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的传统节日

时间:2015-06-03 10:25:06     编辑:ky01
20

  传统节日是根据不同地区及民族而当地制定的,关于在撒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希望可以帮到您!

撒拉族的传统节日

撒拉族的传统节日

  撒拉族简介
撒拉族,有人口87697人。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xinjiang 等州县。此外,在青海省西宁市和其他州县以及甘肃省夏河、xinjiang 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等地,也有零星分布。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组。由于和邻近的汉、回、藏等族交往,也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的词汇。无文字,通汉文。 撒拉族聚居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沿岸,这里气候温和,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适于小麦、青稞、荞麦、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生长。“循化椒”是驰名的土特产。"循椒"颗粒丰满,颜色鲜红,香味浓郁,是调味的佳品。"循辣"具有肉厚、油多、籽少、味香和耐贮存等特点,吃一口香辣满嘴,令人食欲大增。 撒拉族善于从事商业、园艺、采伐、制革等。在湍急黄河激流上扳筏,尤为撒拉人的一手绝技。 撒拉族的园艺业比较发达,户户擅长园艺,家家辟有果园。走进撒拉族村庄;就像走进百果园:桃、梨、杏、苹果、樱桃、枣子、葡萄、核桃……应有尽有。每当春风暖树,桃花粉、梨花白、樱花艳、杏花红、枣花香;葡萄抽出枝枝新藤,苹果枝头冒出朵朵花苞;家家燕喜,处处蜂忙,身临其间,恍加传说中的仙境…… 到了金秋时节,站在高大茁壮、果实累累的核桃树下,男女老少用满山的笑声在扑打着核桃。撒拉村庄的核桃真好!壳薄、油多、肉脆、味道香,经济价值高,营养价值更高。更奇特的是:孟达山区撒拉村有一棵露仁核桃树,为核桃树中独一尤二的珍奇品种,果实成熟时无硬壳,只穿着一层薄薄的仁衣,用指尖一点即破。
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唐代时住在 境内,撒拉族的先民在元代由中亚细亚的撒马尔罕经过长途跋涉迁徙到青海省东部,定居在循化地区。在他们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融合周围的汉、藏、回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一个民族----撒拉族。本民族自称为“撒拉尔”。汉文史籍称他们为“撒刺儿”、“沙喇族”、“撒拉回”等,是其自称的不同音译。撒拉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畜牧业和园艺业。新 成立后的1954年成立了循化撒拉族自治县,1980年又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人民有了当家做主的权利。他们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的权利,努力发展生产,使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得到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改善。

  撒拉族的传统节日习俗
1、撒拉族人称开斋节为“肉孜艾依提”,人们在**** 历九月份,斋戒一月后,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即行开斋过节。节前,打扫庭院,准备吃点。节日早晨、洗礼盛装、成年男子到坟地诵经祈祷,回来,同众人结队赴“卡尔”(较高的宽旷地)举行会礼和庆祝活动。会礼前,家庭成员要拿出相当一人一天的生活费向贫困者施舍“非提尔”(开斋捐)。会礼结束后,人们互道“赛俩目”,表示节日祝贺,还要拿着油香、馓子,走亲访友,人来人往,到处呈现欢乐的节日气氛。平时结怨的一些人,在此至贵的节日感召下,也言归于好了。有条件的人家,还要宴请阿訇和亲友,共同欢渡节日。
2、古尔邦节,意为“宰牲节”或“牺牲节”,在**** 历十二月举行。相比之下,撒拉族人尤其重视古尔邦节。届时,须沐浴盛装,举着绿色长杆旗,在阿訇带领下,结队赴向“海卡尔”举行会礼,听阿訇讲经。礼毕散场,即赴坟地诵经祈祷。回家后,各自宰牛、羊。早年,还有宰骆驼的。家境一般的,几家人合宰一头牛或骆驼,将肉分成三份,一份施舍,一份自食,一份馈赠亲友。各家还要炸油香和馓子,要做“碗菜”,请阿訇和本村老人共餐,节期三天,热闹非凡。
3、圣纪节,在**** 历三月十二日,是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相传也是穆圣的逝世日。事先各教筹集钱宰牛、煮麦仁饭、炸油香;届时,举行会礼,由阿訇讲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此外,在斋月的第十二天,妇女还要过“发图买节”,纪念穆圣的女儿。届时,要煮麦仁饭、炸馓子,以示纪念。
4、日常食俗 
撒拉族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时根据情况适当加餐),主食以面粉为主。家常品种有花卷、馍馍、馒头、烙饼、焜锅馍、面片、拉面、擀面、散饭、搅团等。在一年一度的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两餐,饭菜比平时丰盛一些。制作散饭时把面粉或豆面徐徐撒入开水里(或煮了洋芋块的开水),然后搅成糊状的面粥,搅团也同散饭一样,只是比散饭要稠些。吃时配以酸菜和蒜泥、辣椒等辛辣佐料,既开谓又可口。吃饭时一家人围坐在炕上,老人和长辈坐上席。一般的家庭都由年轻妇女和姑娘专司做饭、端盘子,不与老人、长辈在一起进餐。按照**** 义,撒拉族严禁饮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备酒。平时吃饭更无饮酒的习惯。日常饮料除清茶、奶茶和盖碗茶以外,还常饮麦茶和果叶茶。制作麦茶时,将麦粒炒焙半焦捣碎后,加盐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叶茶是用晒干后炒成半焦的果树叶子制成,饮用别具风味。
5、撒拉族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在民间,婚丧嫁娶都要炸油香、煮麦仁饭,其间凡参与炸油香、煮麦仁饭的妇女必须要“乎斯里”(即沐浴过),未经沐浴或经期妇女,不允许参与这项工作,也不允许到油锅附近去。孩子出满月,主人要拿出核桃、大枣和把薄面片切成正方形或菱形小块油炸成一种名为“古古麻麻”的食品,散发给来祝贺的客人。亲友之间往来,一般要相互馈赠焜锅馍、酥盘(一种类似大馒头的蒸馍)、比利买海等。尤其看望妇女坐月子,都要带上比利买海,请产妇滋补身体。在新娘上路之前,女方的家长要用做好的比利买海和上好的茶水招待迎送新娘的客人。 有些地方吃比利买海的方法与维吾尔族吃抓饭的方法一样,用三个手指捏拢抓食。一般在为亡人祈祷时煮麦仁饭。即先将小麦去皮,然后同羊(或牛)杂碎及少许的豌豆、蚕豆放入大锅里长时间的熬煮,熟后再拌一些面粉,调以盐、花椒粉等各种调味品,成为一种像粥似的饭。在食用前,要请全村的男女老少自带碗筷而来,先男人,后妇女,席地而坐,随来随吃,因故不能来的也可让别人带回去。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