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五岁女他他喇氏 - 着封为瑾嫔...原任侍郎长叙之十三岁女他他喇氏,着封为珍嫔...
这道谕旨真是“别致”,它交代了瑾嫔和珍嫔的年纪--十五岁与十三岁,就回避了皇后的年纪。显然,这是不想让天下人知道皇帝娶了一个“大龄女青年”.按当时的标准,女子二十一岁是个应该隐讳的年龄了.古往今来,女性对年龄都略微敏感、其实~真正敏感的是那些已经不是女孩子,但是依然要“冒充”女孩子的人。
对慈禧的这一选择,该怎样评价呢?
实事求是地说,慈禧做得过分了。在清朝的历史上~对皇后的选择大多并不是出于皇帝个人感情的取舍、为了 的利益 - 皇帝往往要做出牺牲!就像,清朝皇后中蒙古女子不少 - 所以与蒙古各部落建立了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保证了 北部边疆的稳定。此次光绪帝诚然做出了牺牲,但并不是为了 的利益,而是为了慈禧太后及其家族的私利。
慈禧太后出身于破落的官僚家庭~祖辈都在仕途 上度过 - 但都没有担任过显赫的官职!比较而言,父亲做过四品道员,算是最大的官儿了。早在慈禧年幼的时候,爷爷因户部银库的亏空案被投进刑部大牢、因此差点儿倾家荡产...咸丰二年她被皇帝选为贵人的时候 - 也是她的家族处于最低谷的时候!
谁能想到、十年后时来运转,咸丰帝驾崩~儿子继承皇位~慈禧母以子贵、升为太后,并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执掌 政权...按说破落的娘家必将重振门楣,但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关键是她那两个兄弟较着劲儿地一个比一个不争气,抽大烟、玩鸽子、斗蛐蛐,靠着姐姐吃软饭。一见到这两个败家子 - 慈禧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轻则不理不睬,重则一顿臭骂!
骂归骂,还不能撒手不管...哥哥死在光绪初年,遗属生活不容易,慈禧每月给哥哥家里大人四两白银、小孩二两白银的生活费~维持勉强糊口的生活状态。比较而言,弟弟桂祥境况稍好些,挂名副都统的闲差,有职无权,尽管有也不争气,但一口气儿生了一串儿闺女。慈禧把这些侄女陆续指婚给王公做福晋,弟弟因此跟皇族攀亲~虽说是吃软饭,但毕竟是靠女儿、女婿养活,比不绕弯子靠姐姐接济硬气些。这回慈禧把他的女儿选为皇后、桂祥因此成了不折不扣的皇亲国戚,从此脱胎换骨、扬眉吐气了,慈禧也跟着脸上有光。
其实~慈禧将侄女选为皇后 - 固然是为了照顾娘家 - 但自己的利益才是根本的出发点。随着光绪帝大婚~慈禧将移交政权,儿子大了不由娘 - 娶了媳妇以后更好办跟她这位养母分心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她选择侄女做皇后、目的是为了在退休后继续操纵皇帝...可见在光绪帝选皇后这件事儿上,慈禧私心很重。最出格的是 - 既然光绪帝已经屈服,将玉如意递给了慈禧的侄女,慈禧也应考虑一下光绪帝的感受,将他相中的江西巡抚德馨的女儿选为嫔妃,可慈禧怕这个貌美如花的女孩子对其貌不扬的侄女构成威胁 - 出乎意料把她淘汰出局!可见,慈禧除了个人私利超过、一点儿也不考虑光绪帝的幸福 - 不能不说做得过分了。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 - 大婚典礼拉开了序幕,皇后妆奁开始进宫.所谓妆奁就是嫁妆。当年同治大婚,皇后家的妆奁是“六百抬”,分六天运进皇宫.光绪岳父桂祥的家底儿有限~除了皇家买单的部分以外,自己添的钱不多、妆奁仅有“二百抬” - 分两天运进宫去。这些妆奁有衣服鞋帽、钟表首饰、家具摆设、生活用品等等。送给姑爷的礼物是两柄轻飘飘的金如意、装在漂亮的盒子里~由四个身穿花衣的壮汉抬着。内务府与步军统领衙门派人沿途照料,维持秩序。
正月二十七日 - 光绪帝身穿红色的龙袍,前来慈宁宫给慈禧太后行礼 - 报告婚礼即将开始!光绪面无表情,例行公事地行礼之后 - 就前往太同殿~布置娶亲事宜,派使节前往桂公府册封皇后.此前,两位“姊妹花”瑾嫔同珍嫔已经进宫,她们将在皇后进宫的时候跪迎。
与民间娶亲有区别,一则皇家按照古代的规矩、在天黑的时候举行婚礼;二则皇帝是不会上门迎娶的 - 他在乾清宫等着。接近午夜,迎亲的队伍出宫前往桂公府,差不多是第二天凌晨的时候,皇后乘坐十六人抬的大轿~从大清门进入了紫禁城,在乾清门下轿、跨过火盆、马鞍 - 被搀扶到坤宁宫~跟着光绪帝行合卺礼。大婚礼成~光绪又到慈禧几件 被住处请安,然后还处理大事 - 中午陪慈禧看戏,忙活到晚上~才来到坤宁宫 - 跟皇后共度洞房花烛夜。按民间的规矩~还有一道程序--闹洞房 - 但皇帝的洞房无人敢闹,基本而言宫中悄无声息!据皇族后人传说,光绪帝在洞房中扑在既是表姐又是皇后的隆裕怀里痛哭流涕。按说他对表姐并无反感、他反感的是让表姐做自己的终身伴侣。可见 - 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利益做出的选择 - 不光毁了光绪帝的幸福,也造成了侄女守活寡的悲惨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