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新米节
啥是“新米节”?!在哈尼族地区的人们过“新米节”的具体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当地又有怎样的民族习俗呢?
下面试试看快来看相关文章吧!

哈尼族新米节
新米节
新米节没有统一的日期、各家各户在每年旱谷成熟的一个月内,由家长选定一吉日。这天,全家老幼黎明即起,打扫卫生,备办新米饭和菜肴、待日上三竿 - 由家长依自家种的地块,将菜饭分成若干份,到地里去祭谷 - 并吃顿午饭,直到夕阳西下才赶回家...
入夜~邀请亲友共进晚餐,同庆新谷登场之喜。
新米节:在每年农历的七至八日,要分别过两次“新米节”。七月、早稻开始成熟,过首座次“新米节”。
佤语叫“朋奥”或“波奥”.八月、稻谷大量成熟~第二次过“新米节”。
它又称“吃新米”~佤语叫“朋挺”或叫“奥瓦”。
“新米节”这一天,主人早起准备好过节的鸡、猪、牛肉,然后背背箩上稻谷地采新谷。
路途中,注意聆听动物的叫声,如中途听到麂子或角布落(鸟)的叫声、就认为不吉利 - 这就返家将过节的日子往后推。
若无异常~继续上路。采来的谷物献在神台前,用手把谷穗搓出谷粒、用铁锅炒干,舂出新米,撒些盐巴献在神台片刻后煮成饭,再舀出来放上鸡、猪、牛肉撒上盐巴,献在神台上 - 请魔巴念咒语,意思是报请祖宗的亡灵回来吃新!
保佑家人平安。若无魔巴在场~主人就对着神台“啪”地咋一下嘴 - 表达祖宗已经来吃过饭!
敬过神的新米饭,一定要让魔巴跟家里的老人先吃,这是家祭的规矩。举行家祭期间,不许外人进家门。主人让自家小孩在门外“放哨”。
如遇外人找~小孩就婉言拒绝进屋。祭礼仪式结束后 - 主人把门打开、把自家过“新米节”的消息向全寨人公开,邀请寨里人过“新米节”。
络绎不绝的客人带着礼物来祝贺,热烈欢度“新米节”。(算命www.bmfsm.com)
哈尼族新米节
农历八月首座二个龙日,是红河一带哈尼族的新米节!“龙”这个音 - 在哈尼语中有“多起来”、“增添”的意思。
节期三天。头天背回新谷~杀鸡买肉、把自种瓜豆蔬菜统统拿来尝新.还要做一碗鲜竹笋,标记粮食产量像新竹一样节节冒尖。
第三天早上做糯米粑粑祭天,祈求日月永照人间。新米节还要祭奠为人类寻找五谷种子还有各种财富的始祖塔婆居费与她的儿子欧罗!
(算命www.bmfsm.com)
哈尼族新米节习俗
新米节是哈尼族的传统农事节日。哈尼语称为“吃新米饭”;红河州叫做“车实扎”,汉译新米节;
另有点地方称“卡奴抽也”“约普墨切”...每年农历八月~当田里稻谷泛起杨梅色的时候 - 择日举行。
部分地方选在龙日,因为“龙”在哈尼语里有“多起来”“增添”的意思。
哈尼人希望经过吃新谷、喝新谷酒的仪式 - 预祝稻谷丰收、越吃越多...节日这天早晨,每家户主来到稻田边、选一个穗长粒大的稻穗,搓下少量稻谷、用树叶包好挂在田里,以示稻田多结稻谷!
他们还釆一把谷穗带回家去,椿出新米,做成新米饭~摆设新谷酒、宴请村中头人或家族亲戚。他们还用一部分新米爆米花。
在晚饭以前~每家都要先用新米饭,米花等祭祀祖先、再用米花喂狗...据说,很古以前 - 世间一切作物在一次大洪水时都被冲走了.
水退后、一只小鸟发现了一穗稻谷,正欲啄食,一只狗吓飞了小鸟 - 检回了谷种,从此人们才重新种植水稻...每逢哈尼人吃新谷、定要先献给狗吃。
也有地方传说、是天神之女俄玛背着父亲~偷偷将稻谷种送给人间,并教会哈尼人耕种的方法、结果天神震怒,将她变成狗发配人间。
哈尼人不忘她的功德,因而年年祭献。祭祀结束,家人还有宾客们才开始享用丰盛的谷饭,新米酒.据说,吃得越多越饱越好,秋收时稻谷才会粒粒饱满~永远吃不完。
过完新米节,便开始动镰秋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