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特点,冬至三侯

时间:2016-10-29 13:53:39     编辑:Ky02
20

  “冬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人们又称之为是“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冬至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 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关于冬至开始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冬至气候特点有哪些?冬至三侯怎么划分的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冬至的特点,冬至三侯

冬至的特点,冬至三侯

  

  冬至开始的时间

  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气候特点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四川省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然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少,但是地面过去长期积累的热量,还在继续散失,近地层气温尚未降至最低,所以这时还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

  民间俗曰:【一九二九怕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开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期间,川西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过,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即使在当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气温仍然在10℃以上,真可谓秋去春平,全年无冬。

  

  冬至三侯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初候,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二候,麋角解。说见鹿角解下。

  三候,水泉动。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今一阳初生故云耳。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