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习俗有哪些

时间:2017-06-16 14:15:39     编辑:ky07
20

白露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白露的时间是在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这时候原因是天气已经转凉,我们能够在早上看见在绿色茎叶或花瓣上有露珠的。

那么你知道关于白露的习俗有什么吗?在这个节气中、人们会有白露米酒、白露必吃龙眼、吃鳗鱼等传统习俗的...

白露的习俗有哪些

白露时节习俗有哪些

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特别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有特色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白露米酒

苏南籍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 - 略带甜味 - 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

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同白露时节 - 此地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在祭禹王的在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与向往.

福州“白露必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说实话 - 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能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还有白露早先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因而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补~有吃了就是补、有鉴于此福州人也习惯了这一传统习俗。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 - 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

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诸如此类,以和“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的传统习俗有哪一些

白露传统习俗1、吃鳗鱼。

这个节气起 - 老苏州会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养阴润肺;还会吃些鳗鱼(鳗鲡),这时鳗鱼最为肥美,是品尝的最为适当时节~从而苏州有“白露鳗鲡霜降蟹”之说!

在瓯江口外的洞头岛,照例要吃鲜鳗鱼熬白萝卜,鳗鱼营养丰富、而白萝卜有“消谷与中、去邪热气”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白露传统习俗2、推燕车。

在山东省郯城县民间有“白露到,娃娃推着燕车跑”的传统习俗,家家制作能发出悦耳声响的小燕车,孩子们推着燕车跑步御寒、可增强体质。

白露传统习俗3、吃龙眼.

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习俗.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 - 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吃龙眼最好剥壳后浸泡在煮好的稀粥或米汤内~早餐时吃 - 健脾,补充水分、不易上火.

白露传统习俗4、白露节!

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 - 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滋补身体.

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

白露传统习俗5、祭禹王香会。

每年白露时节、太湖人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在祭禹王的在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姜太公等。其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

白露传统习俗6、吃番薯...

在文成,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与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中医学认为,红薯味甘性平、补脾益气.

《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白露传统习俗7、白露茶.

说真的,白露后秋分前采摘的茶叶叫白露茶。老南京人十分青睐“白露茶”...白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

白露茶截取的是天地由暖变凉阶段的自然力量。

白露传统习俗8、喝白露酒。

苏南跟浙江有自酿白露酒的习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 - 略带甜味,用以待客 - 又称“白露米酒”。

这种酒温中含热,有利于寒气的散发。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慢慢消失。

(算命www.bmfsm.com)

白露时节各地民俗都有啥

白露是个水汽类节气。白露时节呈现出典型的秋天的特征:大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储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这会儿农民也忙着收获庄稼~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

祭祀禹王:请来四方神,共享太平世

白露时节是太湖人祭祀禹王的日子...禹王就是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

祭禹王的香会每年四期,其中清明、白露的春秋两祭规模最大,春祭6天,秋祭7天。这时,每天都要唱一台戏,每台戏有四出!

两出文戏~两出武戏,其中一出必为《打渔杀家》!

主持祭祀的人叫做祝司。祝司负责唱神歌并请神.请来的不只是禹王,还有其他神仙,例如城隍、土地、花神、蚕花姑娘、宅神、门神、姜太公等。

诸神请来之后 - 祝司逐一敬酒,唱道:“造酒尔来是杜康 - 消愁解闷为最高!劝君更尽一杯酒,和我同消万种愁...”

我有个朋友就遇到过,敬酒之后会呈上一只盘子,盛有大米、小麦、甘蔗、豆、糖果、首饰、茶叶等供品,此为献宝。献宝时对每件供品都要唱颂,如唱小麦:“土府埋根过半年,花开深处晚风前。

家家看似三月雪,处处离割四月天。”

神歌由祝司颂唱,参加祭祀的人齐声合唱,气氛热烈。在祝司带领下,众人向禹王同诸神叩首,结果结束祭祀仪式!祭祀完了,便开始演戏.

祭禹王的香会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跟向往。

喝得讲究:窖藏五谷酒,接续白露茶

白露时节开始收获,谚语云:“处暑高粱白露谷”!江苏浙江一带乡间、每年白露一到,家家全都用谷物酿酒 - 用以待客 - 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售卖。

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之水酿制而得名。白露米酒的酿制除了取水、选定节气颇有讲究外 - 酿造方法也相当独特。

先酿制白酒(俗称“土烧”)跟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将白酒倒入糟酒里,装坛待喝.

如果制程酒,须掺入适量糁子水(糁子加水熬制) - 然后入坛密封~埋入地下也许窖藏、待数年乃至几十年才取出饮用。

埋藏几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红,斟之现丝,易于入口,清香扑鼻 - 且后劲很大。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酒店里还有自酿的白露米酒售卖,后来逐渐消失。

南京人还有喝白露茶的习惯。茶树经过夏天的酷热 - 白露前后正是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味、尤其受老茶客喜欢。

家中存放的春茶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好接上。

吃得精美:蒸煮十样白,烹制带鱼饭

浙江苍南、平阳等地,人们在白露这天要采集“十样白” - 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能够滋补身体,对治疗关节炎有好处.

这十样白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同白露在字面上相应。而在文成县,老百姓认为白露时节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饭后不胃酸...

“白露天 - 带鱼满船尖。”白露节至,正是钓捕带鱼的大好时机.温州洞头县等海岛的渔民习惯煮带鱼饭请客。

你猜怎么着?当煮饭时,将鲜活的带鱼整条放在镬内用筏架晾着清蒸。待饭熟后,只见主人家一手抓住鱼头、一手抓住鱼尾 - 将带鱼悬空一抖 - 把全身的肉撒在热腾腾的米饭中,再用饭兜将饭粒与鱼肉拌匀,这时盛过来的“带鱼饭”~其味就可想而知了。

福州有个传统,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

其实吧,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但细想想却有道理,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更有甚者白露以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了。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