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特点,立夏三侯

时间:2016-10-28 11:41:10     编辑:Ky02
20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节气是第七个节气,正所谓“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那么“立夏”开始的时间是在几月几号,“立夏”气候特点有哪些,其立夏三侯怎么划分?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立夏的特点,立夏三侯

立夏的特点,立夏三侯

  

  立夏开始的时间

  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立夏气候特点

  顾名思义,立夏是指夏季开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时间实际上并不一致。按气候学上以五天平均气温高于22℃为夏季的标准,立夏前后,四川盆地南部刚跨进夏季;盆地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还处于“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时节;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可谓夏日炎炎了。

  《易纬》有立夏“电见”之说。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于4月上、中旬,“电见”无须等到立夏。立夏以后,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积栽插的需水关键期,大雨来临的早迟和雨量的多少,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此时如不下较大的雨,那些无水灌溉的农田就无法犁耙栽秧。(算命www.bmfsm.com)

  据气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大雨开始期,盆地东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东南部为100至200毫米,西北部为75至100毫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开始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头。这段时间,正当盆地收获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别要注意多变天气的影响。晴天要及时抢收,雨天应抓紧栽插,连阴雨天气须提防小春收获物生芽、霉烂,还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温对早稻的危害。

  立夏三侯

  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初候,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 音斛】。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故《说文》称鼫为五技之鼠。《古今》注又以蝼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为臭虫,陆德明、郑康成以为蛙,皆非也。

  二候,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 一名曲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三候,王瓜生。《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鵶瓜,今药中所用也。《礼记》郑元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陶隐居以辨其谬,谓菝葜自有本条,殊不知王瓜亦自有本条。先儒当时如不检书而谩言者,可笑。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