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谚语大全
“春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座个节气,所谓一年之际在于春...关于春分节气谚语都有哪些,春分节气养生方法又有哪些?!下面来看为您整理的吧!

这事儿说来话长~
春分节气谚语大全
春分节气农事谚语
1) 良种更换一遍,每亩多收一担!
2) 留好种子田~年年夺丰产。
3) 宁愿饿断肠,不能吃种粮...
4) 丰收之年,不收无苗之田。
5) 有苗七成收,无苗没盼头。
6) 发现缺苗抓紧补 - 偏心施肥快点促。
7) 缺苗虽补全、高低不一般。
8) 种棉不用问~多上草灰和羊粪...
9) 种的不选种,一年退二成。
10) 种子年年选,产量节节高。
11) 母壮子肥~种好苗旺!
12) 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收成。
13) 种不正 - 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14) 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15) 种子买的贱~空的一大片。
16) 瓜的铺石沙,结的箩筐大.
17) 土杂肥,有力气,能增产,还养的。
18) 阴土换阳土~一亩顶二亩!
19) 土闲三年变粪,粪闲三年变土。
20) 野土用火烧~上的发苗好。
21) 若要庄稼壮,一年一换炕...
22) 半年的锅头当年的炕~熏透的烟囱发苗壮。
23) 种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24) 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25) 种子买的贱,空的一大片。
26) 买种省了钱,减产后悔晚.
27) 纺好线,用好棉,好种壮苗长满田。
28) 好种出好苗~好苗多结桃!
29) 好种出好苗 - 早发早结桃。
30) 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31) 晒棉种,很重要:发芽势、明摆着好;发芽率 - 能提高。
32) 两头去,中间留,玉米苗子黑油油。
33) 良种良法要配套,配套才能产量高!
34) 好种没好法,搞的也白搭...
35) 小麦棉花常规种 - 去杂去劣还能用。
36) 杂交种,用一年,二年再用大减产...
37) 玉米种,只一年 - 二年再用大减产。
38) 玉米种,种一辈~然后再种坏了事。
39) 玉米种,种一辈、继续再种少长粒。
40) 买种省了钱~减产后悔晚...
41) 纺好线,用好棉 - 好种壮苗长满田。
42) 好种出好苗、好苗多结桃。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还有年景的: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 - 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无雨划耕田”
“春分有雨是丰年”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 - 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风夏至雨”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春分节气养生方法
“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
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 - 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极点附近除外) - 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算命www.bmfsm.com)
欧阳修对春分也曾有过一段精彩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与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 - 日长蝴蝶飞。
”不管南方北方 - 春分节气都是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我国的 省更是兰花盛开的时候。
是...造成的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斯大林有言:“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
咱们为了求的这种“暂时平衡状态”的“生命的根本条件”,对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就成为养生的一条重大法则 - 这一法则不管怎样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还是在自我保健同药物的使用上都是至关重要的。
咱们在养生中如何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机体内外的平衡状态 - 使人体这一有机的全局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平静、平衡的状态是养生保健的根本!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当根据不在同时期的阴阳状况,使“内在运动”也就是脏腑、气血、精气的生理运动,跟“外在运动”意思是脑力、体力与体育运动同谐一致,保持“供销”关系的平衡...
避免不适当运动的出现而损坏 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加速人体某些的损伤和生理功能的失调~然后导致疾病的发生~缩短人的生命!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生命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新陈代谢的不协调,可造成体内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状态的出现,即有点元素的积累超量,有点元素的含量不足致使早衰与疾病的发生...
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与人体元素平衡失调有关.如当前在世界上危害人类健康最大的心血管病和癌症的产生,都与体内物质交换平衡失调密切相关,究其原因~无一不是阴阳失调之故...
平衡保健理论探究认为,在人生不同的年龄段里、根据区别的生理特点,调整相应的饮食结构 - 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维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将会有益于我们人类健康!
《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传统饮食养生同中医治疗均可概括为补虚、泻实两方面。
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去风、燥湿等方面则可看作泻实。
中医养生实践证明 - 无论补或泻,都应坚持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原则~科学的进行饮食保健,才能有效的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刻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还有过敏性疾病等。
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本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
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常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定时睡眠、定量用餐 - 有目的的进行调养、方可达到养生的最为适当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