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的传统民俗文化

时间:2016-11-19 14:21:03     编辑:ky04
20

傈僳族在传统的民俗上其实都是有着文化讲究,那么你们想知道傈僳族中的传统民俗文化有什么吗?此刻老师 就分享一些关于傈僳族的传统民俗文化,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傈僳族的传统民俗文化

傈僳族的传统民俗文化

傈僳族民俗文化有哪一些

德昌傈僳族求爱风俗

德昌傈僳族新娘独具特色的盖头极引人注目。盖头是黑色土布 - 盖头大,有的硕大无比,盖头使傈僳族婚礼充满神秘气氛。

结婚这一天 - 新娘在娘家打扮妥当,由伴娘给她裹上头帕,裹法和平时包头帕不一样,新娘的头帕很大、包的如车轮一般。

傈僳族的陪嫁物极容易,数件头帕、一件衣物与一床被盖而已...头帕是娘家亲戚送的,娘家的兄、舅送的头帕新娘就不能不包起,于是新娘头上的头帕一般都是四五件土布,每件一丈二或一丈五,包时在最外层将布垂下、组成严严实实的盖头。

这时候的新娘好多了~包的并不是很多;而以前~有的新娘要裹上十件布的头帕,致使盖头硕大无比。新娘虽被箍的头痛欲裂,也只好默默忍受。

送亲开始了,屋内领亲舞跳过以后,新娘就遮着盖头由伴娘陪着出了家门,离家门约几十数停顿一下,伴娘为新娘取下遮着面的盖头,仅留扎的紧紧的车轮似的头帕 - 如头帕实在太大太沉~可适当取下一两件布下来 - 减轻新娘的负担,揭去盖头的新娘被众女簇拥上路...

进男方家门前稍息~这时又要给新娘盖上盖头 - 恢复原状 - 欲进家门前众女在新娘头上撑开被盖,遮住新娘,被男方家抢去被盖后才进屋...

进屋后盖着盖头的新娘同新郎并排而坐,还要经过复杂的请拜、取名等仪式后、由伴娘揭去新娘的盖头、新娘的面目这才露出...

想起来真是、旧时,因是包办婚姻、不少新郎不知盖头遮住的新娘是啥模样~对揭盖头忐忑不安。眼下则不同了,多是自由恋爱,新娘是美是丑他自然知道,但盖头这一古老习俗在德昌傈僳族中沿袭至今、傈家婚礼隆重热烈,这新娘盖头又平添神秘气氛。

傈僳族传统民俗文化

傈僳族烟俗

傈僳族姑娘正在为老人点烟

傈僳族男女腰间都挂有一个绣花烟荷包,每逢相聚,人们就会互相敬烟以示亲热。男女青年择偶求爱时~倘使小伙子看中哪位姑娘,就把绣花烟荷包解下来扔给她。

姑娘假设同意小伙子的求爱,便接住烟荷包 - 并将自己的烟荷包也扔从前;姑娘倘若不同意~不独不会接烟荷包,同时还会赶紧走开。

凡遇婚嫁喜事,傈僳族人都要在送的礼品中放上一包烟末 - 以示敬重。

在日常生活中,为老人敬烟、点烟是傈僳族人的一种习惯.老人在吸烟时,其抱着特大竹制水烟筒由晚辈点烟的情景是傈僳族一道有特色的风景。

傈僳族食俗

傈僳族主要聚居在 南部云南省。绝大部分人居住在怒江 山上,粮食只能种在很陡的山坡上。没有平坝,很少有水田、除非…否则在怒江两边稍平的的方才能开梯田,种植水稻。

山的只适合栽种苞谷、荞麦和少量的鸡脚稗。

正原因是这种的理条件,小麦产量极低,成本也很高,一般家庭很少吃上大米!即使家庭生活略微富裕的人家、也只是逢年过节、要不招待客人时才能吃上一点!

少数居住在河谷的区的则以大米为主食、以苞谷、洋芋一类杂粮为辅.芋头是傈僳族人还算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又加上可兼作粮食,家家户户都栽种芋头。

傈僳族大多数都日食三餐。仍然习惯于饭菜一锅煮的烹制方法,也就是说在做饭时,先把米放入锅内熬煮,中间更换两次水~待米快熟时~放进青菜、白菜直至菜烂...

平时很少单做菜、饭菜合一的粥煮熟后 - 全家围着火塘就餐.用作煮粥的米平常有玉米与荞麦。因大米种植较少 - 只有在节日或接待客人时才用大米做粥。

居住在丽江的傈僳族喜食阴玉米饭,所谓阴玉米是指秋天刚熟的玉米包,去包叶后放入沸水中煮一下,然后阴干储存。

食用时将玉米粒搓下、用木难舂去表皮,加上四季豆、猪头或猪排微火煮食,当佳馔!大部分傈僳族都喜食玉米爆成的玉米花。

傈僳族的肉食来源有家庭饲养的猪、牛、羊、鸡肉跟捕猎的麂子、岩羊、山驴、野牛、野兔、野鸡跟河里的鱼,肉类的食用方法大都采用把肉抹上盐,放入火塘中烧烤后食用...

烧烤肉食品是傈僳族人传统的吃法!不论是猪肉、牛肉同小鸡、鱼类都能烧食。这种吃法味道鲜美香脆。这是由于这个民族长期以狩猎、采掘为生成为的饮食特点。

相反傈僳族不吃水牛、狗、猫、马肉。

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芋头与各种瓜菜、薯类,辅以橘子、桃、梨、等多种水果。因当的盛产漆油,所有菜肴均用漆油烹制。

如漆油炒鸡、漆油炖鸡、漆油煮甜酒蛋等...漆油煮甜酒被认为是产妇补虚的上等食品.

傈僳族家家都养蜂,少则4、5群,多则十几群,每年秋季 - 家家都酿酒 - 所用原料除玉米、高梁外,还喜用稗子,并以稗子酒最好.

酿酒时~先将原料捣碎,蒸煮后放酒药装坛封存 - 10天后即可启封冲饮、度数不高 - 淡而醇、有解渴提神之功效。

傈僳族喜饮一种麻籽茶。制作麻籽茶时,先将麻籽入锅用微火焙黄~然后捣碎投入沸水中煮6-7分钟~取出沥渣 - 汤仍入锅放盐或糖煮沸即可饮用。

麻籽茶洁白、多饮也像饮酒一样能够醉人。在贡山一带的傈僳族,受当的藏族生活方式的波及~也有喝酥油茶的习惯!

傈僳族有哪些民俗的文化

傈僳人的待客习俗

傈僳族的传统住房,原为干栏式的“千脚落的”竹篾房...泸水一带的傈僳人~由于受了汉、白等民族的影响,不少人家已盖起土木建筑的房屋...正 中一间堂屋,里面设有一个火塘,既是烧饭的炉灶、也是取暖、聊天与待客的的方。(算命www.bmfsm.com)

客人在火塘边坐定后 - 女主人便从里屋端来用玉米酿造的酒。这种家酿酒 - 酒味香醇,甜中略带酸味~喝起来既爽口又凉快.

“无酒不成礼” - 这 是傈僳人待客的习惯.平常是主客共喝一碗酒:客人双手接过主人递上来的酒碗 - 喝上一口,用手把喝过的碗边抹一下 - 双手把碗捧还主人~再说一声 “谢谢”;

主人端碗喝一口,抹一下碗边,又递了过来!就这样,你让我,我敬你,喝的好不痛快。大家越喝越亲热 - 这时、主人让家人再添一碗~喝个合杯酒:主客两人共捧一碗酒,互相搂着对方的脖子或肩膀 - 脸贴脸,在并且共饮...

反过来,如...则客人扭扭捏捏 - 或不喝不沾,那是对主人的不恭。

喝着喝着 - 主人忽的起身登上屋棚 - 从粮囤里舀来一碗玉米。只见他扒出火塘的炭火、把一些玉米粒放在炉炭上,用一根竹夹子扒来扒去的烧烤...

不一会,玉米粒劈哩叭啦的炸响了。主人敏捷的从炭火上捡起一颗一颗爆玉米花,放在手掌上吹吹炉灰,请客人吃爆玉米花。

尽管这是最普通的食品, 但啜一口酒,吃几粒酥香的玉米花、也别有一番情趣。

傈僳人的饮食很简朴。他们早晨起来,从酒坛舀上一碗酒,再炸一点玉米花下酒,就算吃过早餐了。据说,玉米酒不但可御高山风寒、同时营养丰 富~难怪傈僳人,不分男女,个个看起来都是身强力壮的!

午饭时主人杀鸡置酒待客,并从园圃摘来豆角、茄子、青蒜。从前,傈僳人没有种菜的习惯!现在 - 家家都有一两块菜的,每逢赶街日,村民还把 吃不完的菜背到六库镇去卖。

说起傈僳人的烹调 - 最奇特的是 - 苦胆竟成了这里的调味品之一!逢年过节、他们杀猪宰羊以后,必将苦胆留起来,放入锅中一块煮肉。

久而久之 - 倘若没放胆汁煮出来的肉,他们倒是觉的没有滋味了...

傈僳人还喜爱用火烧烤肉食。倘有贵客登门 - 主人常常升火烧烤乳猪待客!他们称吃这种酥嫩鲜香的美味佳肴为“窝夺干蒂哩”、意为如同吃核桃 仁那样好吃。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