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的传统民俗风情

时间:2016-11-23 11:48:43     编辑:ky04
20

  基诺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比较古老的少数民族,而你们知道基诺族的人们传统的民俗风情其实是有着哪些吗?现在老师 就分享一些关于基诺族的传统民俗风情给大家,不妨随老师 一起了解下吧。

基诺族的传统民俗风情

基诺族的传统民俗风情

  

  基诺族的恋爱上的风情

  基诺族青年男女的恋爱生活是比较自由的,而且往往充满了情趣和诗意;傍晚,青年男女往往在村寨的岔路口留下一片或几片树叶,以此作为恋人间约会的信号,恋人一看就明白,且知道约会的时间和地点。人们把这种约会的标志称为树叶信,让青翠欲滴的小小叶片传递了爱的信息。有的村寨还专门为男女青年设有娱乐和过夜的公房。让姑娘和小伙子在里面相会、娱乐、谈情说爱和过夜。

  男女青年相爱后,互赠烟、茶、槟榔等食物;当感情进一步加深时,互送带有民族特色的挎包。他们正式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一对铜手锣,女方送给男方一朵用红豆子穿成的花,下面吊着白林虫的翅膀,这是小伙子头上最漂亮的装饰品。白木虫翅膀永褪色,象征两人的爱情地久天长,***不渝。

  基诺族青年男女之间还流行着一种用鲜花示爱的方式:如果小伙子看上了哪位姑娘,就可以摘几枝鲜花送给她。如果姑娘有意,就会接受小伙子的鲜花,并把花拿在手上,如果不愿意,可以转身离去。

  最有意思的是,当男女双方通过对歌等形式互相看中,并产生爱慕之情后,不能由小伙子首先向姑娘表白自己的爱慕之情,而只能由姑娘首先向小伙子提出,小伙子只能充当被动的角色。

  基诺族青年男女恋爱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双方情投意合,就可以同居。同居的情况各个村寨各有不同,有的男女都不在家过夜,而是住在公房的僻静处;有的在空场上露宿;有的悄悄去女方家同居,晚上去,天亮时离开,女方的父母不会干涉;有的轮流去男女双方的家中同居。

  同居日久,关系慢慢公开,男女双方互赠生活和生产用具,农忙时一块去帮助双方的家里做活。但是,同居并不等于结婚,结婚是一年半载以后的事情。

  有少数青年男女在同居后感情不融洽,又分手了,大家也不会干涉和歧视,他们可以重新恋爱和物色伴侣。但是,在同一时期之内,只能与一个人同居。

  如同居一年半载以后,双方的关系融洽,感情笃深,或已经有了孩子,再正式结婚。同居期间生的小孩不受歧视,与结婚后生的孩子享有同等的权利和地位。

  

  基诺族服饰特色风情

  男穿白色无领对襟棉布上衣,衣背后绣有圆形彩色光芒图案,下穿宽大的棉布白裤;女子头戴披风式尖顶帽,上穿对襟无领无扣镶有7色纹饰的短褂,胸前有刺绣精美,缀有圆形银饰的三角形贴身衣兜,下穿黑白刨相间、镶边的短裙。基诺族主食大米,佐餐的食物主要是妇女采集的野菜、野果和菌类及其自产的蔬菜瓜果。肉食以牛、猪、狗、鸡为主,男子猎获的动物也是肉食的主要来源。基诺族的房屋建筑过去是“干栏式”的竹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逐渐以牢固、不易失火的木柱石基瓦顶“竹楼”,代替不结实又不利于防火的茅草顶竹楼了。  

  基诺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婚前恋爱自由,婚后很少离异,过去仍保留着某些对偶婚和群婚残余。基诺族的青年男女举行“成年礼”之后,即取得了谈恋爱的资格。在劳动中对歌,并用树叶为信约定相会的时间地点;待两人情投意合后,即可同居。一般是在生了首座个孩子后才举行婚礼。举行婚礼时,必须长老亲临。新娘婚后5日归家,过几天才返回男方家长住。 

  基诺族特色食俗风情

  基诺族聚居于 南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主要从事农业,种茶历史悠久,有著名的普洱茶。

  基诺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大米为日常主食,杂以玉米、瓜豆等。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玉米则侧重于吃青。早餐通常把糯米饭用手捏成团吃,午餐多把米饭用芭蕉叶包好带到地里随时加盐和辣椒食用。晚餐除主食米饭外,还备有一些菜肴,家庭饲养的畜禽只在婚丧礼祭时才能宰杀。

  平时肉类来源多依靠狩猎。每年5--9月是基诺山的雨季,此间的菜蔬几乎全靠上山采集,经常食用的有山药、水芹菜、竹笋、鱼腥草及各种菌类。其中以竹笋最为常见。丰富的野味和山菜加上本地特有的野花椒、麻根、香茅草、酸木粉,使基诺族能在不同的季节里烹制出许多具有热带山野风味的民族菜肴。(算命www.bmfsm.com)

  基诺族常食用的菜有菜园子里种的蔬菜、竹笋、野菜、家禽、野味。基诺族民间有句俗话,叫做"汉炒、傣蘸、基诺舂",就是说汉族的菜喜欢炒吃,傣族的菜喜欢蘸着调料吃,基诺族的菜则以臼舂为主。每家最少有两个木臼,一个舂盐巴、辣子,一个舂菜。常用的佐料有香茅草、荆芥、姜叶、野八角、大薄荷、姜、香椿等

    Ξ 相关阅读: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