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生应注意的事项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首座个节气~更是汉族民间举足轻重的传统节日之一.关于在立春养生的风俗食物有很多,有关立春养生应注意的事项都有哪一些?!
下面快点来了解看吧!

立春养生应注意的事项
立春养生应注意生活起居
春季气候变化很大 - 气温不稳定,时寒时暖、这时人体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对抗寒邪的能力有所减弱,初春时节尤其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过早减少棉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要谨慎~不可骤减!
《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
“春冻半伴,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我们在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补养等方面都要顺应春阳升发这一特点~在调摄养生中注意保护阳气。
其实吧,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 - 跟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 - 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 - 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 - 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
你猜怎么着?!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 - 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快的好心态。在一起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天气由寒转暖、好些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膜炎、麻疹、肺炎也多有发生同流行~尤其是立春节气正值冬春交替,气候变化无常,天气还是偏于寒冷,应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阴...
春季阳气初生、在饮食上宜食辛甘发散之品~应少吃酸食 - 多吃甜味、甘发散之品,如韭菜、枣、花生、春笋、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B的新鲜蔬菜同水果,优质蛋白质如牛奶、蛋类、鱼类、虾、鸡肉、鸭肉、牛肉等可补充热量,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而大热大辛、油腻烹煎等动肝火之物不宜多食...慢性肝病患者,利用春季肝脏功能旺盛时治疗,可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立春养生“5字诀”
衣:立春过后还得“捂”
说真的,虽说如此立春意味着春天的来临,但冬季的低温并不会立刻回升,至少必须10天~15天的过渡时间.如...则过早脱掉冬装换春装~轻松在一冷一热的气温变化中、由于不适应而受寒~从而造成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结果是立春后最短也要再“捂”10~15天.
早春时节,按理说提前了解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食:立春以后多吃辛温食物
立春养肝 - 宜多吃辛温发散的食物~如多用豆豉、葱、姜、韭菜、虾仁等有利阳气生发的食物来调味;还要少酸多甘、多食用口味微甜的甘润食品,如大枣、百合、梨、桂圆、银耳、萝卜等.
立春后麻辣火锅要少吃,羊肉、狗肉以及过于辛辣和油炸食物都要少吃,由于这些食物都说不定损耗阳气,导至上火。
住:多开窗保持空气清新
初春的天气刚刚由寒转暖 - 多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 - 为避免春季形形色色疾病的发生~预防措施必不可少。
“家居生活中 - 要看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上午8时左右,一般气温较低 - 空气质量也较好,是开窗通风的好时机.
居室至少还应在午睡后跟晚睡前开窗通风...
行:多去郊外走走(算命www.bmfsm.com)
立春后,不妨多去郊外走走 - 呼吸新鲜空气、调节身心情志。
防:防躁动,重视心理保健
“春季是人体肝阳亢盛之时,情绪易急躁,因此每年立春后,心理疾病患者都会有所增多,多为焦虑症、躁狂症等病”。
立春养生讲究
1.春气奋发。《内经》云:“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
春天~阳气奋发 - 气候融与、万物萌发 - 草长花开,空气清新。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练功等 - 以适应时令特点~这样即能使人体气血通畅~郁滞疏散,筋骨舒展,防病于未然~又可畅达心胸 - 怡情养性 - 增强体质,祛病驱邪...
2.春捂秋冻.中医临床实践证明、春季阳气升发、人体血管舒张,汗孔松弛~但天气乍暖还寒、冷不丁骤减衣服,极易使“寒邪入内”,引起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病。
应根据天气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顿增顿减。中医认为“春来不可背寒”,还应注意背部保暖。
3!春困秋乏。春暖花开,艳阳高照,但一些人可是昏昏欲睡,没精打采,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唐诗中形容“春眠不觉晓”.
主要是人体生理机能暂时不能适应环境造成的。并不是睡眠不足~也不是病...为更快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应向上参加体育锻炼与娱乐活动、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同脑部供血,可大大减轻或消除春困...
4.宜甘减酸.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血化生之源 - 脾胃健壮、人可延年益寿。原因是春天是肝旺之时,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偏亢,损伤脾胃,也是慢性胃炎同消化性溃疡在春季多发的原因之一。
故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新鲜蔬菜、水果、干果等,以养阳敛阴、养肝护脾...
- 上一篇:2016年立春注意事项
- 下一篇:清明节气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