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传统民族风情

时间:2016-11-24 14:18:04     编辑:ky04
20

蒙古族是我国比较出众的一个少数民族~我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蒙古包吧 - 而你们知道蒙古族的传统民族风情是有什么吗?!

着时候老师 就分享一些关于蒙古族的传统民族风情给大家,可以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蒙古族的传统民族风情

蒙古族的传统民族风情

蒙古族饮食风情是如何

饮食 蒙古族主要饮食有手抓肉~即将牛、羊肉切成适当的小块,放入锅内加水同食盐烹煮、有的也配以佐料,开锅后即可捞出食用.

风干肉是把肉切成细条,撒上盐沫,风干保存,以备春季或外出食用...灌肠有肉肠、血肠、面肠~肉肠灌人剁碎的羊心、肝、肺与肋部软肉,血肠灌人牛羊鲜血~面肠灌入面粉加动物油脂 - 煮熟后食用。

酥油、蒙古语称"桃思",系用鲜奶加一定数量酸奶作酵母打制而成的...吃炒面或喝茶时,加入酥油 - 味香且富有营养。

奶酪也叫奶豆腐,是将取过酥油的奶水煮熟,使水分与奶酪分开、接着再倒入粗布袋内挤去水分 - 晾干后食用。炒面系将青稞炒熟后用石磨碾碎的熟青稞粉,吃时加茶水、酥油、奶酪、用手拌匀即可,如加入碎糖,更香甜可口。

奶酒系用马奶或羊奶酿制而成的~再说蒙古族群众也喜欢饮用白酒。茶是蒙古族群众生活必需的饮料,都兰蒙古族多饮茯茶、茶有奶茶、清茶、酥油茶之分,茶水中加入某种成分即为某种茶。

水饼是将面饼放入锅中煮熟,捞出后加酥油、奶酪、糖拌匀的食品.

全羊系蒙古族餐中之尊 - 在喜庆节日里、将羊的四肢跟头部连成整羊状,置于大盘或木板上、全羊呈爬伏状,先供于佛像前 - 接着年长者过目,把羊头置于佛像前的桌子上、连同全胴体一块煮熟 - 端上桌子、大家共同进餐!

"德吉",即将盛有酒的瓶口或碗边上置一小块酥油,敬酒时,客人需用无名指蘸酥油弹三次,然后沾一下额头再行饮酒。 

蒙古族节日特色风情

蒙古族的传统民族白节、祭敖包、那达慕、鲁班节、燃灯节等...在节日上都有形形色色不同的习俗.例证:那达慕大会时、会有摔跤、saima 、射箭、舞蹈还有物资交流等。 ,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 - 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播放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人民喜爱的盛会.

燃灯节: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 - 待夜幕降临、家家点燃酥油灯,以示欢庆。现今与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多数蒙古族已不过燃灯节;

乌苏县蒙古族在燃灯节的一天多不燃灯 - 代之以多种娱乐形式。白节是蒙古族最关键的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 - 亦“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 - 家家都吃手扒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蒙古族生活特色民族风情

生活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提升的主要经济。还从事加工业、农业与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 - 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与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语言

蒙古族拥有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

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与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挺的迈进。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 三大英雄史诗之一;

《饮膳正要》被评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