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禁忌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区别的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化风俗习惯,而其中就包含了他们的禁忌,你了解少数民族中傣族有什么禁忌吗?
万一你还不知道的话那就来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

傣族的禁忌
傣族的禁忌是何事
宗教禁忌。傣族村寨立有寨心(高约三、四尺的木台子,中间装土)。此原来是村寨的心脏或生命。故忌在其上坐、脚踏或挂马.
德宏州傣族祭寨时~忌外人进寨~寨人外出 - 须等祭寨完毕方可出入.进佛寺者须先在门外脱鞋,方可入内...忌随便敲打佛寺里的鼓;
忌摸神像以及做赕用的戈矛等。忌摸小与尚的头顶;走路时忌踩佛爷、与仍然的影子。佛爷、和尚忌与一般人住在一起或住楼下!
忌外人进入寨神庙!
婚姻禁忌:从进洼(关门节)到出洼(开门节)(傣历九月十五以后的3个月)期间不许谈情说爱~不许结婚,否则 - 被视为如同牛马不懂季节,死后会变成狗!
如今~有青年男女因爱情深厚或婚前有孕而突破禁忌习俗成婚者,还仍须婚后以酒肉祭寨,请全寨人吃一顿饭...否则会被认为触犯寨鬼,寨内将有疾病或其他灾害.
丧葬禁忌。村寨若有人死,全寨人停止生产 - 妇女可外出砍柴、搜集饲料~但不可背进寨、待葬完死者后,方可将置于村边的木柴、饲料拿进家中。
妇女禁忌。妇女不许犁田~否则要遭雷劈;盖房时、女子不许站在高处;女子不得跨过男子的头;筒裙不能往高处晒;
妇女进佛寺只可到规定可去之处 - 忌任意起动;经、产期妇女 - 不得入佛寺;妇女不得参加集会跳舞,不能打击乐器;
在公共场合,男人说话,妇女(老妇例外)不能插嘴;家有客人 - 妇女不能同桌共餐。(算命www.bmfsm.com)
生活习俗禁忌.进傣家时、忌到楼口不脱鞋;进屋后、忌用脚跺地板。忌倚靠室内中柱上,亦忌挂物于中柱上。傣家火炕旁一般是家长的床铺,禁忌随便乱坐,也不可乱动床边的"圣水瓶"。
思茅等地傣族居处中厅所设的床 - 禁忌悬挂蚊帐...忌在家中剪指甲、吹口哨和玩响乐器 - 以为口哨及乐器声可唤鬼入室...
忌在整齐的旱地、菜园里大小便。衣服破了 - 忌用裤子补 - 认为会受穷;反之 - 被破可与衣补。衣服不可用作枕头;
枕头不可坐。佩挂刀时,忌刀口向内 - 否则 - 认为居心不良,是"刺客"。傣族每月属牛日禁忌使役牛,属马日禁忌使役马。
傣族的传统节日
1.泼水节:
傣族新年。时在傣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夏历四月中旬),节期三、五天!节日清晨 - 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赕佛,即给佛像洒清水洗尘,接着互相泼水~除疾消灾。
后演为以泼水为戏的节日...相传,古有火魔无恶不作 - 抢走7个姑娘。最年轻的姑娘侬香,得知了杀死火魔的秘密:拔下它的头发把它勒死。
魔头成一团火球,落在哪里,哪里就起火!姑娘们也就是说挑水相泼~灭了邪火。此传说相沿成习、渐成泼水节!一说此俗源于印度 - 婆罗门教徒每年此刻到河中沐浴,洗去罪恶;
年迈者不能下河 - 子女便为其泼水洗罪。后传入 傣族地区!
2.开门节:
傣语叫“出洼” - 意为佛主出寺!云南傣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十二月十五日举行。
其活动内容跟关门节一样...傣历十二月十五日,将进洼时摆在佛座后面的东西拿出烧掉,说明佛已出洼~十六日同仍然出洼~全家男女老幼到奘房拜佛。
十七日举行盛大的“赶朵”活动,由于这天佛到西天讲经三个月后返回人间导致各村各寨都要鸣锣敲鼓,举行盛会,迎接佛祖~在一块儿还要在奘房内向佛忏悔一年来的罪过;
同尚们趁此刻向青年男女宣传教义。
开门节时,农忙已过,天气渐冷~佛教活动也不太多~青年们便可谈情说爱或结婚~成年人则出外办事或串亲访友。
这时节是傣族文化娱乐活动最多的时候。人们放火花、点火灯、放高升、环游各村寨,十分热闹。
3.关门节:
傣语叫“进洼” - 意为佛主入寺。云南傣族传统宗教节日,每年傣历九年十五日(农历七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三个月!
大家可能不知道,相传 - 每年傣历九日,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三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踏坏了百姓的庄稼 - 耽误人他们的生产~百姓怨声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
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三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
故人们秒之为“关门节”。
进洼活动经历代沿袭推进,形成了固定的几项活动:每年傣历九月十五日凌晨、奘房(佛寺)击鼓为号 - 宣布佛进奘房!
教徒这时须立即起来,或在床坐一下,当老人把谷花、香、烛、钱纸包成一包 - 送到奘房佛的后座完了两小时,奘房再次击鼓,教徒才可重新睡觉 - 老人则在奘房守到天亮。
十六日众教徒进洼拜佛;第八天 - 家家送饭菜供佛,下一步清与尚念平安经、讲历史故事,听了受到感动~便当场捐功德.
进洼活动的三个月中 - 逢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每家老人要进奘房拜佛一次~头天晚上他们也就是说睡在寺内特设的房屋里,由年轻人送饭去给老人吃...
这些活动相沿成俗、以后每到关门节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赕佛(即斋僧献佛)活动~以食物、鲜花、蜡条、货币等向佛奉献!
在这三个月内 - 每七天还要“小赕”一次.
关门节开始后~也就进入农事繁忙季节 - 为了集中精力从事生产劳动~人们定下许多戒规:禁止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与嫁娶活动;
与尚不得随便外出;进奘拜佛的人不能远离家庭或到别家去过夜;任何人不得进佛屋,上佛台、拿佛的东西等...直到三个月后,即开门节时,人们才又恢复关门节前的一切天常活动
4.巡田坝节:
这事儿说来话长 - 云南省绿春县骑马坝一带的傣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日举行,节期一天。这是当地傣族特别的传统节日 - 农历正月十三日清晨、当朝阳映照在傣家水乡时,能歌善舞的傣族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汇集到寨子中心的大青树下~锣声震天响 - 歌手捧着喷香的米酒,亮开嗓子唱起迎春曲、四季歌;
群众踩着鼓点跳起传统的对扭舞,整个坝子一片欢乐。直到太阳升到高空~歌舞会才接近尾声!这时,一位长者宣布:“巡田坝开始!
”一时、陶醉在歌舞中的人们狠快是...合起来的了一个狠有秩序的队伍:杠彩旗的八个年轻人领先,后面的人一路吹着喇叭;
有的敲着锣鼓,鸣放着鞭炮、火药枪 - 徐徐向田坝走云。按预定的路线走完后,人们便聚在一起制定春耕大忙时期的村规民约,以保证春耕能按节令完成。
5.花街节:
又叫“热水塘花街节”。云南省元江一带傣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举行,节期一天。
说实话,傣雅人也过花街节、活动内容与傣仂人基本相同,但节期是在农历五月初六!花街节的主要目的是除旧迎新~节日早上、太阳初升之时,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纷纷汇集到元江东岸的热水塘草坪~欢歌笑语庆贺节日!
老人们世昔话今,青年们唱歌跳舞~小孩子追逐游戏、尽情欢乐。人们还纷纷就热水塘的温泉沐浴,以除去旧年的污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迎接的一年。
这一天,未婚青年男女还举行对歌,寻找老侣 。
6.入夏节
傣语称“豪洼” - 意为入夏。时间在傣历9月15日(农历7月中旬)开始举行,历时3个月。
相传~每年傣历9月,佛到西天去与其母讲经~3个月才能重返人间。有一次,正当佛到西天讲经期内,佛徒数千人到乡下去传教 - 踏坏了百姓的庄稼 - 耽误他们的生产 - 百姓怨声载道,对佛徒十分不满。
佛得知此事后,内心感到不安!从此以后 - 每遇佛到西天讲经时,便把佛徒都集中起来,规定在这3个月内不许到任何地方去,只能忏悔,以赎前罪。
故人们称之为“关门节”.
7.出夏节
傣语称“昂洼”,意为出夏,源于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时间在傣历12月15日(约在农历九月中)!
标记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解除“关门节”以来男女间的婚忌,故人们称之为“开门节”.
忌禁解除后 - 男女青年没问题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男女青年身着盛装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鲜花、腊条、钱币敬 献。
祭拜完毕 - 举行盛大的文娱集会 - 庆祝从关门节以来的安居斋戒结束。主要内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点孔明灯、唱歌跳舞。
青年们还将舞着各种鸟、兽、鱼、虫等形状的灯笼环游村寨.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故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傣族----简介
傣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美、富饶的坝子--西双版纳~德宏两州、景颇族自治州同耿马、孟连等地...
要我说啊,傣族先民为古百越中一支,"傣"意为酷爱自由,与平的人。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民普遍爱好歌舞 - 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 - 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与美化。
极为流行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特别是"孔雀舞"登上了大雅之堂、它那优美的舞姿、细腻的情感,把孔雀这种美丽的动物模拟得惟妙惟肖~井加以拟人的美化~把人带进了诗一般的境界,使大都市的观众为之而倾倒。
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傣族有自己的文字,傣族人民用它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传说,宗教经典与文学诗歌。
傣族人不但能歌善舞~特别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傣族----历史
自古以来 - 傣族先民就生息在滇、桂、黔地区~同壮族、水族、布依族、黎族等有密切的关系,同源于古代的“百越”.
他们以“纹身断发”为共同习俗,而又互相杂处。他们的足迹还在老挝、泰国北部、缅甸与印度地区。
他们是最早栽培水稻与使用犁耕的民族。公元前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了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
傣族----礼仪
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外地人到了傣家,主人会主动打招呼,端茶倒水、款待饭菜。不管男女老少 - 对客人一直面带微笑~说话轻声细语~压根儿不大喊大叫,不骂人~不讲脏话。
妇女从客人面前走过~要拢裙躬腰轻走;客人在楼下,不从客人所在位置的楼上走过。每户人家都备有几套干净被褥,供待客之用。
有的傣族村寨,还在大路旁建有专用于接待客人的“萨拉房”。
到傣家作客,还会受到主人“泼水”与“拴线”的礼遇。客人到来之时,门口有傣家小卜哨用银钵端着浸有花瓣的水~用树枝叶轻轻泼洒到客人身上!
走上竹楼入座后,老咪涛会给客人手腕上拴线,以祝客人吉祥如意~平安幸福。到过傣族村寨的远方客人都被傣族热情友好的接待所感动,留下难忘的印象。
傣族----节庆
傣族重大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跟泼水节。“关门节”在七月中旬 - 这时正是农忙季节,佛教节日也大多集中在这段时间,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在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以食物、鲜花、银币、纸币等献佛...
“关门节”要继续下去三个月左右 - 到十月中旬的“开门节”为止。
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时间在每年四月.按时序计算,阳历的四月,相当于傣历正月。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节,按照传统习惯,这一天清早,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 - 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
做完这些以后,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
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 - 孔雀,大鱼等形象 - 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 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己制作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
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等于如火箭一般飞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烟火~仿佛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 - 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尤其美丽。
泼水节是个迎新的节日,欢乐的节日,一般要过三至五天。
傣族----婚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等于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假定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
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女方还有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
“吃小酒”讲吃三道菜:首座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说火热、深厚和甜蜜。
不瞒你说,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 - 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 - 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 - 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标记吉祥的礼物!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 - 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 - 菜肴有标记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
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标记纯洁,之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 - 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标记爱情像铁一样坚实...
傣族----服饰
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 - 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 - 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
女子服饰因地域不同而有狠清楚差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红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好些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 - 妇女发饰均狠讲究、梳高发髻 - 并在发髻上插缀鲜花;
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 - 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
服饰衣料从前为土布 - 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傣族----饮食
以大米与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 - 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同米需米只有当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狠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所有佐餐菜肴和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 - 除此之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
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 - 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故而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 - 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跟小吃、是傣族食物由...做成的一个要紧部分...
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
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连续...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傣族----建筑
傣族人居住竹楼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这种建筑非常适合南亚热带雨林的气候...竹楼分为两层!底层设有围墙,是储藏杂物与饲养家畜的地方!
楼上是家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每座竹楼都有一个阳台~家人们可在这个地方享受清凉的微风、也可晾晒衣物。屋内是一间大起居室,铺着竹席,家人用餐、休息和接待客人,都坐在竹席上...
屋子 有个火塘,既可烹煮食物、又可取暧,起居室连着卧室,一般有三到五间,视家庭成员的多少而定...来访的客人习惯上不允许在卧室过夜...
想起来真是,屋里的家具非常简单~竹制者最多、凡桌、椅、床、箱、笼、筐,都全是用竹制成。家家有简单的被同帐~偶然也见有的毛毡 - 铅铁等器,农具跟锅刀都仅有用着的一套,少见有多余者,陶制具也狠常见,水孟水缸的形式花纹都具地方色彩。
建造新房是傣家人生活中的大事。建房开始之前,首先要选好地址~下基石...然后要准备好八根主柱...由于整个竹楼都是在这八根主柱上建成、选择柱子的材料就作为一件格外要紧的事。
当选好的木材从树林里抬进村里时 - 村民都要吹号迎接 - 泼水祝福。八根柱子中还要分出四根“公柱子”跟四根“母柱子”,分别以男人的衣服同女人的衣服覆盖在柱子上以示区别。
建盖房子时、全村人都会来帮忙、这是傣家人的传统。届时~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来帮忙的村民和来祝贺的亲戚朋友。
整个气氛就像过节。
傣族----禁忌
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与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 - 尤其是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 - 不能坐门槛;
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 - 裤子同裙子要晒在低处;
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与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卧室是不容许外人窥看的,从前的习俗规定、若主人发现外人窥看主人的卧室,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门女婿,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
游客任凭到傣家参观或做客,千万不要因神秘感而窥看主人的卧室、虽说然眼下打破了以前的俗规~但窥看傣家卧室始终是不受欢迎的!
傣族----宗教
傣族信奉佛教。在傣族地区 - 随处可见一座座建筑精巧,造型别致。按照傣族习俗,男男孩子到了七八岁时都要被送到佛寺里去过一段同仍然生活,入寺后由佛爷举行入寺仪式,剃去头发、身披黄袈裟 - 在寺里生活三五年,在这其间不能回家,一切都要自食其力。
还俗后可能娶妻生子、参军、上学等。在送孩子到寺庙里跟时候~孩子们通常骑在兄长的肩上,家里的亲戚则携带他们的生活用品和被褥等相送。
入寺后由佛爷举行入寺仪式、剃去头发,身披黄袈裟~在寺里生活三五年 - 在这其间不能回家,一切都要自食其力。
还俗后可以娶妻生子、参军、上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