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月老的故事
月老即月下老人在 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主管着世间男女婚姻,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只要他用囊中红绳把世间男女之足系在一起,即使“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他们也会成为夫妻。
【月下老人】是主管人世间男女婚姻之神,也就是媒神,又称【月老】。月老童颜鹤发,手执一书,书中记有天下男女姻缘;随身一袋,内装红线以系夫妇之足,奔驰在非烟非雾中。月老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月老今已成为媒人的代称。
月老的形象最早典出《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唐朝韦固年少未娶,某日夜宿宋城,在旅店遇一老人,靠着一口布袋,坐在月光下,翻看着一本书,像在查找什么。韦固问老人家在翻查什么 ? 老人答到﹕「天下人的婚书。」韦固又问袋中何物 ? 老人说﹕「袋内都是红绳,用来系住夫妇之足。虽仇敌之家,贫富悬殊,天涯海角,吴楚异乡,此绳一系,便定终身。」----这就是流传千人的俗语「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来历。
韦固十分惊奇,忙打听自己的婚事。月下老人翻书查看,笑着对他说﹕「足下的未婚妻,就是店北头卖菜的老太婆的三岁女儿。」韦固一听勃然大怒,悻悻返回店中。十年之后,韦固因立军功迎娶相州参军的女儿,韦固才知道此女正是过去月下老人提及的三岁小女。韦固见天意不可违,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宋城的县宰知道这件事后,把那间客栈定名为「定婚店」。牵红线的老人,从此称为「月下老人」。
月老主官人世间的婚姻,谁与谁能成夫妻,都是月下老人事先用红绳系足选定的,所以民间多有给他塑像、立庙,以求佑护的。旧时杭州的西湖边上,便有一座月下老人祠,怀春的少女,慕偶的寡男,进去烧香、抽签、许愿的,络绎不绝。祠中的神签,共有66支,其中有:“关关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等 ,都极为巧妙地点出了人们对月下老人祈求的主题。
相传是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月下老人的诞辰,所以这时候会有很多还未找到对象的人,都会前往庙里参拜,祈求月下老人早日赐得一段好姻缘,有些得到愿望的信徒,也会携带喜饼或是喜糖前往还愿。
月老灵签,可以向月老求签占卜姻缘和感情,祈求月下老人为您牵红线。这就是千百年来许多人供奉月老的原因。
有不少月老祠,其中杭州月老祠堂,为有史可查最早供奉月老的场所,始建于唐宋,据《西湖笔丛》记载,古时杭州的“月下老人祠”,原在孤山。祠内正中有月老塑像一尊,手执“婚书”,神色和蔼,似在祈求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楹联丛话》说,月下老人祠有副金书妙联,是集古代剧本《琵琶记》、《西厢记》的成句而成:“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明朝时期,“白云上人”在南宋御园“翠芳圆”旧址建庵,起名“白云庵”。
清朝时期,“月下老人祠”迁入其中,更名为“月老祠”,***
又更为“月老祠堂”。
白云庵不是尼姑庵,里面都是清修的僧人、道人。清末,这里曾经成为“***党人”的秘密据点,***、***、***等都在白云庵有过活动。思想进步的道人僧侣也加入了反清组织,辛亥***胜利,白云庵名极一时。后经历抗日展成,白云庵被日寇焚毁,月老祠堂也未能幸免,后于1946年重建。
建国后,著名道长岳崇岱途经杭州,到白云庵月老祠讲道,仔细研究了白云庵月老祠的历史及所在方位,为求免于**袭扰,保一方平安,遂根据易经五行,及其建筑风格,更名为“月老祠堂”。随着西湖景区对外开放,游客越来越多,白云庵已不适合清修的需要,月老祠堂的道人便移居杭州周边,继续潜心修行。月老祠堂也逐渐被人淡忘。
- 上一篇:月老的红线
- 下一篇:六爻占卜算命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