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惊蛰作为我国二十四节气里面的一个,对于在什么时间段你可否知道呢?惊蛰的民间习俗又有哪些你又可否知道呢?想了解关于惊蛰的民间习俗有哪些的话就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惊蛰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什么是惊蛰
传统历法是将全年分为四季二十四节气,四季就是春、夏、秋、冬,节气则是立春、清明、立秋、冬至等,惊蛰是春季的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阳历3月5、6或7日。按字面解释,“蛰”指冬眠,“惊蛰”是指蛰伏在泥土中的生物开始出土活动。
惊蛰时节万物复苏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它以物候现象特征为名。“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思是说,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惊蛰前后,天气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出现,雨水渐多。惊蛰地气通,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各种微生物能开始生长繁殖,其中也包括哪些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
祭白虎化解是非
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风水习俗“打小人”
因为惊蛰时节的特性,也就形成了一些与远离病虫害相关的习俗。比方说山西的惊蛰吃梨、山东的生火炉烙煎饼,用烟火熏燎死害虫,以及广西的“炒虫”等。而进一步引申惊蛰“除害”的习俗,则当属广东、港台、东南亚等地的祭白虎、“打小人”。
祭白虎习俗,相传是这样的:说以前人们认为惊蛰这天,白虎会出来吃人,为保平安,便要在惊蛰日举行祭祀,求上天保佑,不要让白虎出来害人,还用猪肉去喂白虎,以求塞住虎口。
打小人,一般在三叉路口、桥底、路旁、山边等阴暗的地方进行, 相传这样的地方煞气大,较易招惹鬼神,克制小人。
虽然打小人在平时也可以进行,但在惊蛰这天打小人,具有特别的寓意,据说效果也最好。因为惊蛰的时候,害虫益虫虽然都出来活动了,但这时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没形成气候,比较好打。小人也一样,在小人未成气候之前给予迎头痛击,可以起到压制小人、打击小人,让小人远离的作用。
打小人的具体做法各地有所不同,有的是请专人进行,有的则是由自己进行。
如果觉得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总有人捣乱,感情中有第三者入侵的迹象,不妨试试惊蛰打小人。
招来贵人,增旺运势
有贵人帮扶,自然是行事顺利,身心舒畅。谁都希望有贵人相助,那么,在惊蛰时节采取一些招贵人的措施,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1、佩戴水晶饰物
紫色晶石具有招贵人的能量磁场,佩戴紫水晶饰品,有助于招来贵人相助。
2、佩戴、摆放与自己生肖相合的饰物
借助生肖之间相合、三合的关系,摆放或佩戴与自己生肖***或者三合的生肖饰物,有助于招来贵人,相助自己。
3、净化周边环境,为贵人降临创造磁场
干净整洁的环境,是好风水的要点。要想招来贵人,就要经常保持周围环境的洁净。
以上就是关于对惊蛰的风水习俗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能够时时关注古人留下的经典文化。
- 上一篇:二十四节气歌
- 下一篇:立春的民间习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