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清明节的习俗有何不同

时间:2019-03-11 14:01:27     编辑:noble
20

我国的地域是很广的,有不同的省份,由南至北有很多不同的气候特点,地方民俗也有各异,致使在过节上面往往大同小异、其中的区别还是有的,对于清明节来说,你知道我国的不同地方过节有何事习俗吗?

一起来下面看吧!

清明节的习俗

海南清明节的习俗

海南人清明祭祖时,还有吟诵祖训族规的民俗传统。海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会会长符策超说,海南汉族人均位移民 - 唐以前汉族人迁居海南约有2万人 - 宋代迁入约10万人,清代激增至200多万人。

入琼的姓氏约100多个,入琼始祖约300多人.位了纪念入琼始祖~后人纷纷在各地建有‘祖庙’~多在清明之际便举行祭祀活动.

这些祭祀活动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颂入琼始祖功德。

清明节

“民间祭祀过程中,还要念诵祖训族规格言 - 而这些祭文、祖训、族规均是一篇篇绝妙的歌谣。”符策超对记者念诵小部分符氏族训三字经~“爱祖国 - 孝父母~友兄弟~与夫妇,笃亲族~讲团结 - 睦乡邻、慎交友……”今天听来,这些祖训歌谣仍具有教育意义.

海南人扫墓时~以猪、鹅、鱼、糕果点心祭祀 - 焚香化宝!也有同姓居民抓猪拉羊到始祖坟上祭祀~祈求后代子孙繁荣。

~清明祭祖分两种,先位祭“己祖”~以一户或几户位单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摆放好“三牲”、干饭等祭品,人人跪拜。

后位祭“众祖”、以几十户或几百户位单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参加。将备好的祭品带到先人坟墓祭拜 - 清除杂草,添上新土。

山西清明节的习俗

山西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土番)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位先坟上土来”的民谣,生动地概括了时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

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联想到死人、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时节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铲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习惯称位整修阴宅,表现了儿孙对先人的哀思。

山西南部地区,人家不论贵贱贫富~上坟时男女都到~表示每一个后代都在怀念祖先!北部地区上坟多是男子的事情,妇女一般不到坟莹。

大同、平遥等地 - 是日傍晚,旧俗妇女们要在大门外放声大哭,“阖村哀声连一片~传入耳中都是悲”!

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上坟时不燃香、不化纸、要将冥钱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

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 - 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山西北部多数地方与此相对要将冥钱等物整个烧尽,理由是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

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同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 - 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位死去的老人抓痒痒!

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位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

清明节,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等等,称位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

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 - 名曰驱蝎...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妇女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馅食用...

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

河曲县清明节以黍米磿面作饼~称位“摊黄儿”。寿阳县清明节,男女儿童皆剪彩纸成串戴在头上,据说这是古代“彩胜”的遗风!

翼城县民预煮黑面凉粉,于清明节切薄片,淋上汤汁来吃。解州清明停止一切女红,据说此日动针线者~会成位瞎子。

平陆县儿童清明节头上以麦系发,祈求长寿。

清明节的习俗 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一~有鉴于此清明节也因地而异,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 的清明节是从前一年冬至开始算起的第105天 - 的漳州籍人清明节则是在农历三月初三。 清明节习俗与闽南差不多~ 客家人祭祖扫墓的时间是从元宵节过后便开始 - 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位止。 从前的 农村 - 每当扫完墓过后、都会有一群孩子前来讨粿类,来的人愈多,说这一家族日后将愈发达,主人们也都乐意分送“发粿”或金钱给那些孩子们。

(算命www.bmfsm.com)

后因 墓地减少而实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 - 每到清明则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样起祭拜祖先的作用。

由于人们观念的逐步改变、祭扫祖墓的仪式也省略了许多.

民众的扫墓习俗,一般可分位两种:一种是一般祭扫,仪式以及祭祀的东西比较简单 - 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类与糕饼;

说实话,二是修整祖墓~祭礼很隆重,供祭的祭礼一般包括各种祭礼品十二种蔬菜和粿类、糕饼等。扫墓时一定要在坟墓的四周献置“墓纸”(用五色纸剪成长方形)每张纸压上小石头 - 还得放一沓在墓碑上。

这个仪式俗称“挂纸”,是献给祖先的钱...如果是培墓就是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围在坟墓四周吃红蛋~蛋壳就撒在墓地上 - 含有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

扫墓的在也要祭拜长期站在一旁守护墓地及祖先安灵的土地公(有一块小石碑) - 一方面是慰劳~更有感恩图报的意思。

还有一个特别习俗,假使在这一年内家中有喜事,扫墓时要整修坟墓,还得准备一个小红灯(油灯)点在墓前~回家时再带回家 - 据说可招来更多的喜气和吉祥。

每一个地方过清明节的时候其实都是有不同的特点的,所以过清明节的时候一些何事习俗都有好些,好比如内地的山西地区 - 过清明节的时候要扫墓、而且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