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族舞蹈高山族的杵舞有什么特点

时间:2016-12-08 15:10:46     编辑:noble
20

是个热情好客的岛屿,自从 与 互通以后、大量的游客涌入宝岛 ,他的人文气息和风景秀丽深深吸引着人们的心, 更是让游客大呼有家的感觉.

高山族舞蹈高山族的杵舞有什么东西特点

还有各种少数民族文化也不容忽视,那么,你想知道高山族的杵舞吗?!

高山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杵舞”别具一格,主要流传在花莲、日月潭附近还有隔海相望的福建漳州一带。杵舞的乐器很奇特、是用多根重数斤、长短不一的大木杵在石板上敲出音阶、构成美妙动听的旋律.人们戏称“捣杵为乐”。“杵舞” - 也称之为“杵乐”、“杵歌”~流行于风景胜地日月潭边的高山族 - 如今已进步成溶歌舞乐为一体的表演性歌舞艺术。高山族“杵舞”直接脱胎于舂米劳动、又称“杵歌”“杵乐”或“杵音” - 是古代人们用杵臼舂米时留下的劳动娱乐形式!如今,风光秀丽 - 歌声委婉,舞姿健美,杵音清越,令人心旷神怡的“杵歌”以其特有的民族文化体现与艺术魅力而驰名于世界.“捣杵为乐”的高山族杵舞杵长四、五尺至六、七尺不等,由木头制成 - 一人多高 - 长的可达2米左右,每杵自成一音~因其长短粗细有区别,有不同音高~以杵击石,发出叮咚乐音.在舞时,高山族妇女头戴鲜花~身着美丽的民族服装、每人持一杵,相互配合 - 敲击出美妙的旋律 - 边敲奏边歌舞,她们时而整齐地集体舂击:时而交错舂击;忽而后退 - 忽而聚拢;或以足踏地、或约摇动。杵歌杵舞在好些场合形式各异,如丰年祭的前夕,男人上山狩猎 - 妇女则集中到一个类似祠堂的地方、持杵围绕厅堂正中埋置的石板捣杵唱歌跳舞...庆贺婚礼时~由媪妇敲打铜锣指挥 - 不论男女老少挽手唱歌,舞姿由缓慢逐渐疾急欢跃 - 众人放声歌唱,把婚礼推向高潮~正如清代周长庚诗曰:“鼻箫吹裂前峰月,齐叩铜环起跳歌。”杵由多人分执其一,依歌曲之需而捣 - 每一根代表一个音阶,数根合敲成乐、音色十分美妙优雅!清代庄士杰著的《仕番六社志》中载:“舂米之际 - 挺同弹琴之声,其音韵有清浊高下之分...令人闻之三月不知肉味。”可见用杵舂米发出的音律颇有感人的魅力!在进行“杵舞”表演时,跳伴唱歌曲多是古调民歌与传统的词曲,也有新作,但都充满田园风味.如名为《丰收的喜悦》的歌中唱道:湖光闪烁着绿影~粟米丰收一片欢欣;父母开镰幼童相助、不怕劳苦协力 - 表演中反映了高山族人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对于没有本民族文字的高山族来说~他们可是有着自已的民族语言、因而才创造了如此这般丰富多彩的舞曲,有一首《杵歌》唱道:“月亮呀已经出来哟、美丽的月亮爬上东边的山坡,咱们趁着良宵跳舞唱歌.大家呀快来哟,皎洁的月亮已经照上了椰树,来呀 - 大好月色唱歌跳舞。”不难看出歌中的语言色彩多么迷人 - 多么丰富。优美的歌声与舞步给高山族人的生活增添了欢乐,劳作一天的疲劳也悄然而退。杵歌出现过后~随着时间推移而慢慢演变成拥有强烈劳动气息、风格独一份、抒情优美、闻名于世的表演性歌舞...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