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的美食文化
瑶族的人民以前主要是以杂粮为主食的,目前就是以大米为主食。瑶族有很多的美食、各个美食都很有特色,每一个美食让人看了都很有食欲~瑶族喜喝甜酒...
凡有宾客临门,主人先敬上一杯甜酒。还有一种瑶族女人坐月子时喝的甜酒~它跟一般的甜酒不一样,煮时需加姜片、红糖与鸡蛋,是很好的滋补品。
一起看瑶族的美食文化!

瑶族的饮食
瑶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辅以红薯、芋、麦、粟、高粱、木薯等杂粮...蔬菜有冬瓜、南瓜、水瓜、萝卜、白菜、芥菜、辣椒、茄子、豆角、大苋、眉豆等。
有时采集野生苦斋、野蕨、木耳、香信、竹笋做菜.肉食来源主要依靠自己饲养鸡、鸭、猪、羊、牛等禽畜。瑶族男子喜欢狩猎,农闲时上山猎回黄猄、山猪 - 雉鸡、野兔等野味是肉食的补充!
在饮食上~除同汉族有共同的习惯外~还有自己特有的食品。
常吃的蔬菜有好些瓜类、豆类、青菜、萝卜、辣椒~还有竹笋、香菇、木耳、蕨菜、香椿、黄花等。瑶族地区还盛产不同种类的水果。
说实话,蔬菜常要制成干菜或腌菜...云南的一些瑶族喜欢将蔬菜做得非常清淡,基本上是加盐白水煮食。有的直接用白水煮过之后,蘸用盐跟辣椒配制的蘸水、以保持不同种类的区别蔬菜的原味;
肉类也常要加工成腊肉。
瑶族人喜爱吃腌制食品.“鸟酢”,是瑶族独具风味的着名食品,用鸟肉腌制而成。将捕获的鸟去毛洗净、晾干~拌以米粉及食盐 - 放入一个小口瓦坛内、用芭蕉叶封住坛口,数日后即可取食。
瑶家人常用“鸟酢”来招待贵客。有时,还用这种方法腌制猪、牛、羊肉等.瑶族人也喜欢吃虫蛹,常吃的有松树蛹、葛藤蛹、野蜂蛹、蜜蜂蛹等。
瑶族人还喜欢利用山区特色自己加工制作蔗糖、红薯糖、蜂糖等。
瑶族人大都喜欢喝酒,一般家中用大米、玉米、红薯等自酿,每天常喝2、3次.云南瑶族喜用醪糟泡制水酒饮用,外出时~常用竹筒盛放饮时对水。
瑶族人还喜用桂皮、山姜等煎茶 - 认为这种茶有提神、清除疲劳的作用。很多地区的瑶族喜欢打油茶~不但…还自己天天饮食~同时用油茶招待宾客!
逢清明节时,各家各户都要做染色花饭吃...
宴客有号称“瑶家三礼”的“敬茶洗澡接风酒;全寨公宴贵宾的”碗酒串肉“;
山珍野味杂陈的”献鲜“;以名珍”水龙肠“接风的”龙肠席“等。
还有调解民事纠纷的”上门挂红酒“,宣布断交撵人的”炒豆煮蛋“。
其中,不少食俗挺有意趣,比方说求婚带一包肉与两葫芦米酒,女方同意便收肉不同意则刺破葫芦;择婿常有”埋蛋“之举,视其变化决定取舍;
姑娘出嫁向乡邻分赠焦黄豆;离婚仪式为”破竹筒“~离婚双方各提一筒酒,交换饮毕砍破竹筒后就此跟气分手...
崇拜盘瓠的瑶人禁食狗肉跟龟肉;崇拜密洛陀的瑶人禁食母猪肉跟老鹰肉;绝大部分瑶人禁食猪肉与蛇肉;产妇分娩后头几天禁食猪油;
祭神忌用狗、猫、蛇、蛙;猎兽后必须先祭奠山神才可分割食用!
瑶族的美食有什么
炕猪肉
亦称烤火肉,这是瑶家最常见的菜色。春节前夕杀猪宰牛,家家都制作烤火肉...其用料除猪肉外,还有牛肉、黄猄肉、山羊肉等.
制作方法:把肉等切成长条形用生盐腌2—3天、用温水洗过 - 再用竹篾或藤串起一端,挂在烧过水做过饭的余炭烘热的灶腔内,将铁锅反盖在灶上、如此烤上7—10个晚上,烤肉变得干爽,然后包裹好~挂在火炉塘上方的烟棚熏烟,又称熏肉,肉质长年不变 - 肥肉爽而不腻,瘦肉则越嚼越鲜甜香可口。
猪红香肠
用猪血、粉肠、盐、葱花等。制作方法:将鲜猪血搅拌,渗入少许米浆,调以食盐,葱花和瑶山特有的香草等配料,而后灌入猪粉肠内,每隔一尺长用细绳将头尾系紧、放入锅内用文火煮即成、滑而不腻、风味有特色.
香粳烤肉饭
香粳米是瑶山的特产 - 用以做饭,柔软、香醇.用料:香粳米,大蒜苗、盐、酱油等。制作方法:先将烤火肉切成肉丁,加些蒜苗等配料,炒至半熟,铲起待用。
香粳米饭煮至水干蒸气上升时,将配料倒在饭面上,10分钟后拌匀即可!饭香四溢.
竹筒饭
说实话,瑶家人往野外耕作或伐木时的午饭。用料:大米、酸咸菜,烤肉等。制作:用刚砍来的新竹 - 截成一端留节作底的竹筒、用水洗净,完了把充分浸泡的大米和咸菜烤肉等 - 放入竹筒内,以竹叶或树叶相隔,湿泥封口~放进明火堆煨饭至熟~取出竹筒~劈开 - 饭软清香~还略带新竹的芬芳!
野蕨糍
蕨是野生植物、蕨芽如大蒜蕊、筷子大小、撕去皮毛~切成寸长、加调料煎炒,鲜甜嫩滑.野蕨含丰富的淀粉,挖根捶烂,经过滤沉淀~去清水留浆粉,晒干留用。
制作时,以水开浆,调入白糖、蒸熟即成蕨糍,软滑可口,别具风味。
酿竹笋
用笋芽、肉丝、冬茹、木耳、葱花等...制作方法:先将竹笋剥净过水~切成两半~完了把肉丝、冬茹、葱等与成肉末酿进笋内,用蒸笼蒸熟或用油锅煎成,鲜甜脆嫩。
大苋焖豆腐
大苋,别称“大韭菜”,瑶家人把它种在山溪水坑旁,略加草木灰,便生长茂盛,割之再生~一茬又一茬,是山区不一样的一种蔬菜!
用料:大苋、水豆腐、盐油、酱等佐料。制作方法:先将大苋用油爆炒片刻起锅备用 - 接着煎水豆腐,待豆腐两面煎成焦黄状~就是把大苋铺在豆腐面上~加水煮滚,大苋吸入了豆腐的清鲜,豆腐渗入了大苋的香味,芳香清爽。
苦斋鸡汤
“苦斋”是山中野菜,用料:苦斋菜、鸡肉、生姜、水、盐油。制作:先进苦斋菜用开水敞过再清水泡浸,捞起晾干水...
做汤时,先把苦斋菜放入水中,煮滚,再放入鸡肉、姜、盐油,片刻即成,其味鲜苦甘清香。
天鹅菇鲜汤
天鹅菇,又称松树菇,在松树林中生长盛产期为农历三月及十月刚长出地面的菇子 - 肉厚鲜嫩。用料:鲜鱼或鲜肉、松树菇以及佐料。
制作:将菇子洗净后放入锅内略炒一炒,加盐后再炒出汁、即可放水~煮沸后再加肉丝滚两滚即可上席,汤清甜芳香。
水酒 瑶族嗜酒,多为自酿低度的米酒!一种是粳米所酿白酒,另一种是糯米酒。也有用玉米或木薯酿造。
瑶族的小吃
瑶族饮食盛行一种“打油茶”的小吃,做法是以油炒泡开山茶叶,煎成浓汤,再加食盐调味,然后用以冲泡炒米花,具有特殊对待的风味。
瑶族主要分布在 的广西、云南、广东等省,人口约有230万。瑶族由于分布较广,支系繁多、一般按居住的地区和服饰的各式各样分有“盘古瑶”、“过山瑶”、“茶山瑶”、“红头瑶”、“白裤瑶”等三十多种有区别的支系。
“盘古瑶”、“过山瑶”、“茶山瑶”是按居住的地区来命名的、“红头瑶”由于喜欢在头上捆扎红色的头巾而得名 - “白裤瑶”则归咎于喜欢着白色长裤而得名.
由于支系比较复杂,近一半的瑶族人使用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五分之二的瑶族人使用的语言属于苗语支~还有的属于壮侗水语支、一般瑶族人通用汉文...
瑶族饮食盛行一种“打油茶”的小吃,做法是以油炒泡开山茶叶,煎成浓汤~再加食盐调味,然后用以冲泡炒米花~具备例外的风味。
- 上一篇:瑶族的药浴是什么意思
- 下一篇:瑶族小吃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