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建筑特色与风格

时间:2017-07-08 17:43:07     编辑:Ky03
20

  回族作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少数民族,是 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民族,他们信奉的是起源于中东的**** ,就因为这个,他们的住宅就别有风味。而你了解满族建筑特色是什么吗?回族建筑上的风格有哪些特点呢?想了解的话那就赶紧来下面看看关于回族建筑特色与风格介绍吧!

回族建筑特色与风格

  回族传统建筑风格

  回族建筑是 古典建筑形式风格。结构及外形多呈传统四合院的平面布局,建筑细部由几何图形、花卉和文字组成伊斯兰艺术装饰,突出表现为 传统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融合的特点。

   回族建筑的符号、色调与细部装饰是体现其风格的几个重要方面。回族建筑采用的符号是“拱”。“拱”是从伊斯兰建筑的新月、穹顶、门窗造型中提炼演变而来的。“拱”作为建筑符号,虽然不是回族建筑所独有,但却是回族建筑普遍具备的一个特征。传统伊斯兰建筑常用的“拱”的形式有弧形拱、半圆拱、三心拱、S型尖拱、等边尖拱、马蹄拱、复叶形拱等。现代回族建筑“拱”的形式更加简洁,与建筑有机结合。运用的恰当巧妙,可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效果。

  色调是建筑外观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绿色象征大自然,象征生命,给予人们安宁、祥和的感觉,因此回族常用石绿、豆绿、蓝绿等比较稳重的调和色。白色也是回族*** 常用的颜色,多用在建筑的内外粉刷,形成了以白为主的风格。黄色是西北地区土生建筑的自然色,代表着回族*** 赖以生存的土地,有一种纯朴敦厚的感觉,带来欢乐与光明的联想。黄色用在建筑的各个部位,与其他色彩搭配结合,能打破单调感并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

  细部装饰是刻画建筑形象的一个重要层次,与现代建筑的简洁明快并不矛盾。细部装饰是伊斯兰建筑的一个突出特点,使看似统一的建筑产生多变的感觉,看似简单的建筑产生极其丰富的效果,这一点在其他地区或民族的建筑中并不多见。细部装饰在回族建筑中积潜待挖,充分发挥细部装饰的表现力,可以使建筑的艺术感染力增强。

  回族的建筑特点

  回族建筑是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尤其是回族清真寺的装饰艺术,不仅反映了回族文化特有的精神意韵,而且表现了不同时代的清真寺的精神风貌,记载着**** 文化和 传统文化融合与发展的历史。而 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正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并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建筑工艺的中阿结合性。即将伊斯兰的装饰风格与 传统建筑手法相融汇,通常采用白、蓝、绿等冷色布置大殿,体现了*** 喜欢的审美心态。在重点装饰的天棚圣龛饰以彩画和金色花卉等图案,还嵌砖雕、挂金匾。在大殿以外的地方,或精雕细刻、或雕梁画栋、或置以香炉、屏风,使寺院充满富丽堂皇的气氛。还采用博古图案、梅竹图案、吉祥动物图案或阿拉伯文字作装饰,使寺院既富丽堂皇,又具有庄严神圣的宗教气氛。

  其二,布局的完整性。即多采用 传统的四合院形制。其建筑以一定的中轴线排列,具有完整的空间。其间每一院都有独特的功能和艺术特色,又井然有序,展示了一个完整的建筑艺术风格。

  其三,坚持**** 的基本原则,突出表现了清真寺的宗教特点。如寺内的圣翁皆背向正西的麦加克尔白、大殿内不设偶像、不搞偶像崇拜、寺内皆设礼拜大殿、沐浴室等。明显区别于其它宗教建筑。

  其四,寺院园林化。我国回族清真寺内,往往小桥流水,山石叠翠,遍植树木花草,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使人在崇敬之余,产生亲切感。

  青海建筑文化有哪些特色

  一:牧区住居──“帐房”、“包房”

  青海有五分之四的土地是绿草丛生的广阔牧场,自古以来多以牧为生。牧民们为适应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采取了一种容易搬迁、能避风雨、有一定保暖性能的住居形式──“帐房”、“包房”。

  “帐房”是藏族牧民一种古老的住居形式,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质量、规模、形式和装饰都有新的改进。帐房的平面多为方形,用木棍做支架,覆以用牦牛毛织成的毡毯。中间开口,长约1米左右,宽20公分,用以采光和排气,四角及腰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房内面积一般为12─20平方米不等,其下四周用草泥或土坯块、个别帐房用石块砌成高约50公分的矮墙,沿矮墙堆放青稞、酥油袋及牛粪燃料等。帐房较矮,净高一般只有1米5至1米8左右,帐内最重要部分是灶,位于帐中稍后的地方。藏族人民的习俗是在灶正后方供佛像。帐房陈设简朴,地上铺羊皮或毛毡,以供坐卧。

  除了居住帐房之外,还有经堂帐房、接待帐房、议事帐房、学校帐房等。这些帐房多为布制,供中、上层人物及喇嘛僧人使用,其状有人字形、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角形、长方形等,其活动面积可容十余人至五六十人,最大可容纳近百人。其周边镶以黑色、蓝色及棕色装饰花纹,有的加上层篷盖或篷罩,嵌以黑色或棕色圈子花边,帐四面白布之上饰以宗教意义的图案,如金鹿** 、梵文及云纹等,制作精细,非常考究。室内陈设华丽、古朴。部分居住帐房和经堂房前设各色布幡,有立幡和横幡,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包房”通常指的是蒙古包,是青海西南和西部草原蒙古族牧民的主要居住形式。它一般用200余根约2米长的木杆支架,其顶部为圆伞形木杆,架在用圆杆交叉组成的支架上。圆型平面一般面积为15平方米左右,可宿五六人,多则七八人,有的大蒙古包可纳七八十人聚会、诵经。包外围设有一门扇和一小窗,顶部尖端敞开一圆口,可以透光和排气,遇风雨可遮盖起来;地上是木架板床,上铺地毯,沿边陈设木柜、衣柜及叠放整齐的被褥、毛毯。室内席地而坐,入门左侧布置客位,右侧是主人席位,对门的正上方为高贵客人或长辈之座。入门右侧一方设火炉或灶,靠近有食品、用具、餐具架,以便就餐和招待客人。“包房”外形简洁,有的作各式花边和有意义的图案,室内陈设考究、华丽,显示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爱好。

  二:青南民居──“碉房”、“碉院”

  在青海南部玉树、果洛、黄南州的一些地区,是农牧兼营的半农半牧区,那里是盛产石材的山峦河谷地带。藏胞的居住建筑多为石砌二层或局部三层楼房,大都建在背风向阳,能防御侵袭的山坡地段。为石木作,外墙用块石或片石砌筑,墙厚80-100公分,墙上开孔少,门窗洞也很小,外形坚实、稳重、粗犷,其形似碉楼,一般称为“碉房”。

  碉房底层布置牛、羊圈和杂用房,楼上住人,房内把最好的一间作为佛堂,其旁是卧室和厨房,有个别小的碉房是厨房和卧室同一间。门窗小排列不整齐,室内采光差。屋顶为平顶,草泥面用石磙压光,在屋面之上可作打麦场、晾晒柴草及作户外活动之处。

  碉房按其形式可分为碉楼式碉房,碉塔式碉房,自立 式和院式碉房。

  碉楼式碉房一般为二、三层,个别有四层,四周高墙封闭,有的上层为凹型平面,利于采光和户外活动,这是当地藏居的主要形式。

  碉塔式碉房是在二三层碉房之上局部突出两三个房间,多作为经堂、佛堂之用,其上做坡屋顶,形成顶点,示为塔状。它是一个地区的主要建筑,多是过去百户、千户头人的住居,以示威严,有至高无上之感。

  自立 式碉房是一幢碉房无院落单独存在,多建在荒山隐蔽的山洼地段,平面随地形而异,分散于山峦河谷之中。在居住集中的村落,这种自立 式碉房是自由布置,高低错落、层叠而上,由小径石阶联系于各碉房之间。

  院式碉房除了以碉房为主体之外,前面或三面砌筑院墙,形成封闭式院落,沿院墙布置牲畜圈、杂用房及佣人住房等。这种院式碉房多为贵族头人所住。

  在形成村落的地方,有的碉房彼此相连,依山就势,因地成形,突出塔式碉房或院式碉房,在自由多变中形成了一个地区的中心,联系各处的小径巷道,有宽有窄,曲曲折折,这是碉房群体布局的重要特点。

  “碉院”是一组较大的综合性建筑,它与院式碉房不同,一般三层,局部为四层,平面为四合院式,中间有较大的天井内院,设小花坛,可种树木、花卉。沿内院四周设回廊,四周外墙用石砌,全封闭,除了门洞之外,墙上开少量小窗。底层为牲畜圈、杂用房;二层多为仓库,接待房,佣工房等;三层为卧室、厨房和粮仓、珍宝库;四层为经堂、佛堂、经书库。碉院内容组成较多,面积、体积大,有的在外墙女儿墙部分,刷以黑色或棕色圆珠图案,窗上檐作一层或二层方椽挑出,作为传统式藏窗形式,丰富了立面,改变了石墙面之笨拙感。

  碉房在青南适应性很强,特别是在野兽出没之地,抢夺横行之时,是较好的住居,同时有就地取材、建造方便等特点,故能被广泛采用和发展。而碉院只是为个别贵族头人、巨商所住,标准高,建造难,投资大,故很少见到。

  在半农半牧区的小块平坦地带,在平川四野之旁,也座落着稀疏的碉房,多为土木作,外墙用土坯或板土夯墙,其高度为二层或局部三层,形式与内部布置和石砌碉房大同小异,只是外表经泥抹光之后,显得简单、洁净。

  三:农业区民居──“庄窠”

  在青海东部盛产小麦、蚕豆、土豆等农作物的***中,在笔直的白杨树丛中,点缀着疏落的农民住居──“庄窠”。那朴实的外形,碧绿的树木,翻起的麦浪,交织的水渠,黄土的小径,相互衬托、渗透,构成了青海农村特有的风光。

  “庄窠”原是较简单的方形封闭式平面住居,从上面看象一颗印,覆盖在大地之上,当地人把它称之为“庄窠”。

  庄窠是青海农村农民居住的基本形式。它以一户自立 一个庄窠为基本单位,平面为方形或长方形,用4至5米高、50-80公分厚的板筑黄土墙或土坯砌筑的庄墙,包围着内部所有的房屋和庭院。除了唯一的大门之外,庄墙无其他开洞,庄墙内二面、三面或四面布置各种用房,一般以一堂两室的三间为一基本单元,布置在正中,四角暗房多为厨房、仓库、牲畜棚、杂用房及厕所等。院中设有花坛,种植果树、花卉,环境幽雅、安静。

  农业区是汉、藏、回、土、撒拉等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民族是大分散小集中,所以庄窠形式基本类同,只是在部分设施上有所区别。如回民庄窠在入门多设砖雕、照壁,院内设有自用井;藏民庄窠在室内增加小佛堂,房顶的四角和门前布置各色布幡;土族庄窠的庄墙高大,有套庄和联庄的布局;撒拉族庄窠,庄内多为一面或两面建房,平面以凹廊形式为多,房子进深较大,檐口木作精细,木刻花纹,透雕雀替,较为考究,外露木作多为本色。(算命www.bmfsm.com)

  庄窠以平房居多,极少数是平楼结合的,平顶屋面,上施草泥用小磙碾压光,屋面坡度平缓,不易被雨水冲刷,晴日可在屋顶上晾晒东西,也是户外活动场所。

  “庄窠”具有 一般民居的特点,但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土墙面感到粗犷闭塞,外形简单、朴实。有的入门砖砌雕饰,造型精美,房屋梁枋雀替,木刻精细,前廊或凹廊造型丰富,雅朴大方。

  几百年来当地居民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不断革新改造,创造和完善“庄窠”这种居住形式,使它不断适合当地自然、气候条件。虽然青海气候干燥,风沙较大,但庄窠内部却很洁净。同时,它还有方便生活,保障安全,能就地取材,施工方便等优点。因庄窠有避风沙、保温好、易美化、易建造等特点,所以至今仍被当地农民广泛采用。

  四: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青海的藏、土、蒙古等族人民信仰藏传佛教,寺院遍及各地,历史悠久,保存时间也较长,是青海地方建筑较广泛,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以独特的风格,融合藏、汉建筑艺术的特点而着名于世。

  藏传佛教寺院所在地,过去曾是一个地区的行政、文化、经济中心,甚至是农牧主庄园的经营中心。总体布局是多功能的,是政教合一的。寺院内部建筑组成,有殿堂、佛寺、扎仓(学院)、喇嘛塔、噶哇(襄谦,即活佛公署)、吉哇(办公处)、扎康(一般喇嘛住居)、手工作坊、仓库、粮仓、马厩、杂院等,个别大的寺院还设有刑堂、监狱等,只是规模大小、数目多少不同而已。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尽管所建地址不同,年代不同,所受藏传佛教派别影响不同,所处的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各异,但仍许多共同的特点。总的说来,大都不同程度地受** 藏传佛教寺院传统艺术的影响和汉式殿宇建筑艺术的影响,多为藏、汉建筑艺术结合的建筑形式,一般称之为藏汉式建筑。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选址,除了个别寺院有一定宗教意义之外,大都选在安静幽雅的山坡或依山的丛林之中,依山就势,靠水邻壑,高低错落,重迭而上,突出顶点,不强调群体轴线对称。建筑疏密结合,平坡交替,因地制宜,借助自然,形成多种空间,具有地方自然景色。

  寺院建筑的造型,多采取汉式歇山顶和藏式平顶相结合的处理手法。在坡顶正脊之上安装宝塔、火焰掌,四角安套兽、铜铃,筒瓦或琉璃瓦屋面,斗拱悬挑,飞椽出檐,四角起翘,明快轻盈。平顶之上布以金幢、金鹿** 、宝塔、宝伞、布幡等装饰,琳琅满目,光彩耀人。

  殿内布置各色幡、帏、绸缎、“哈达”,天花布阵藻井,梁枋精雕细刻,陈设丰富多采。墙身在女儿墙部分采用“蜈蚣墙”横带装饰,墙面作有梯形砖腿和棕色嵌框的藏窗,窗上挑二重或三重短椽,窗间墙涂以黑色和棕色,有的作鞭麻层突出铜镜。殿堂之前多设前廊,作八楞柱或曼八楞柱饰,其上托掌踏、鱼掌、间枋、莲瓣枋、莲珠枋及蜂窝枋,有的再上托以斗拱,挑檐出椽。在青海牧区,特别是青南地区一些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由于材料来源关系,具有碉房形式,但多突出歇山式屋顶,墙面上部为‘蜈蚣墙“装饰。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不仅有独特的造型,而且还有内部精美的壁画,更丰富了宗教建筑艺术。壁画多采用青海黄南“热贡”艺术的手法和技巧,别具一格。壁画多表现释迦牟尼、黄教始祖宗喀巴、四大天王、菩萨、度母、** 神等形象,以佛的活动、佛教故事为主要内容,表现出了人物活动,高原自然风光、河流山川、飞禽走兽、亭台楼阁、草原风貌、花卉彩云等,景物丰富多采,人物栩栩如生。

  五:**** 建筑

  西北地区是**** 传播的主要地区。青海回族、撒拉族聚居的地区,如西宁、化隆、民和、大通、门源、循化等地**** 建筑──清真寺很多,几乎在信徒居住的每一个村镇,都建有不同规模、不同式样的清真寺。它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扩建、改建,形成了较固定的内容和型式,也是青海地方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清真寺的布局形成的了严格的制度,它的组成由聚礼堂、“米那罗”(召唤楼,变称邦克楼)、浴室、诵经堂组成。大的清真寺还设有教室、办公室及阿訇居室等。

  聚礼堂是清真寺的主体,平面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凸形等。堂内清洁、幽雅、安静。堂内容纳礼拜者少则几十人,多则四五百人。聚礼堂前部分有较宽的前廊或檐廊,用木栏相隔。堂的前面有较大的院落或天井,两旁有配房;主殿堂居中高大宏伟,其屋顶多为单层歇山式大屋顶,青筒瓦面,有的用月牙瓦面或琉璃瓦面,屋脊之上装宝瓶、宝剑、新月等。整体为砖木结构,内部为木构架,前廊为卷棚架,四周墙壁用青砖或土坯砌筑,堂内或前廊两侧多用青砖雕饰。砖雕为浮雕,少数为镂空雕;雕刻精美,构图新颖,作工细腻,饰以树木、花卉、云纹及阿拉伯文字花纹、山水等;造型生动,形态优美,图案多样,多为规格化,拼装化,接近大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这是回族建筑中特有的艺术成就,它多是吸取了甘肃“河州砖雕”的传统艺术和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米那罗”建在寺前,众多的清真寺前设一座,少数设有两座,建一座的位于寺前正中主轴线上,建两座的是左右对称式布置。平面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分三、四、五层不等,楼尖高耸,飞檐出挑,如汉式宝塔;中有木梯盘旋而上。底座为一层高的实墙面,配以砖雕装饰,造型明快,稳重大方。

  青海清真寺建筑形式受我国内地清真寺建筑影响较深,很少见有像阿拉伯、xinjiang 等地的穹窿顶、拱门式建筑,而多为 汉式殿宇式建筑形式,只是在近几年才出现了穹窿顶、拱门式建筑。

栏目导航