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都有哪些习俗

时间:2015-05-30 11:05:06     编辑:ky01
20

  霜降作为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日,对于这个季节的过度节气日在我国流传着哪些习俗呢?如果你想了解的话那就来看看下面的相关内容吧!

霜降都有哪些习俗

 

霜降都有哪些习俗

  

  霜降的习俗都有哪些

  吃柿子

  霜降时节吃柿子的老话并没有错。但为什么偏偏要在霜降吃柿子呢?这并不是指其他时候不能吃柿子,而是因为柿子的最为适当成熟期在霜降前后,霜降时节的柿子,个大,皮薄,汁甜,可谓达到了最为适当的食用状态。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食物品种远远不如我们繁多的时代里,既然都吃了一个秋天的梨了,霜降时分好不容易来了又红又大又甜的柿子,吃柿子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流行,继而这种流行转化为了老话,代代相传下来。

  按照中医的说法,霜降节气时是进补的绝佳时机,民间也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的说法。而在我省许多地区特别是闽南一带更是认为“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

  柿子不但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还可以补虚、解酒、止咳、利肠、除热、止血,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最甜的金果子”,而霜降节气之后,被霜打过的柿子更是绝佳的美味,既好吃又不贵,还能滋补身体,因此福建人都习惯了在“霜降”前后买上几斤回家慢慢品尝。

  除了顺应秋季天候的功效以外,柿子中也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糖分,一个柿子能够满足一个人一天所需维生素C的一半。柿子对于预防心血管硬化具有非常给力的效果,其功效远大于号称“每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的苹果,堪称是心脏的健康之友。

  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例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除牛肉外,羊肉与兔肉也与霜降相宜。

  牛肉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他命B群包括烟酸,维生素B1和核黄素,且是铁的最为适当来源。牛肉脂肪含量较低,精牛肉平均脂肪含量仅为6%,而嫩牛肉只含适量的脂肪是健康均衡饮食的基本组成部分,热衷减肥的人可以适量食用牛肉以保持体力。

  牛肉富含肌氨酸,可增长肌肉、增强力量;富含维生素B6,可增强免疫力,适合术后、病后调养的人食用。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吃鸭

  闽南** 的民间在霜降的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就会卖的非常火爆,有时还会出现脱销、供不应求的情况。乐得卖鸭子的老板们嘴都合不拢了。

  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秋季老鸭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磷、铁等,而且性寒凉,最适合体热上火的人,对女性尤其有滋阴养颜的功效。

  福州人大量地食用老鸭汤,大多跟气候有关系,由于福州炎热而又多雨,暑热夹湿,常使人脾胃受困,因为鸭子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凉,有滋五脏之阳、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老鸭很受欢迎。但是吃东西如果全是为了“补”,那再好的食物也会变得无趣。当然最重要的是老鸭性凉,大家天冷了还是有节制地喝为好。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秋菊是南京人喜欢的花卉,每到桂花落在菊花上时,大公园里纷纷办菊展,一些社区的居委会,也组织社区内的爱菊人、种菊人举办菊花会,红的、紫的、黄的、粉的;有的花团大似碗口,有的小似茶盅,拼出万千图案,成了爱花人一年一度的盛会。

  霜降期间菊花盛开,古时此节气多赏菊。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杂五行书》说:在屋舍旁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驱风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间作驱病疗疾之用。

  在《清嘉录》中记苏州赏菊活动说:“畦菊乍放,虎阜花农,已干盎(古代腹大口小的器皿)百盂担入城市。居人买为瓶洗供赏者,或五器七器为一台,梗中置熟铁丝,偃仰能如人意。或于广庭大厦堆垒千百盆为玩者,绉纸为山,号菊花山。而茶肆尤盛。”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

  霜降节气的由来

  今年10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 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枯黄,片片凋落。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是由于植株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其实,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有人曾经试验:把植物的两片叶子,分别放在同样低温的箱里,其中一片叶子盖满了霜,另一片叶子没有盖霜,结果无霜的叶子受害极重,而盖霜的叶子只有轻微的霜害痕迹。这说明霜不但危害不了庄稼,相反,水汽凝华时,还可放出大量热来,1克0℃的水蒸汽凝华成水,放出气化热是667卡,它会使重霜变轻霜、轻霜变露水,免除冻害。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