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姓,姓谢的名人

时间:2016-10-22 15:09:31     编辑:Ky02
20

  “谢姓”汉族百家姓氏之一,谢姓的起源说法有很多种,而得姓始祖是“申伯”。那么您知道关于谢姓家谱、谢姓名人信息有哪些吗,姓谢的男孩起名与女孩起名好听的名字有哪些呢?下面不妨快来看看相关的文章吧!

谢姓,姓谢的名人

谢姓,姓谢的名人

  

  谢姓

  谢姓主要有两个来源:任姓和姜姓。传说中任姓谢氏至少已有3500年的历史了,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姜姓谢氏已有2800年的历史了,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金华东西谢营村,尊奉炎帝(姜姓)第六十三世申伯(西周末年)为得姓始祖。

  谢姓最早活跃于河南南部。楚人灭申并迁谢姓族人于淮河上游,从此,谢姓族人开始了南迁的历程,春秋时期,谢姓已经迁到山东、湖北、湖南等地。战国时,扩展到四川和贵州并汇容到当地的少数民族。汉晋时谢姓已播迁到陕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等地。三国至南北朝时,谢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唐朝时,谢姓始入福建。到明朝开始进入广东,并且发展到** ,成为东南地区的名氏大姓。

  历史上谢氏的主要聚集地有唐河、南阳、永昌、会稽、下邳、九江、章陵、陈郡、阳夏、康乐、东山、梅县、大埔等。

  根据2013年百家姓排名,谢姓的人口已达到1000余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7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湖南三省,大约占谢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河南、四川、福建、安徽、湖北、广西、** 七省区,又集中了37%的谢姓人口。血型分布:O型占36.4%,A型占29.2%,B型占26.4%,AB型占8%,谢姓以郡望为堂号外,还有威怀、安晋、东山、宝树堂号。

  谢姓拥有南洋谢氏总会、泰国谢氏宗亲总会、世界谢氏宗亲总会等宗亲会。

  谢姓起源

  传说中源于黄帝部落:“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

  传说中源于谢国,任姓,黄帝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至周朝亡国,其地为申伯封邑,申伯后人以国名为姓氏。黄帝之后的谢姓,在“夏商周”三代之际几乎湮灭(三代之际微不见)。

  源于炎帝部落:现代谢氏公认的始祖申伯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后裔申伯后裔的封地谢邑,属于以国名为氏。申国王族子孙以地名为姓氏者,称谢氏,是为河南谢氏,史称谢氏正宗。现代谢氏族人绝大多尊奉申伯为得姓始祖。

  改姓直勒氏

  隋末唐初文学家谢偃(?—643年) ,本姓直勒氏,祖孝政,为北齐散骑常侍,改姓谢。

  复姓谢丘氏

  源于姬姓,出自周宣王封支子的封地谢水,属于以居邑为氏。西周时期,周宣王姬静曾经封支子于洛邑西南的谢水之滨[0]  。到周平王姬宜臼东迁洛邑后,这部分族人也随之东迁至龚邱(古兖州,今山东宁阳)。为了纪念故地,周宣王的庶子将新封的龚邱地方也称作谢丘,后有一部份族人以居邑谢丘为姓氏,称谢丘氏, 春秋鲁有谢丘章。战国以后再也不见史料记载。

  射、谢:通假字

  在史籍《汉书》中,颜师古更认为:谢氏是射氏的一个分支。战国墨家谢子(前331-前288),又作祁射子,山西省太原人。

  东汉末,大鸿胪谢服,奉旨出征。天子以为将军出征姓谢名服不祥,将其改姓射名咸。从此谢服及其谢子登、谢援便不再姓谢而姓射了。

  源于蒙古族汉化(有证明身份 区别)

  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蒙古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清朝时期,一些蒙古部落在摆脱了厄鲁特蒙古噶尔丹汗的控制后,归附于满清政权。清机构 组建了蒙古八旗。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伯苏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别速惕部后裔,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eisu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谢氏。

  陈蒙古八旗萨拉氏一支祖上萨拉·白达色,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到辽宁丹东凤城牛庄落户,后取其名首字谐音汉字“白”为氏,萨拉·白达色的弟弟萨拉·黑达色则携眷至丹东岫岩地区落户,取汉字“谢”为氏,隶属于镶蓝旗蒙古。今后裔散居于岫岩哈达碑、偏岭、凤城大堡、石城、宽甸长甸等地。

  巴尔虎旗蒙古中的谢京氏族,原居喀尔喀地区,因遭受厄鲁特蒙古噶尔丹族的迫害,率巴尔虎族万余人南下,游牧于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清廷准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并独竖一旗,称蒙古九旗。取原姓首字谐音汉字“谢”为氏。

  蒙古兀良合部的锡勒朱徳氏族、哈日玛赤氏族,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多冠汉姓为谢氏、邢氏。

  源于满族汉化(有证明身份 区别)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萨察氏,亦称沙岔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撒铲部,以姓为氏,满语为Saca Hala,汉义“头盔”,世居瓦尔喀浑春(今吉林珲春)、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谢氏、隗氏、白氏、魁氏等。其中,谢氏为乾隆大帝钦赐之姓,专用于具有官身之萨察氏族人。

  满族沙拉氏,亦称萨加拉氏,满语为Sala Hala,世居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海岸则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等地,后多冠汉姓为谢氏、边氏、查氏、沙氏、程氏、山氏、白氏等。

  满族苏拉喇氏,亦称松佳拉氏,满语为Sulara Hala,世居黑龙江流域,后多冠汉姓为谢氏、松氏等。

  满族锡尔馨氏,亦称谢京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锡尔沁部,以姓为氏,满语为Sirhin Hala,世居和托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谢氏、金氏等。

  谢姓家谱

  谢家最早见于记载的家谱,是南朝人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时引用的《谢氏谱》,其中又分为《陈郡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前一种家谱在书** 引用七处,后一种引用一处。从全部引文综合分析,这两种家谱的基本内容,包括东晋时两族谢氏人员的名讳、字号、承属关系、官爵、姻娅、子女、子女婚配等等。当时的社会特别重视谱牒,不仅朝廷选官要查寻家谱,而且社会上嫁女择婿也要以家谱为据。为防止假冒, 还专门成立有家谱局,社会上也有专门编撰和研究谱牒的世家。所以谢氏最早的家谱,有可能是根据谢氏提供的资料由官府修成的,时间最早不会超过东晋建国以后。《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大概出自当时的官谱。至于《隋书·经籍志》中收录的《谢氏谱》十卷,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家谱,即可能出自谢氏族人之手。但遗憾的是今天已经无法看到了。目前所见谢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谱,是宋朝人汪藻根据《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及隋朝史书编辑的《世说·陈郡阳夏谢氏谱》。全谱包括世系表、正文、别族、人名考补四个部分,收录三国至隋陈郡谢氏94人,附录会稽谢氏4人。这部家谱的现存最早刊本,藏于***,与宋本《世说新语》汪藻《叙录》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锣版影印的形式与《世说新语》联合发表。[19] 

  至2008年3月, 已发现共有谢氏族谱1000多部,其中** 档案机构藏谱目录168部,泰国2部,藏于民间未发现的族谱应数量应在1万册以上,可见谢氏谱牒资料是相当丰富的。这些族谱,存有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名人作的序数十篇,其中著名的有宋代《苏公老泉赠谢氏谱序》、黄庭坚《谢氏世谱序》、苏轼《谢氏宗谱谱序》、朱熹《谢氏宗谱序》、彭龟年《谢氏旧谱序》、***《江西信州叠山谢先生谱序》、谢枋得《修辑族谱原序》及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为福建长乐谢氏宗谱所写的序。

  姓谢的名人

  谢安:(320~385)字安石,东晋阳夏人。少有重名,征辟皆不就,隐居东山,年四十余,始出为桓州司马。淝水之战任征讨大都督,克敌有功,累官至太保,卒赠太傅,故世称谢太傅。

  谢玄:(343~388)东晋名将,谢安侄子,阳夏人,字幼度,具经国才略,以精锐八千,破前秦苻坚百万大军于淝水,拜前将军,封康乐县公,卒谥献武。

  谢缵:魏朝时典农中郎将。陈国阳夏人(今河南省太康)迁居会稽山阴,生子衡,官为国子监祭酒,寓居于始宁之东山(会稽在隋朝有建郡治),谢缵实为会稽东山一脉之始祖,其后人遂有会稽郡之称。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谢鲲子,东晋太傅谢安从兄,陈郡阳夏人,东晋名臣,曾从后赵国夺得玉玺,政绩卓著。

  谢赫:南齐著名画家,著有《古画品录》,提出了 绘画史上“六法”,成为后世画家、评论家、鉴赏家所遵循的法则。

  谢翱:字皋羽,一字皋父,长溪(今属福建省福安)人,后徙居浦城(今属福建)。南宋爱国主义诗人和散文家。著有《唏发集》、《天地间集》等。(算命www.bmfsm.com)

  谢迁:浙江省余姚人,明朝贤相,三朝元老。成化十一年中状元,授修撰职。明孝宗时,以少詹事入内阁,参预机务,随即加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辅政时天下皆称之为贤相。武宗嗣位,加少傅,后以年老而辞归。卒谥文正,著有《归田稿》。

  谢丕:字以中,号汝湖。是明代著名大学士谢迁(谢阁老)的仲子。于明代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年)举顺天乡试首座名(解元),第二年三月,即弘治十八年(1505年)三月考取乙丑科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探花)授编修。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卒赠礼部尚书。

  谢榛: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山东省临清人,明代文学家、诗人、诗论家,为“后七子”的初期代表人物,著有《四溟集》和《四溟诗话》等。

  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省)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易、书、诗三传行于世,并著诗文六十四卷,但大多失传,明代辑有《叠山集》五集,现存于弋阳县图书馆。著有《文章轨范》、《叠山集》等。

  谢婉莹:笔名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作家,福建省长乐人,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是一位参加过甲午**的爱国海军军官。在海浪、舰甲、军营中冰心度过了着男装、骑马、射击的少年生活。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更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1914年就读于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五四”时期,在协和女子大学理科就读,后转文学系学习,曾被选为学生会文书,投身学生爱**动。1921年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学,专事文学研究。曾把旅途和异邦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举世为之瞩目,至今仍然声誉不衰。1926年回国后,冰心相继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1929年至1933年写有《分》、《南归》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抗战期间,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抗战胜利后到***,1949-1951年曾在东京大学新 文学系执教。1951年回国后,除继续致力于创作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曾任 民主促进会 名誉主席、 文联副主席、 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 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

  谢姓起名

  谢姓男孩起名

  谢阿湘 谢啊啊 谢艾霓 谢艾佚 谢爱国 谢爱含 谢爱华 谢爱菊 谢爱林 谢爱松 谢安邦 谢安帮 谢安迪 

  谢安明 谢安宁 谢安平 谢安然 谢安心 谢安昕 谢安欣 谢安忆 谢安羽 谢岸流 谢岙尚 谢傲辉 谢百三 

  谢柏林 谢邦彦 谢宝昌 谢宝定 谢宝眉 谢宝诺 谢宝芩 谢宝璇 谢宝仪 谢宝珍 谢保群 谢北方 谢贝乐 

  谢贝萌 谢贝潼 谢蓓蓓 谢蓓华 谢蓓蕾 谢本初 谢本仙 谢本忠 谢必开 谢必雄 谢碧荣 谢碧雄 谢壁瑕 

  谢壁羽 谢璧琦 谢璧琪 谢璧伊 谢滨如 谢缤辉 谢冰冰 谢冰清 谢冰鑫 谢冰岩 谢丙胜 谢丙寅 

  谢秉霖 谢秉胜 谢秉轩 谢炳城 谢炳胜 谢炳守 谢炳寅 谢波波 谢波勇 谢波涌 谢伯言 谢伯彦 

  谢伯阳 谢泊雍 谢博涵 谢博伟 谢博雅 谢博毅 谢博宇 谢博裕 谢博泽 谢步时 谢才安 谢才强 

  谢才兴 谢才秀

  谢姓女孩起名

  谢阿娜 谢皑琳 谢皑美 谢蔼媛 谢艾莉 谢艾丽 谢艾琳 谢艾玲 谢艾雪 谢艾妍 谢艾媛 谢爱芬 谢爱红 

  谢爱娟 谢爱琳 谢爱玲 谢爱萍 谢爱琴 谢爱雪 谢爱英 谢嫒琳 谢暧琳 谢安芬 谢安娜 谢安冉 谢澳洁 

  谢白雪 谢佰娟 谢柏琳 谢柏梅 谢柏文 谢邦梅 谢帮红 谢包英 谢宝花 谢宝娟 谢宝玲 谢宝倩 谢宝琴 

  谢宝婷 谢宝文 谢宝雪 谢宝英 谢宝莹 谢宝颖 谢宝玉 谢保文 谢贝倩 谢贝玉 谢蓓莉 谢蓓萍 谢蓓文 

  谢本玉 谢碧娥 谢碧红 谢碧洁 谢碧娟 谢碧玲 谢碧霞 谢碧怡 谢碧莹 谢碧颖 谢壁茹 谢变霞 

  谢表霞 谢彬艳 谢彬颖 谢冰洁 谢冰玲 谢冰萍 谢冰倩 谢冰蓉 谢冰茹 谢冰文 谢冰秀 谢冰妍 

  谢冰艳 谢冰燕 谢冰莹 谢冰颖 谢秉玲 谢秉文 谢炳丽 谢博文 谢博悦 谢卜文 谢步红 谢才娟 

  谢才文 谢采莉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