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立秋是哪天,2020立秋是几月几日

时间:2016-09-26 17:41:04     编辑:noble
20

  立秋是秋季的首座个节气日,也是代表着进入秋季的意思,而立秋节气有哪些习俗你了解吗?2020年的立秋是几月几日呢?想了解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看吧!

2020年立秋是哪天,2020立秋是几月几日

2020年立秋是哪天,2020立秋是几月几日

  2020年立秋的具体时间

  2020年立秋时间:8月7日 09:06:03,农历 2020年六月(小)十八

  不同年份的立秋时间介绍

  2021年立秋时间:8月7日 14:53:48,农历 2021年六月(小)廿九

  2022年立秋时间:8月7日 20:28:57,农历 2022年七月(小)初十

  2023年立秋时间:8月8日 02:22:41,农历 2023年六月(大)廿三

  2024年立秋时间:8月7日 08:09:01,农历 2024年七月(大)初四

  2025年立秋时间:8月7日 13:51:19,农历 2025年六月(大)十四

  2026年立秋时间:8月7日 19:42:26,农历 2026年六月(大)廿五

  2027年立秋时间:8月8日 01:26:27,农历 2027年七月(大)初七

  2028年立秋时间:8月7日 07:20:50,农历 2028年六月(大)十七

  2029年立秋时间:8月7日 13:11:22,农历 2029年六月(大)廿八

  2030年立秋时间:8月7日 18:46:56,农历 2030年七月(大)初九

  2031年立秋时间:8月8日 00:42:31,农历 2031年六月(大)廿一

  2032年立秋时间:8月7日 06:32:16,农历 2032年七月(大)初二

  2033年立秋时间:8月7日 12:15:17,农历 2033年七月(大)十三

  2034年立秋时间:8月7日 18:08:37,农历 2034年六月(小)廿三

  2035年立秋时间:8月7日 23:53:49,农历 2035年七月(小)初四

  立秋是什么意思

  立秋英文翻译:the Beginning of Autumn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

  立秋时,北斗指向西南。太阳黄经为135°。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立秋三侯

  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算命www.bmfsm.com)

  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立秋介绍

  立秋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由于各地纬度、海拔高度等的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秋季的。按照气候学上以候(5天)平均气温在10℃至22℃之间为春、秋的标准,在我国除了那些纬度偏北和海拔较高的地方以外,立秋时多未入秋,仍然处于炎夏之中,即使在东北的大部分地区,这时也还看不到凉风阵阵、黄叶飘飘的秋天景色。对于地处中亚热带的四川盆地来说,常年8月暑气犹重。气候资料统计表明,盆地要到9月中、下旬方才先后进入秋季;在全年皆冬或者冬长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和高山地区,说不上秋季什么时间开始。立秋以后,我省盆地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盆地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盆地,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秋天”就要到来了。

  立秋都有哪些习俗

  立秋节

  立秋节,也称七月节。时间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开始。在周代是日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见《礼祀·月令》)。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宋代,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的风俗(见《临安岁时记》),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以验夏中之肥瘦。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秋忙会

  立秋都有哪些习俗,秋忙会是立秋习俗之一。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啃秋

  城里人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啃,就是啃秋了。而农人的啃秋则豪放得多。他们在瓜棚里,在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着红瓤西瓜啃,抱着绿瓤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秋社

  立秋都有哪些习俗,秋社也是立秋的习俗之一。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摸秋

  夏历八月十五日,是为中秋节。这天夜里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在小姑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瓜架、豆棚下,暗中摸索摘取瓜豆,故名摸秋。俗谓摸南瓜,易生男孩;摸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按照传统风俗,是夜瓜豆任人采摘,田园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归家再迟,家长也不许非难。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那时人们对健康的评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标准,瘦了当然需要“补”。等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时,就要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贴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