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正月初二回娘家

时间:2016-08-26 15:35:46     编辑:Ky02
20

春节的第二天称之为“正月初二”~正月初二回娘家是 的传统习俗...那么为什么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呢,其中有着怎样的传统意义?

潮汕人回娘家习俗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试试看快来看相关的文章吧!

为什么正月初二回娘家

为什么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回娘家习俗

正月初二谓之“开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走亲访友。韶关沙田一带杀生鸡开年 - 取生气十足的意思。

正月初二,是女儿女婿回娘家的日子,也就是说是女婿给岳父母拜年,俗称“迎婿日”.

民间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再初一这天不能回门~回门会把娘家吃穷,只有当再年初二以后才能回娘家!再 有这样的民谚:“有父有母初二、三,无父无母门担担。

”意思是说有父母的女儿~再年初二以后~娘家人必然来接回去团圆,唯有如此无父无母的女儿,没有亲人想念~娘家也就不派人来接了.

人最亲密的是血缘关系,姑爷有“半子之劳”,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

大年初二,姑爷带着贵重的礼物去看望老丈人、丈母娘~正是一年一度作为“半个儿”见“亲娘”的机会,以慰问“二老”。

有的地方称新女婿为“娇客”。对于“娇客”拜年,岳父母家无不盛情款待。

“初二回娘家”代表着男女平等观念

农历正月初二, 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要带上礼品回自己的父母家。这表现了男女平等观念。

古代有男尊女卑的讲究,妇女地位很低,出嫁从夫,民间还有谚语“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 意思就是指出嫁的女人不得无故回娘家,更多的时间是要伺候公婆与丈夫。

过年时女方不能不再婆家过 - 这是规矩。设若女儿想给自己父母过年 - 只能等到初六以后。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观念的萌芽、女方初一待再婆家~初二就要马上回娘家拜年,这反映了女性地位的上升。

回娘家有很多讲究,就像带礼物一定要带双数,不能带单数 - 一般是四份~娘家不能全收下 - 待回夫家时 - 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回娘家只吃中午饭 - 女儿一定得再晚饭前赶回婆家...女儿回到娘家,要是...的话家中有侄儿,当姑姑的必须要给侄儿红包。

回娘家并不只是再大年初二、也有一些地方定再正月初三。再 陕西、河南等一些地方,甚至有六月六回娘家的习俗,是与收麦打场的季节相关、俗谣云:“收了麦,打罢场 - 谁家的闺女不看娘。

潮汕人正月初二回娘家习俗

食日昼

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再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一样。

这一古老的汉族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务必要再晚饭前赶回婆家.

返厝

潮俗新媳妇回娘家叫“返厝”,古称“归宁”、连续三次,故有“头返厝”(婚后三天)、“二返厝”(婚后十二天)、“三返厝”(婚后满月)之说!

头返厝有三日回的,也有十二日回或满月回的。

头返厝一般不能再娘家过夜,吃过午饭后至娘家炊烟之前就得返回。二返厝可住一两天(潮安一地二返厝也不能过夜)。

三返厝可住十天半月~只要和夫家商量好就行!头二次返厝,一般都要事先商量好~由新娘的兄弟来带回。第三次返厝,一般由新娘自己回或由新郎相伴回。

(算命www.bmfsm.com)

食甜卵

新郎首座次拜谒岳父母~要备带三牲大礼...岳父母要让女婿“食甜卵(鸡蛋)”,并设酒席款待。

其实吧,女婿用完餐后当日回程 - 留妻子住娘家,按约定日子接新娘回去或由新娘的兄弟送回.这时候礼俗大多简化。新郎亲迎新娘过门后,即刻偕同新娘“返厝”,之后再出门兜一下后 - 再到新城“二返厝”,婚后回娘家就一切如常了。

“食甜卵”之俗源于一个美丽故事:昔时一李姓老婆婆,有女成年 - 经媒人说合 - 出嫁张生!

几年未育~婆婆听知女儿夫妻意见分歧,长期分居,实非生理问题,为盼望早日抱得外孙 - 设法请女婿到家来~煮甜卵敬之。

告知女婿甜卵是甜蜜圆满,家能甜蜜圆满则兴,夫妻甜蜜圆满则能生育孩子的道理!婿悟~从此夫妻相敬如宾...翌年得子~婿欢天喜地到岳家报喜。

自此 - 后人以煮甜卵敬新女婿,历代便沿袭下来...

初二回娘家的信仰崇拜 观念 (1)信仰崇拜 观念认定 - 已逝的老祖宗,年底(有说腊月28~有说29或30)从天上回家享受供奉;

(2)老祖宗如...则看到家里有“外人”,就不愿进家了;

(3)已婚女人被认为是“外人”;

(4)所以已婚女人不能再家里过除夕、初一;

(5)老祖宗享用供奉后,再初一(或初二)晚上就回到天上了,女儿就没问题回家了...这个规矩再旧社会不一样是农村是很严格的,违反了就是大不敬.

新社会人们虽然不相信鬼神 - 但仍是比较严格地遵守着.

倘若归咎于某种不一样的原因、已婚女儿再家里过年~那可能父母、家人都会相当的不高兴...这也是一种沿袭已久 - 而且可能还要执行很长时间的文化现象。

(6)“回娘家”又称“归宁”.过去新妇的回门有许多禁忌,不过是指新妇再回娘家方面的禁忌事项!

新妇回门后,身份已经变了,是人家的人了,因而娘家也时常“防着她”...

最终民俗专家认为~“迎婿日”是一种“黏合剂”~促进了家庭与睦、社会与谐 - 有一定积极意义。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