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
春分,是入春后的第四个节气日,对于春分的气候特点来说,这时节该如何养生呢?有什么养生的秘诀,养生时又该注意一些什么事情呢?春分时节又有哪些最适合养生食疗的食材,想了解的话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的有关内容吧!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春分
春分时节养生需要注意的事情
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天气、物候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为了大家的健康,一定要重视以下几点:
一、衣物增减有度,切勿爱美穿的太少
春分时节,天气渐暖,尤其是白天的温度上升很快。北方的街头也常见中午时人们只穿一件衣服,爱美的姑娘们更是不愿意穿得臃肿,有的甚至以及穿上了初夏的服装。寒从脚下起,乍暖还寒时,还是捂着点好。爱美的年轻人如果一定要穿的少,最起码也要保证裤子、鞋袜厚一些,上身衣物适当轻薄一些就可以了。“春捂秋冻”是老祖宗智慧、经验的总结,为了身体健康,春天减衣物还是要慢一些,少一些,以顺应季节变化。
二、调治老毛病,预防新疾病
春分时节,阳气已经比较强壮,万物复苏,生物们也都活跃起来,各种细菌、病毒在这一时节的繁殖很快,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肺炎、麻疹等高发疾病。这一时期,正是木旺之时,相应而言,金、土的力量难免削弱,所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方面老毛病发作的概率就比较大。一定要注意保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此时节阳气越来越盛,在故疾复发的时候,注意调养,“因势利导”,借此机会正好调治那些老毛病。
三、应对春困有妙招
春分时节,“春困”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每天午后,表现更为明显。如果这种症状的不到缓解,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的正常进行。午饭后稍微休息一会,在最困的时候,哪怕只是小睡十来分钟,也可大大缓解疲惫。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午睡半小时,上班族和学生,坐在椅子上打个盹也可。
晚上做一些有助睡眠的“功课”。晚饭后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睡前洗脸、洗脚、搓脚心。搓脚心有助于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疲劳,利于入睡。
四、春分饮食多吃时令菜少饮酒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告诫我们“不时,不食”,就是说,不是这个季节的菜果就不吃。时令菜也是“运气菜”。食物一要讲究“气”,一要讲究“味”。因为食物和药物都是由气味组成的,而药物、食物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食物,才能得天地之精气。春令时菜包括有养阳之用的韭菜助长生机的豆芽、莴苣、葱、豆苗、蒜苗;滋养肝肺的晚春水果,如草莓、青梅、杏、李、桑葚、樱桃等。
给肠胃放放假。人们的肠胃也需要休息。饭食吃进肚里,除肠胃之外,人体多个脏腑都要为之忙碌,就连大脑都要为之退让三分,首先要保证气血满足肠胃的需要,这就是饮食后会发生大脑昏昏然的原因所在。如果每周都能让肠胃有一个休息日,便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积存的毒素。在双休日只吃早晚两餐,或以稀粥、水果、蜜糖水代替一顿正餐的方法来减轻肠胃负荷。
同时,春季养肝少喝酒。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所以春天重在养肝。春天养肝的目的在于协调肝的阴阳平衡,在中医里,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大枣和山药就是不错的选择。酒伤肝肠,因此春季更不应饮酒。菊花茶、金银花甚至白开水才是适合春季的佳饮。
五、起居方面多留意
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经常消毒,杀死病毒。保持室内外卫生,角落和阴暗死角的污垢都要清扫干净,并经常消毒,杀死病毒,减少传染病的扩散。运动不宜太过激烈,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不久,外出运动锻炼需要循序渐进,不可太过激烈,以免身体不适应。
春分时节养生适宜吃的事物
春分时节宜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这样有助于人体应时知节,与自然相融合。春笋、菠菜、芹菜、韭菜、莴苣、葱、豆苗、蒜苗、木耳菜、油菜、等当季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以及鸡、蛋、牛奶、山药、莲子、银耳等营养丰富的温补食物,都适合这一季节进食。同时,食物搭配也很重要,在烹调上注意阴阳互补。食物分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在搭配、烹调时候,要充分考虑。比如说,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添加葱、姜、酒、蒜、醋等发热的调料,可缓解寒性食材的寒凉;在食用牛羊肉等发热食材后,就要配上一些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之功效。春天木旺,耗费的水分相对大,多饮用水、粥、汤,可清除肝热补充体内水分的流失。
春分时节的饮食,宜清补不宜浊补,大量气血外行,重补不易运化,清补则有利于轻清之气的通畅。并且,不同体质的人食疗方不同。
平和体质,就是人们说的正常体质,春分养生只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气虚体质,表现为虚弱,感到疲劳,常出虚汗,容易感冒。除了饮食上调养,还应适量多运动,因为运动对补气有作用。
阳虚体质,表现为手脚怕冷,胃部怕冷。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容易发生腹泻,应该科学膳食,注意温补。
阴虚体质,表现为皮肤干燥,手脚心发热,脸潮红,眼睛干涩,口易渴,大便易干结。可多吃点鸭肉莲藕汤、百合、芝麻。
瘀血体质,表现为有黑眼圈,女性痛经,年龄大的人血液黏稠,皮肤易出现瘀血斑点。适合吃一些紫菜、海藻、黑豆、柚子、山楂。
湿热体质,表现为易生粉刺和暗疮,有口臭,小便黄。可适量吃冬瓜、西瓜、芥菜、黄瓜、苦瓜、通心菜。
气郁体质,表现为情绪低落,易失眠。可以喝小柴胡汤、黄花菜鸡蛋汤、麦片牛奶。春分时节,郊游踏春很有效果。
痰湿体质,表现为人较肥胖,感觉肢体困重。该体质的人应多吃点冬瓜、萝卜、海藻、海带和薏米。
过敏体质,易起荨麻疹,易过敏,皮肤一抓就红。这种体质的人应该少吃海鲜与辛辣ciji 之物,少饮白酒。
春分时节养生秘诀
1、春暖花开仍要“暖脚”
春分以后,天气变化较大,雨水较多,甚至阴雨连绵,因此要注意及时添减衣被,做到“勿极寒、勿太热”,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因为脚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若全身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中医认为,春季易出现肝血不足,阳气升泄太过的现象,一旦遇到环境变化,情绪波动或不良ciji 时,易出现暴躁,过激,甚至失控,暴怒,尤其是原有精神fenlie 症、躁狂症、抑郁症的病人,以及日常精神压力大,长期焦虑紧张,过于敏感和易怒的人,受到的影响更大。春季是个“多事之春”。
2、“春分”多吃“春分菜”
春分时期的饮食很重要,裴智梅教授建议多吃“春分菜”,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令蔬菜、水果,才能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较高。如香椿芽、韭菜等,这些食物可弥补春季饮食中诸多的缺损和不足。比如韭菜,具有养阳的功效,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多吃豆芽、豆苗、莴苣等,有助于活化机体生长功能;而食用桑椹、樱桃、草莓等营养丰富的晚春水果,则能润肺生津、滋补养肝。
中医认为,春应于肝,春分节气更要注意养肝,协调肝的阴阳平衡,也关系到一年的养生保健。建议多吃甘味食物,以健脾补肝,如枸杞子、核桃、花生、大枣、龙眼等;芝麻、赤小豆、莴笋、淮山药、苹果、樱桃等。酒会伤肝,建议春季不宜饮酒,可泡菊花茶、薄荷、双花等能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
3、“春分”多拍打胆经
建议大家,春分时节,阳气生发,大地上的所有生物都已强壮起来,包括细菌在这一季节繁殖的很快,所以流行性传染病很多;体弱的人容易生病。有旧病的人容易复发,所以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尤为重要。
这个季节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有所选择地活动。比如身体虚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老年人与小孩最好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活动,以免被传染上疾病,晨练不宜太早,应选择在太阳出来的时候锻炼,运动量也不宜太大,应以刚微微汗出为度。不要强行做一些不适应的运动,以免损伤身体,引起疾病。
4、春分节气应重视“养生按摩”,大家可每天坚持按揉,拍打胆经上的风池、肩井、风市穴3分钟;每天坚持按揉,两侧太冲、鱼腰和太溪穴,每穴3分钟;每天坚持拍打胆经,大腿外侧由下向下拍打,每天5分钟左右;每天坚持热水泡脚;每天坚持用木梳梳头,最好100下,由前向后,由左向右,由右向左。
-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惊蛰
- 下一篇:二十四节气养生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